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

2018-07-24秦锁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文化

秦锁利

文言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道德观念、哲学思辨等内容,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真正领悟的东西少之又少。教师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其他各家文化在此基础上相互融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了贯穿封建社会并延续至今的文化体系。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塑造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如伦理本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君臣、父子等都是很好的体现;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就去破坏自然;强调整体观念,任何事情都要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传统文化是一种辩证的、直觉的、中和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必須要修身、治国、平天下,彰显出自己的价值。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些正是现代文化弊端的体现,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必须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善这种局面。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所以说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一方面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力弘扬优秀的思想品质,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文言文记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其中包含的知识博大精深,要想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必须传授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到它的魅力,这样才会更加自觉地投入进去。文言文本身就比较难理解,所以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技巧,表达出内容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在特定环境的熏陶下,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成长为全面型的人才。所以文言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1.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采用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不能一味的讲解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要在恰当的地方点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项羽之死》叙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出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主要围绕核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展开。教师要向学生讲授,让他们领略到主人公饱含的情感,强大的感染力会唤起每个人的内心感受,向优秀的榜样看齐。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

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为教材中的内容毕竟有限,根本不可能完全包括,所以要积极的拓展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人生遭遇等进行了解,就会透过表面的文字理解深层次的内涵,将自身的情感寄托于眼前的事物中,例如枯木、飞雪、鸟鸣等自然现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阅读优秀文学名著

古代留下的文学遗产非常丰富,不可能全部选入教材,例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等。所以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课外要积极地拓展来丰富自己,可以学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要正确的引导,保证在学生的能力接受范围之内,而且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不能让其流于形式。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就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其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4.充分利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具有的声音、图片、视频等强大功能,可以将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极大的增加了趣味性,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优秀作品,可以组织进行观看,通过视觉、听觉感知,学习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经典影片可以让学生最直观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一种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因此要科学合理的运用。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担任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灌输,让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他们的心灵,成长为新一代的接班人。

★作者通联:广东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谁远谁近?
文言文阅读练习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