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读本》有效应用的策略初探

2018-07-24徐风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读本栏目教材

徐风云

《高中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高中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中语文课内知识迁移和延伸的指南,是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良好媒介,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肥沃土壤,是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纽带与支撑。所以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的运用《读本》。基于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借用“提示·引导·参考”栏目,有效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读本在每一篇文章的开头都设有“提示·引导·参考”栏目,其特点主要是引导读者对文章的作者、文本的内容以及文章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帮助同学们从整体上了解选文内容。由于《读本》所选内容紧贴“教材”,对教材内容是一个有效的补充,所以在同一个作者,或者同一个主体的专题里,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其中的内容。例如在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的第二单元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读本》必修四中的《黄钟大吕?摇天地山川的长啸放歌》单元里的内容来了解有关苏轼其人以及《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的相关内容,因为所选这几首词的风歌和背景与教材中必修四第二单元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在预习的时候,有所借鉴,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苏轼被贬黄州的艰难,感受诗人的个性以及他超然物外的豁达胸怀。

二、巧用“领悟·鉴赏·表达”栏目,引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读本》在每篇选文的后面设置了“领悟·鉴赏·表达”栏目,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理解全文的整体思路,基于这个思路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完全不受限制,在自主阅读中自由思考,在思考中不断领悟,在品读中鉴赏,在鉴赏中收获。我们在教学课本同主题单元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样的问题思路,以达到移花接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时,我们总是对其教学脉络很难把握,很少有理想的教学设计。如果你打开《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所配套的《读本》,你就会发现它的每一部分选文后面都会给出精彩的思路设计。如在《论语·雍也》中的“领悟·鉴赏·表达”栏目中,它是这样设计的:1.本文谈到了如何做人的问题,请问这对当代人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2.孔子是如何评价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在他心中的地位怎样?3.在本章中,如何理解的孔子的“中庸”之道的?“中庸”之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借鉴意义吗?

其实这些问题给我们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论语》选文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有的可以直接运用于相关的选文中,有的可以稍加变换就能够成为指导我们教学非常好的引子。

三、学用“探索·创新·练笔”栏目,指导学生学写“读书心得”

《读本》的每一部分选文后还设立了“探索·创新·练笔”栏目。其目的就是给同学们的一个写作的空间,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我们课本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效仿《读本》里的“探索·创新·练笔”栏目,在每一课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者对经典文本的评价,或者对现实生活的关联感发,这些都是学生练笔的最佳平台。

四、常用“联读”,内外勾连,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课堂灵动

课堂生成的核心理念就是运用“联读”的方式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联读”就是从可能的切入点入手,建立其与“语境、话题、中心、主旨”的联系,而我们语文教学就是以语文教材的知识为核心,不断的向生活延伸的联读。当然联读首先是要进行相似话题、相同主题的比较、延伸性的专题阅读。《读本》是我们互联学习的“最佳载体”,基于它与现行语文教材同步,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联读的首选。例如在学习必修五第二单元的《陈情表》一文时,我们可以将《读本》里贾谊的《论积贮疏》、诸葛亮的《临终遗表》、包拯的《乞不用赃吏疏》、岳飞《南京上高宗书略》进行联读,从“上奏的内容”“奏章陈述的事件”“作者上奏的语气特点”“文章的艺术表达特色”进行互联,从而整合探究古代“奏疏表章”的艺术特点,了解古代忠臣良将的思想行为,学习古代圣人先贤正直有担当的人格品质。

五、善用“扩读”,及时补充课外知识,丰厚学生的语文知识,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引导课外阅读仍然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五彩斑斓的课外读物又让我们难以选择,而配套的《读本》仍然是我们增进思想修养、获取科技知识、接受文化传统、提升精神品格的主要阵地,是我们中学生巩固课内学习、扩大知识面、培养自主阅读和思考的另一大课堂。所以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一重要的载体,让他充分成为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读本》进行“扩读”,对课外知识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例如在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阅读的学习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读本》中“明代章回小说选读”部分和“《红楼梦》选读”部分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林黛玉、贾宝玉等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也充分认识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著名的歷史事件。

在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读本》里相关的《初露芳容的古民歌——〈诗经〉》和《沅湘水畔的行吟——〈楚辞〉》单元,这样使得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对《诗经》《楚辞》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对前秦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文化积淀。

当然《读本》的作用远远不至于此,它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伸向课外的一根触角,是语文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大世界的一块有力跳板。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可以用它作为演讲素材,也可以用它作为诗朗诵、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语文知识竞赛、习作评价指导的素材,让它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发挥效用。

★作者通联:陕西靖边中学。

猜你喜欢

读本栏目教材
雏燕
教材精读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征 稿
品牌栏目策划新方法——栏目品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