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
2018-07-24姜贵重
姜贵重
【关键词】 物理教学;认识;信心;生活实际;动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63—01
初中物理在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结构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是提升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科学知识。但是,由于好多学生对初中物理深、难、枯燥的错误认识,致使他们对学好初中物理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要让他们知道学习任何知识只要方法对了,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钻研,都能将它克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正确认识物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大多数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主要是对它具有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从而造成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物理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物理这门学科本身,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投入到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积极互动,有效完成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而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推动物理课堂教学的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就能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让学生走近物理,认识物理,爱上物理。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
无论多么深奥、枯燥、艰涩的学科,只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它就变得柔软、生动、有趣、形象,变得可触可摸,有血有肉了。在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原来就在自己生活中,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而诱发学生接近它的欲望。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让物理知识的难点、重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如,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具进行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己把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实验论证等等。这样不但能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结合动手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往物理教学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教师一般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且认为只要自己认真讲课,講课时间越长,课堂教学内容越多,学生收获也就越多。其实不然,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多少,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这就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提升学生的主体性,适时和学生沟通、交流、互动,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深入或者灵活的讲解,促使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理解。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又要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讲练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解、消化、掌握的程度。如,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做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等。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论证的目标明确,理论合理,思维活跃,并有创新的元素,就能达到练习的目标。当然,在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也不能置之不理,让学生想怎么练习就怎么练习。教师要在一旁引导,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随时调整或者改变思考的方向,达到练习的目的。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后,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符合自己所教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