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

2018-07-24陈芊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信息化

陈芊

【关键词】 “互联网+”;教师;信息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031—01

在“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来面对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在素质教育下,中小学教师已经不是学科知识的灌输者,更多的是引导者、合作者、管理者和课程的设计者。因此,中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主导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应具备信息化素养

在“互联网+”概念提出和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其中包括教师基本信息能力、教师专业信息素养和教师自我信息发展能力。首先,教師必须具有一般的处理基本信息的能力和素养,才能满足自身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评价信息等基本信息能力的需要。其次,要具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模式。最后,教师要能够借用信息技术与同事、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和合作,以满足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还应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与终身学习的素养,以满足其职业发展的需求。

二、教师应将“互联网+”融进课堂

教师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功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事物、新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可自由自在地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一发展,摆脱了教师固定思维束缚,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知识天空中翱翔的感觉,互联网提供了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进传统教学,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实质性的提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建议

1. 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的应用意识。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强教师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意识,是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突破口”。通过观摩先进教学理念,充分使用电子白板等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切实提高课堂效果的示范课、观摩课、教研活动,使教师进行从“理论”到“实践”,从“无形”到“有形”的启发,从思想上摆脱那些错误的认识和想法,在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教育信息化,特别是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融入教学中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无穷魅力,从根本上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2. 提升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趋势不容逆转,中小学教师不能消极被动去接受“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而应该主动去适应和利用互联网,不断形成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其目的和本质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帮助中小学教师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解决教学难题、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不是要求每个中小学教师都成为计算机高手,而是要求他们有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容地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 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应该注意培训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不可流于形式。其中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教师主动参加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包括互联网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等。二是自主研究,中小学教师应学会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多看互联网信息技术杂志,多参加网络论坛和各种研讨,从而增强培养自身信息化素养的紧迫感,开拓视野。

4. 完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体制。目前,中小学信息管理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机制体制,缺乏“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育与互联网融合的经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中小学教师相对的基础的技能标准,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纳入其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培训、考核和认证于一体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机制体制,把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切割成可量化的指标添加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核和中小学教师考核测评中。中小学也要完善“互联网+”校园建设的行政领导体制,开展相关教师信息技术演讲和教学竞赛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信息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