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7-24颉旭杰
颉旭杰
【关键词】 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优勢;弊端;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85—01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能够传输文字、声音、图像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其对于教学的过程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够给教学过程带来很多便利,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将对广大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知识更为形象立体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为生动直观的感知,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刻板的课本内容用声音和图像等形式呈现出来,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2.为教学过程提供便利。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在黑板上书写知识点,不过,当课本中知识点较多时,无法将其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讲完的状况便时有发生,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得不拖堂。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后,这样的情况将彻底改变,它能为教师节省大量课堂时间。除此以外,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一些抽象的、无法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的难点和重点,在应用多媒体后,将更为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切实做到将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弊端
1.两极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在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看法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一些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完全依赖,认为其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过程;与之相反,另外一些教师则认为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多媒体技术没有太多关系,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是一种不完善的教学理念,是对多媒体教学不全面的认识。
2.教学过程中的素材选取不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选择与课程相关的素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素材选取得恰当,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教师忽视素材选取的重要性,在此环节不用心,敷衍了事,将一些与课本内容没多大关系的素材生搬硬套在具体的教学中,则无法提高教学效率,更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扰乱学生的思维。因此,当面对发达的网络中纷繁复杂的各种素材时,我们必须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师对素材选取的决定作用,避免只注重历史素材而忽略教材的这种本末倒置情况的发生。
3.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关注课件的展示效果,而将概括和归纳知识点并进一步总结的过程忽略了,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互动,进而导致教师的指导效果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都不能很好地实现。其次,一些历史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由于只关注课件是否漂亮,从而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上,但是对于教学内容的细化以及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则完全抛之脑后,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仅仅被课件的表面效果所吸引,并未将注意力放在真正的历史学习上。
三、对策
1.正确认识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时,需要明确多媒体技术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并且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过程合理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应明确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地位,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同时,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需要认真负责,将讲解、提示以及对学生的启发过程做好,更好地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切不可主次颠倒。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懂得教学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材内容,不能够与教学目标相偏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使用。如在进行各种历史资料和图像的展示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以便具体形象地给学生展示相关的信息。但是如果在教师只需进行口头讲授和引导就能够使学生将内容理解,并达成教学目标时,那就不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了。这样不但能够实现时间和资源的节约,还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教与学的效率都实现提升。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