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情感式师生互动教学
2018-07-24陈克勤
陈克勤
【关键词】 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碼】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48—01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居于课堂互动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抽象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还是直观的教育计划、方案、内容,无不借助于连续不断的教师与学生间行为上的交互作用而一点一滴变成现实的。小学生虽然在生理与心智水平方面处于较低阶段,但他们具备与教师进行交互作用的能力,并且与教师进行互动已成为他们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发展自我、建构自己的行为。
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三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那么,什么是教学过程呢? 教学过程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这个定义概括了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并且提出了新时期各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些重要特点:即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师生的相互作用。可见,情感式师生互动教学是符合“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平等和谐是前提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叶澜教授也说过:“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堂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尊重每个学生,使学生们在一种和谐、宽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二、情景交融动真情
如何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应该作为学生情感的“维持者”,继续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这一环节以教师创设情境为主导,学生参与情境活动为主体,达到诱导学生情感和促进学生认知的作用。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应成为学生情感活动中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进入角色,融入情境,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师生的情感充分互动。它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①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基本处于相等的地位,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教师首先必须通过一种移情作用,设身处地地感觉体验,回归到儿童的情感状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产生“以情动情”的移情效应。②学生与文本之间。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他们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动,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这就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三、和谐互动陶冶情
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当今小学课堂上,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类学生,无论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他们都处在被遗忘的角落,他们的座位通常在教室的最后面。上课时,他们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举起的手,会被老师无情的目光一次次地打落。对于这一部分弱势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要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师生互动的机会,甚至还要多加鼓励。一旦他们有与教师互动的愿望,教师就应及时地回应他们,给他们一个鼓励的微笑和肯定的眼神。当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意设计一些困难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训练项目,让那部分学生体验与老师互动的乐趣。
小学课堂教学需要激情飞扬,需要师生互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运用 “情感互动”促成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各学科教师若能合理地加以运用,定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实用、有效。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