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策略

2018-07-24张琪

甘肃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张琪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106—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要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和教学资源,教师必须正视信息技术的作用,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愿意自觉地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看见它对学生产生的巨大诱惑,也要发现它给小学数学课堂的变革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正视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彻底改变和摒弃不合适宜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学生抽象思维

“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形成”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之一,当然毋庸置疑也是教学难点,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当代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信息技术,将数学本身抽象的方程式、知识点等通过信息技术转化为具体、形象、容易被理解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更快地促进了教学进度、更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出了更加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成为学生认知、理解和发展的必要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其中的重点、难点、抽象的知识点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借助图文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变化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巧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定理的内在含义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除了板书讲解几乎没有额外的巧妙方法,因而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很容易造成似懂非懂、半信半疑的局面。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多感官同步进行的优势突破重重障碍,已然成为目前教学的最佳助手。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素材、展现思维的细节之处,从而让定义定理证明的过程清晰了然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比如:在教学“对长方体的认识”这一小节时,我联想到多媒体应用中有一项可以分别展示点线面运动的过程的功能,它可以使得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单独地显示并闪烁,便于学生视觉上的觀察。所以我先使用绘图工具画出一个正规长方体框架,然后依次双击该长方体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有序地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相关性质,紧接着将立体的长方形拆分下来,形成一张平面图,组织学生自行想象如何将平面图重新组合成原来的长方体。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教学过程非常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只有循序渐进地将新知识传输到学生的心中,使数学定律一遍遍地植入学生心中,才能使得专业认知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减少日后学生花费在复习巩固旧知识上的时间。

三、借助信息技术,让教学的焦点转移到构建数学模型上来

很显然,数学模型是构建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之间的一座坚固桥梁,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重心是在理论教学和例题训练上,忽视了数学模型对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因而小学生无法真正进入数学的瑰丽殿堂,仅在门外徘徊,所以现代化教学要突破瓶颈,从信息技术入手指导学生树立起建模思想,简化数学学习。

例如:在教学《事物的等效替换法则》的相关规律时,我们通常研究的两个对象是——倍数关系与除数关系之间等量关系的建立。明确这一目标后,我便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从“水杯容量的多少”这一角度考虑,将三个小杯盛水的量等效替换成一个大杯的净容量,待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我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将事先测量过的三小杯中的液体倒入一个大杯中,学生就会发现其实这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此一来信息技术就将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在这一实践环节中,学生显然初步建立了模型思想,也对日后即将要接触的数学空间几何知识萌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一箭双雕。

总之,作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当都清晰地感受到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彰显出的强大生命力。数学本就是一门考验学生抽象性思维的学科,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更要建立在适宜的课堂进度的基础之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限制,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方式,让陈旧的教学痕迹销声匿迹,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寓教于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