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沟通·理解·尊重
2018-07-24白瑜厚
白瑜厚
【关键词】 新课标;评价;赏识;沟通;理解;尊重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45—01
高中生风华正茂,正处于豆蔻年华,在面临学业、高考的压力的同时,也面对着种种对人生、对理想、对未来的困惑。鉴于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点评学生的学业成绩,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去评价学生,在赏识、沟通、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做他们前进路上的指明灯。
一、赏识学生
只有赏识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重视,才会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老师的赏识。“问题学生”往往被老师忽视,认为他们“无可救药”。但他们也是有个性的,你越挑剔,越批评,他们就越跟你较劲、越跟你“顶牛”。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被批评,他们对受批评已经习以为常,批评对他们不再起任何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改变评价的方式。
要或针对或避开“问题”而正面引导,适时适当地进行鼓励表扬。要了解他们“问题”的心理因素,耐心细致地进行交流沟通。要减少批评,赏识优点,对优点“热处理”,对缺点“冷处理”。这样就会使受到表扬的“问题学生”受到鼓励,点燃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使他们认清自己的价值,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沟通学生
只有多一点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才能互相理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评价学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进步,而评价所能发挥的效果却大有不同,一厢情愿的评价只会被学生当成耳旁风,只有建立在良好沟通基础上的评价,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比方说学生中对待“恋爱”这个敏感问题,只有通过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加上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有所改变,认识到高中生谈恋爱的害处,端正自我,回到正常的轨道。
当然,老师与学生沟通时要把握以下两点,才能有积极的评价效果。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而耐心地引导。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通过评价使学生把自己的精力和热情集中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去,使他们在理智的指引下指导前进的方向。
三、理解学生
高中教师都知道要理解学生,可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当学生犯错时,一定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在评价时,千万不能只抓住短处不放,而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情,理解他们,学生才会感觉到被理解,也才会沿着老师指导的方向去学习,去生活。比方对待有些学生的反常或违规现象时,应该采取倾听解释,不要粗暴的批评,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充分理解他,最终引导他改掉缺点和不足。
四、尊重学生
新课标对学生评价的理念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不是喊一下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寻找尊重学生的渠道。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由衷真诚地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现实中,与學生一起分担他们的失误或错误是最好的信任。新课标要求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特别是课堂评价语更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在意,它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长期如此,学生必将终身受益。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
2.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
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在鼓励进步的前提下,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批评,而时不时的加点“幽默”就能为学生所接受了。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3.适时适当地激励学生
每个学生与众不同,各有长处和短处,性格各异,素质不一。这时候,就要发现并抓住他的闪光点加以激励,而且是热情的激励,比如:那些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时读一段文字都结结巴巴、咯咯噔噔的,显得非常吃力,这时候可用温和的语气说:“他读得很认真,很辛苦,但仍然能坚持把文章读完,大家应给他些掌声。”这样的评价既不伤害学生,又给了学生自信,会使他们从自卑中找到自我,感觉到自己并非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有可取之处,他就会奋发向上,最终获得成功。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