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设通往美好人生的桥梁

2018-07-24张锦艳

甘肃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感培养幼儿

张锦艳

【关键词】 幼儿;责任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40—01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和得到巩固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下方面:自我责任感,如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积极面对,充满激情;家庭责任感,孝敬父母,爱护幼小,为了家庭,能积极乐观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集体责任感,在单位里,遵章守纪,干好本职工作,任劳任怨;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和教师应注重从小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一、父母应为孩子做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社会行为的楷模。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的体验。

做家长的能勤奋上进,洒扫屋舍,洗衣做饭,读书学习,在家人孩子面前不议论单位他人是非曲折,不吹牛、夸海口,说到做到,履行自己的诺言,释放满满的正能量,日久天长,孩子也会悄悄模仿。因此,家长一定要强化自我修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适当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培养独立性

孩子经验的获得及责任感的形成,首先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取得的,家务活是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适当让孩子做一些符合年龄特点的家务活,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使他在做家务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意识,找到成就感。比如,让幼儿收拾玩具,摆放碗筷,倒垃圾,取衣物,洗自己的手绢、袜子,洗脸、刷牙,收拾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其责任意识也会愈来愈强。

三、让孩子为自己的过错行为承担责任

由于受年龄以及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孩子缺乏成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常识,对许多事物很是好奇,这儿摸摸,那儿抓抓,跳上跳下,顽皮好动,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不恰当行为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但是,一味地放纵和过度宽容,对孩子有害无益,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淡漠自己的责任意识。当孩子因自己的行为造成过错时,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指出孩子错在哪里,给予指导,并分析原因和后果,该批评则批评,该严厉则严厉,及时纠正予以强化,让孩子因自身过错承担相应责任,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从而使过错行为成为强化孩子责任心的契机。

四、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孩子也不例外,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家长应让他们在那里自由自在地交往、学习,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锻炼他们的身心意志,家长和老师应以鼓励、赞许的态度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如争当值日生,收发玩具,帮隔壁班送取东西等。这些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孩子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取得做事的方法、技巧和经验,获得他人及社会对他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得到乐趣,逐步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心。

五、培养孩子的爱心

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和社会的人,会有什么责任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长们在平时生活中应当教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和爱社会。笔者记得十八年前,一个叫媛媛的小姑娘,在爸爸妈妈洗澡被煤气打晕昏迷不醒时,不慌不忙,及时关好煤气阀门,打开门窗并拔打119报警,小女孩的表现更多的是源于爱心。

孩子责任感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家長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持之以恒,而家长本身的持之以恒也给孩子能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孩子责任心的养成。

另外,我们在抱怨孩子没责任、无担当时,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阻碍了孩子责任心的形成或消弱了孩子的责任感,比如,溺爱娇惯,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本属于孩子自己完成的事务却大包大揽,有时又不考虑孩子的实际强制服从,乱许诺以及拔苗助长,这些都破坏了孩子的本能天性。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过程,是漫长旅途,那么在这旅程中处处渗透着“责任”二字,责任感贯穿于一点一滴中,让我们大手牵小手,为他们架设通往美好人生的桥梁。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责任感培养幼儿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