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

2018-07-24汪永霞

甘肃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汪永霞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96—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和灵感的源泉,小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可以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文字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用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听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使语文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生动。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设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疑点及难点时,教师因势利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恰当地解析疑点及难点,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的情感在激励中得到升华和陶冶,在重难点的突破中达到学文与悟道的和谐统一。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一课时,教师讲解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由于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文字说明中很难理解和接受课文知识。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运用教学媒体设计了一个动画教学环节,动画使学生看到了火车爬上直坡的全过程,并且特别注意到了用红色醒目闪现出来的“人”字爬坡轨迹。由于笔者巧妙地运用了信息技术,所以学生在短时间内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人”字形线路的含义,同时更加深刻具体地体会到了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精神,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运用信息技术,活化知识呈现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行教科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的呈现方式,而学生所学知识的呈现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活化知识呈现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西门豹治邺》一文,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声音图象随时插入展示,这样学生虽坐在教室里,但其视野却可以随着多媒体的展示扩展到战国时期,对文字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感受随着画面和声音不断地延伸,同时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视频思考西门豹言行,提炼总结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上课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了它的最大价值,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拓展文本,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师及学生的参考书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语文资源。如,教完北师大语文六年级下册《美猴王》一文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还要对《西游记》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搜集大量有关《西游记》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西游人物传”的黑板报。课后,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开拓了视野。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为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注:本文为2015年度甘肅省“十二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支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5]GHB0605)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