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2018-07-24陈湘豫卓泽燕
陈湘豫 卓泽燕
一、教学语言的知识性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知识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精通多门的学科知识,贯通古今,提高自己文化素养,这样在面对问题时应对自如,用专业的知识给予解释和启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词语的讲授,易错字的辨析。但是词语要怎么讲呢?有的语文老师只是让学生一味的抄写,背诵,再罚抄。这样,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次出现还是难免会再犯错。教师可以结合词的本义,如“提纲挈领”的“提”字易写成“题”字,老师可以这样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把问题扼要的提出来,‘提纲是个词语,是指(写作、发言、讨论等)内容的要点,记住这点,就不会写错。”还可以结合史实、典故来源讲解,如“墨守成规”的“墨”字易写成“默”,这词语是来源于一个典故,战国时期的墨子去楚国劝公输盘放弃攻宋,成功的守住了宋国,所以后人称之为“墨守”;也可以根据字形来讲解,如“自顾不暇”的“暇”字,是“日”字旁,指的是时间,意思是自己也没时间照顾自己,不要与其他偏旁弄混。教师用这种方式讲授几个汉字的书写,辨析易错字、本义、典故和字形相结合,体现了丰富的语文知识素养,使学生在遇到字词都可以用此类方法进行分析,获得真正的学习与发展。
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有启发性。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故乡》时,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文章中主要对此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前后对比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作者想表达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理解。以闰土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曾学过的《少年闰土》,他曾经是个善良、朴实、活泼开朗、阳光的少年,与作者无话不谈,而现在的中年闰土,说话吞吞吐吐,对作者态度谦恭,生活贫困,精神麻木,受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的束缚,是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生活的典型农民形象。同时,也可看出作者对此感到深切的同情,但在结尾处说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作者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也启发学生不仅要有希望,还要为此去付出实践,否则只是空谈。在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从之前记忆中故乡的景和人到今天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前后对比中可以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现状,再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三、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有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富有情感性的语言可以打动学生内心。一位教师在进行“热爱家乡”的主题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的引用导语:“同学们,你们读过《大香港‘望乡》这篇散文吗?作者这样写道:‘童年,故乡的春夏秋冬,是这样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它闪耀着母性的光辉,迷惑着我整个的灵魂。啊,亲爱的故乡,您美好的山河土地,淳朴的民风,勤劳善良而亲切的人们,和这里无奇不有的一切,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叫我如何不想她?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竟能如此的思念家乡,思念那里的一草一木,想象一下有一天要远走他乡,你会不会也会有如此的思念,而此时正身在故乡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学生们被作品中浓郁的思乡之情所感染,从而激发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四、教學语言的审美性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审美性。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可以激起学生对“美”的享受。美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在讲诗词时,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调去朗读,感知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和诗词风格。如《与朱元思书》,它是一篇写景骈文。语言运用平仄,韵律和谐,句式对仗工整,景美、情美。文中有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教师可以适时引导,用“绿”字来代替其中的“寒”字,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寒”字既能表明树之绿,又能突显山之高,而“绿”字只能体现树的颜色。可见“寒”字用的妙,就这种炼字进行分析,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和学会对字词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具有形象性。形象性的语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语言、手势、或者图片等表示出来。使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位教师在讲《硕鼠》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和对统治者的憎恨之情,就设计了两个与之相关的情境:“如果班上有这样一位同学,他很霸道,经常欺负同学,占用他人物品,如果你就是那个受他欺负的人,他用你的饭卡大吃大喝,用你的文具,那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还有,如果你花了很多钱报了个培训班,但你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你的父母却为了你的学费,省吃俭用的挣钱,想到这里,你会不会也很难过,很气愤?”教师用这两个生活中的例子,自然地使学生融入到自己的感情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同身受。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语言特点还应有其他学科语言特点的共性,如教育性、激励性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本身必须在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对教学语言重要性的意识,在丰富自己教学语言的同时,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活泼高效。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