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教学加点糖
2018-07-24金珊
金珊
糖,是个好东西,老少都喜欢,而且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成分。它经吸收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给人体提供能量。我觉得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糖”,既是孩子们喜欢的,更是教学所必需的。
语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加“糖”,可以助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语文课本里编排了一个“诚信”主题的单元,其中一篇课文是《守信》,講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等朋友到家里来玩而放弃了去向往已久的伯父家,但最后朋友并没有来,她在家白等了一天却“心情平静”。课堂上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的“平静”和“守信”时,他们总是不能很深入,说来说去总是那几个缺少温度、没有个人感受的词句。我努力的再三启发,可他们的眼神中仍满是迷茫和无助,情急之下,我只好让他们重读课文。在这个间隙,我快速地在脑子里搜索着。一番折腾之后,我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我问学生:“你们对宋庆龄的朋友怎么看?”片刻安静之后,有激烈地指责的,有委婉批评的,有帮宋庆龄的朋友开拓的,也有的为她的朋友想办法补救的……一时间,各种声音在课堂上此起彼伏。在大家这一番“轰炸”之后,再来理解宋庆龄的“平静”与她“守信”的品质就有了温度。课文旨在弘扬守信,但故事中却出现了一个失信的人。学生们对宋庆龄守信品质的体会不深,就是梗在这个失信的人设这里。如果不把这个“坏人干掉”,单从正能量的角度去体会,宋庆龄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无法树立起来。让学生对宋庆龄的朋友行为一番“发泄”之后,他们“恨”的能量有了出口,“爱”的能量才能重新注入孩子们心中,他们才由衷地敬佩宋庆龄小小年纪所具有的不一般的守信的品质。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小插曲:说到“爱情”、“眉目传情”这些词时,教室里就会有人目光躲闪地发出几阵特别的笑声。每当这个时候,我会迎难而上,正面出击。我想:如果把他们批评教育一顿或是选择充耳不闻、回避这个话题,孩子们就越是会感到神秘而好奇。这是人很自然的心理反应,何况他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懵懵懂懂的青春期。我索性好好给他们铺垫一下,消除他们的神秘感。我说:“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一种感情,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都会拥有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妈妈爱情的结晶。我们跟父母,跟兄弟姐妹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所以父母才会无微不至地养育我们,爱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才相互照顾。而父亲母亲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他们彼此却能彼此关爱,相互为对方做很多事,这就是爱情。”这样多次的铺垫之后,再提到“爱情”,他们便都很镇静、坦然了。
老师在教学中加“糖”,为学生的成长发挥“培根”作用。
班上有个女孩子,在我面前总是小心翼翼,甚至有些胆怯游移,说话总是那种听起来很费力的音量。我很不喜欢她那个样子,也深深为她难受。一次她找我看作业时,我看着她的眼睛,诚恳地告诉她:“只要你认真听了老师的要求,并且确定是听清楚了,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从容镇定地来老师这里”。这孩子的父母是从偏远闭塞的小地方来到武汉的,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我了解到,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给孩子的肯定评价不多,相反否定的时候却不少。这个孩子长期接受的是“我不够好”的暗示,可想而知她的“自我”有多么弱小,她的自我价值感全部来自于周围人的评价,很多时候她不敢肯定自己。所以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情况。在我说过之后,我看到了她的眼神有了变化,变得集中、确定了,跟我讲话的音量也大了。看到她的变化,我很高兴,我想她也应该是开心的。
还有一次齐读课文,其间出现了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说:“读错了”。然后,一个男生弹跳起来,高声气愤地反驳道:“我没有读错!”我知道,读错的确实不是他,但是为什么他却要“伸着脑袋接这块石头”呢?联系他平时的言行和他的家庭情况,我猜测也是他不被父母关注,又经常遭受粗暴批评的缘故。于是我当堂告诉所有人,他没有读错。课后我找他聊天,告诉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想、怎样做。
加糖的生活甜如蜜,加“糖”的语文教学一样滋养着师生,让教学少了磕磕碰碰,让孩子心中少了小疙瘩。
★作者通联:武汉市蔡甸区东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