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创意关不住
2018-07-24黄佳
黄佳
金马在《21世纪罗曼司》中写道:“如若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尚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
一、直击心灵——告知学生,人人都能创新
与其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创新,不如先直截了当告知学生,人人都能创新,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我有我可以”。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中,就包含创造。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从远古到今天,无一不是人类的创造在推动文明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教师的思维不能定势,不能总认为只有优生才会创新。其实不然,只有教师想不到的,没有学生想不到的。网络流传的一些学生作业,很多稀奇古怪的答案,让老师大开眼界,这不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吗?每个学生的脑子里,到底有多少天才想法,教师永远不知道。因此,教师只有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让学生从创造中获取快乐和动力。
教师需要经常有意告知学生,不要人云亦云,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能创新,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尤其是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敏捷,想法多样,点子很多,他们每天接收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网络、书本、生活。但他们也很容易随波逐流,盲目跟从,对于权威不敢轻易说“不”,很多学生安于现成答案,懒于思考,头脑渐渐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你是独特的。”同时,也要告诫学生,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非智力因素关系重大,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坚韧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让学生有意识地朝这些方面努力。
二、手段多样——教会学生,创新其实也不难
面对充满朝气、眼界不断开阔的当代高中生,要想打造创新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打破常规,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如果再沿用老套的教学模式,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势必会落后,无益于现代化的教育。
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可以有以下一些:比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多方面思维。笔者在教《祝福》一课时,就提出了以下问题:“小说中的‘我是不是一个冷漠的人,是不是压倒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雷雨》的课堂上,笔者提问:“周朴园究竟爱不爱鲁侍萍?”“繁漪对周萍的爱是不是真爱?”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尽量反其道而行,不要与他人的答案雷同。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再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可以尝试走走新路,换换套路。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开放性作业,如给课文重新拟题,给小说改变结局,给小说续写结尾,给散文加一个配角人物,给某个历史人物写一封信,创作一首诗歌,编写一篇微型小说,表演一场课本剧,举行一次辩论赛等等,作一次社会调查,作一次新闻采访……学生的创意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大有百花齐放之势,令笔者大为惊喜。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意,要毫不吝啬赞美和鼓勵,张贴作品、制作相册、录像视频,并利用微信、家校通等平台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让学生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与好评,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也渐渐乐于并习惯于积极开发动脑,拼命“想点子”。
三、放飞思想——鼓励学生,合作对创新多么重要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手中有一只苹果,两个人互相交换一下,一个人手中还只有一只苹果;如果一个人有一种思想,两个人互相交换一下,那么,一个人就便成了两种思想。”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者认识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多么重要。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自主学习,可以是单打独斗,也可以是团体合作。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把课堂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安排;指明一段路,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奋斗。以此鼓励学生的改革与创新,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独立思维何其重要。
教师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的合作气氛,不能让一言堂抹杀了学生的参与性,也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阻碍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就像正极和负极一样,触碰之后会产生智慧的火花,相互启迪,产生积极效应。这样,既放飞了大部分学生的思想,也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