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供给侧”改革思考

2018-07-24张颖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接收端供给侧课文内容

张颖

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此说明,“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改革理念,也是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也在生本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智慧课堂等冲击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输出端而言,从新理论的运用、新理念的落实到学生接受方式的改变,都变成了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个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初中语文也有必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即从语文教师输出端与学生接收端的需求,来协调语文教学反映教育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语文教师输出端知识与能力整合、设计科学合理的线路,化解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信源不准确、信道不畅通,接收知识与能力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帮助不大的困境,最终实现教师输出与学生接收的协调发展。基于此,笔者有以下三点思考。

一、如何从语文教师输出端做到知识与能力融合,并有效向学生传播

初中语文“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供给端即语文教师这一输出端的改革。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基于语文教学的改革,教师一般要更新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等,而实际这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种碎片化改革,只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不能全面推动初中语文改革。

笔者以为,初中语文“供给侧”的改革,首先就要解决语文教师这一供给侧给学生供给哪些知识与能力。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来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都是倾向于教师输出端的教学效果体现。而三个维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又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后两个目标的基础与前提。因此,从语文教师输出端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并有效传播给学生,这是是初中语文“供给侧”改革的攻关重点与难点。

二、语文“供给侧”改革线路设计如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供给侧”改革从技术线路设计来看,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立、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供给侧的输出端为语文教师,其输出线路设计往往是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与知识,本质上来说这没有问题。但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来看,掌握课文内容与知识可能是学生自觉主动接收的,但也有可能未必是学生主动接收的,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更有可能是被动甚至被迫接收的。这就是一个输出技术线路设计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下强制性输出与素质教育下学生主动吸收显然是两回事。因此,解决初中语文供给侧的技术线路设计,成为了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关键性问题。这一问题既包括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引导的开展、学生参与性的调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又包括了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对学生学情的认识。

以笔者所教的七年级上册课文《散步》为例。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一家大小去田野散步的经历几乎没有,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一家大小在田野劳作倒是很有可能,散步则可能没有这样的闲情。因而,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之时,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的线路设计就变得很重要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況,笔者以一家大小出游为例,通过出游过程中家人的和谐温馨来折射教学的内容,并揭示课文的主旨。学生透过想象,代入到散步中的各色角色,就会主动去探究人物在散步的心情与想法。这种想象代入,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学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而且其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学习主体地位就会逐步树立起来。

三、如何从学生接收端反馈初中语文供给侧的变量发展

初中语文供给侧的变量发展,与学生接收端的反馈有密切的联系。如在上述《散步》教学中,有学生想象代入的不是出游,而是回乡下看望亲人,那么学生的主体感受可能就会偏离课文的主旨,孝敬、慈爱的主题就会被弱化。这时,语文教师这一供给端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突显学生想象中的典型案例就成为了突破口。在这种学生反馈的倒逼机制中,初中语文供给侧的教学输出就要重新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即语文教学输出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者说是否契合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表面上看这与教学评价反馈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实际则不然,教学评价反馈是教学既定之后的,而学生接收端反馈是即时的,而且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初中“供给侧”改革还带了一个新的思考课题——基于动态生成过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索。

学生接收端的即时反应包括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阅读情感的体验、对教师输出的回应、对价值导向的认同等。这些接收端的反馈反映出整体教学进程的顺利于否,也是语文教师是否深入学生开展教学的检验标准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即时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与引导方式,以更包容的姿态来接纳学生想法,不仅能营造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推动师生课堂平等关系的构建,实现争论而不争吵、交流产生火花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语文“供给侧”改革,其本质核心在于通过语文教师这一供给侧的输出改革,来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协调统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教学看作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满足学生接收需求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向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努力,实现三个维度目标在语文供给过程中的高度融合。因而,这种综合式的改革如同经济“供给侧”改革一样,其复杂性必然会超出语文课堂教学,最终可能演变为一场革命性的教育改革。

★作者通联:四川广安中学。

猜你喜欢

接收端供给侧课文内容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手机无线充电收发设计
基于盲波束形成的MIMO雷达稳健参数估计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连接音乐的彩虹
飞思卡尔汽车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RKE)方案和VKSP安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