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爱上写作

2018-07-24黄亮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作文教师教学

黄亮

作文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常常是“谈文色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爱上写作,这也成为所有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感受。

一、巧妙引导,“抛砖”是为“引玉”

学生的写作兴趣普遍不高,一听说写作文就无比沮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认为一方面受到高考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还是缺乏教师的激情引导。

作文教学同其他内容的教学一样,同样受高考制约。纵观多年高考作文题型,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作文的过程,教师都是围绕这些题型向学生讲授写作技巧,进行强化训练。高中教学的功利性制約了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另外,受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的指引,许多学生都失去了写作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文的目的,让学生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通过写作能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影响学生,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激情满怀、充满文学气质的教师影响下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热爱语文呢?作文语文教师,要适时适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以最轻松最快乐的情绪来引导学生步入写作殿堂。教师首先要有生动形象、风趣严密的语言能力;想让学生热爱作文,教师自己要真正热爱作文,要不露痕迹地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率先垂范,经常“下水”作文。共事多年的一位同事擅长写作,也热爱写作,经常写“下水文”,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极具思辨色彩的议论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在她的潜移默化之下,学生们先前写作的恐惧感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写作的兴趣。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教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

二、多元积累,构建立体平台

常听学生说,拿到一个作文题不知道该写什么,好像没有针对某个作文题写作的材料。其原因是学生不会积累素材,不会灵活、巧妙地选择、运用素材。

1.引用或化用课文中优美的诗词名句

(1)活用诗词文句作标题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如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感时花溅泪》中作者围绕“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缘引该句作为文题就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写作主旨:“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关系。”“感时花溅泪”就相当于一个扣子紧密地把自己的观点和话题扣合在一起,既照应了题目,又引出了主题,一举两得。

(2)引用诗词文句入文

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适当的引用,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如高考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然后紧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恰到好处地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3)运用诗文构架全篇

作文“思路不清,结构不明”可谓是学生写作的一大弊端了。而紧扣话题,用富含深刻意蕴的诗句作为线索进行叙事议论,在思路结构上往往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如能把所用诗句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了。如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作者围绕“家庭教育”这一话题,把自己的成长过程分为六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巧借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作为小标题,巧妙地串起了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依次表现了作者“从出生的艰辛到成长中的叛逆到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这一成长历程,形象地展示了不同时期父母教育方式的改变与自己逐渐成长的过程。

2.巧用课文典型事例

在选用课本素材时可以引导学生横向联想,运思选材。即同一话题立意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很多不同类型的素材,举一反三,横向联想,将同一类加以概括总结整合。还可以引导学生纵深挖掘,多维思考,即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素材,提炼出不同的观点。

当然,学生涉猎素材并不仅限于课本,还可以通过更广阔的空间和渠道去进行:利用网络定期进行“热点素材”学习积累;利用读书课时间推荐阅读篇目,分段阅读,定期交流心得;集中收看《新闻周刊》等时事电视节目,让学生双耳皆闻天下事,并非只读圣贤书!

三、完善机制,提升写作水平

当前的作文教学,其过程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这种无序化、无系统性让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只有一个粗略的打算。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只凭一时的冲动,随意在网上找个好题目让学生写。其实这种作文教学很难激起学生写作的动力。

以往的语文教材大多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体系。但新编的人教版教材拟定了高中三年六个学期的写作训练系统,它由简而繁,从易至难,有较为完整合理的写作教学体系。如果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作文教学计划,可将作文教学按学期分成六个训练阶段,这六个学期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综合进行,结合教材的作文训练设计。每个学期各有训练侧重点,同时结合班级、学校、社会、国内外时事、课文教学实际进行一些话题写作,最后进行综合与强化训练。

在学生作文评价中,首先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在批阅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要多写一些鼓励的批语,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其次要建立一套多元的作文评价标准,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相信有了教师的激情引导和学生的素材积累,有了完善的教学机制和评价机制,一定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写作、快乐地写作。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市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