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信平台实施作文教学

2018-07-24刘培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空巢气球微信

刘培华

一、寻找生活中的“米”,抓拍心中完美瞬間

长时间使用缺失新鲜营养、过于陈旧的素材,是导致初中作文质量无法提高的关键因素。而传统的积累文字的方式,如利用摘要、日记进行素材的积累,早已无法提起新时代初中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无法找到他们生活中的“米”。因此,使学生们拥有一个鲜活的积累方式,例如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展开作文教学,从而引领学生去共同寻找属于写作领域的“米”,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高手段,而当下最流行的微信,无疑就是那个最适合寻找“米”的平台。

“微信”,是当前全球用户量最多,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实时通讯软件,它具备互动便捷、内容丰富、获取资源便捷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将这种信息技术平台,恰当地运用到作文素材的累积中去。

作为两种不同的素材表现方式,文字与图片的区别就在于文字会经历一个触动、思考、表达使其再现的转变方式,它更侧重于在思考后将素材进行理性的表达。而图片则是需要经历触动——思考——定格——再现的过程,与文字相比,图片更侧重于在思考后,将对于素材的感性再出来现,而这种表达方式,正是学生更加喜爱,也相对来说得心应手的方式。因此让学生拿起自己的手机或是照相机,凭借自己的感觉在外面抓拍经历的画面,这其实就是一个让学生不断累积写作素材的过程,是完美的以图片积累代替文字积累的方式,这种方式,必然会空前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学生会在这种方式很直观的接触到无数鲜活生动的主题画面,并可以将这些画面上传到作为作文教学的微信群中,与他人进行素材的分享。

二、利用图片中的“意”恰当地拟定题目

在学生们进行抓拍的过程中,其实拍图只是一个前提,而真正的核心理念在于对图进行阅读。因此,如何使学生解读出图片中隐藏着的无限内涵,将图片的精髓提炼出来,即如何将抓拍的静止图片语言,转变为各种形式的文字语言,也是平时应对学生加强训练的重点,其具体方式可参考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内容,转变到微信上的信息交流。比方说将课堂上学生展评日记的环节变成周末在微信平台上学生展示图片的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抓拍的图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介绍,并表达抓拍此图的原因和目的。

2.教师引导学生,为其抓拍的图片赋予一个恰当的标题,利用标题将图片的主旨和内容进行揭示,学生之间可在微信群中进行题目标题交流。

3.教师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定期向班级的公众号中上传自己抓拍的图片,并且注明标题和文字说明。

实践证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有空前活跃的思维,在交流和讨论期间,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吉林省某实验中学二年级开展的“微信公众平台作文教学”中的交流内容为例,一个学生抓拍到的图片,图片内容为雪天的大桥下,水暖工人站在墙角,嘴里叼着烟,被冻得瑟瑟发抖。

学生甲:同学们,有空帮我这个图片取个名呗!

学生乙:大桥下的水暖工,怎么样?

学生甲:描述得准确到位,但是有点直白……

学生丙:《等待者》,你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我是受《思考者》的启发想到的。

老师:《思想者》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但是,似乎还是不够深刻,同学们想一想,这张图带给了你怎样的震撼?你可以从这张图片的行为中感受到什么,然后以你的感受去命题。

学生甲:老师,我想出来一个,《生活的渴望》。

老师:非常棒,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学生乙:《绝望中寻找希望》

学生丙:《雪中的坚守》

……

通过短暂的交流片段便可以看出。这种交流和学习的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其具备的随意性、平等性,有效地取缔了传统教学的长篇大论,让学生以更加身心自由的心态,从这种轻松的沟通方式中,感悟出写作的哲理,体会到写作的愉快。

三、从细微处入手,升级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在对学生实施以图片素材进行命题和描述训练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对图片素材的描述,升级为以作文片段的形式,对图片进行描述,下面以上述案例中微信平台作文指导课为例。

1.课前预习内容

在作文课提前两周时间,教师要求全班学生拍摄一组以渴望为主题的照片,并发布到班级作文微信群中。在学生拍摄的素材中选择了五张图片,传到了班级的公众号里。对学生提出要求,就其中一张图片的主旨进行说明,并进行内容介绍。

第一张图:在超市的门口,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正在行乞。

第二张图:两个小学生站在煎饼摊前观望。

第三张图:一个衣衫整洁的卖气球的老人,在大年初一站在学校门口,等人来买气球。

第四张图:在汽车站的停车场,几个摩托车司机,在一辆公共汽车的门口,热情的招揽客人。

第五张图:一位大学生徘徊在手机店门口,看着最新款的手机。

2.作文课堂

作文课堂上,老师根据课前预习布置的任务与学生进行互动,有如下对话片段:

(1)第一片段

老师:同学们,老师在两周前布置了以渴望为主题进行抓拍,在素材中老师选出了五张图片素材,作为我们讨论的对象,接下来,要求同学对其中一幅图片进行主旨的描述以及内容介绍。(首先教师先让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由介绍,随后,教师将介绍重点放在第三张图片上)。

老师:第三张图片为卖气球的老人,同学们对图片进行观察后,谁能描述一下,这位老人渴望的是什么?

学生甲:生意好一些!

学生乙:气球卖的价格高一些,而且卖得快一点。

学生丙:可以通过卖气球,改善生活。

老师:刚刚同学们都是抓住了卖气球这个点进行想象,同学们可以这个角度来立意成文,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学生丁:渴望体面的生活。

老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丁:为了体面的生活,别人春节都在家休息,但是他却依然坚持在卖气球,而且他穿得比较体面,很有一种虽然在困境中却不低头的精神。

学生甲:我认为这个老人渴望的是一种独立感,虽然年老和贫困伴随着他,但是,依然自立更生。

老师:下面请拍摄这组图片的同学,对我们进行内容介绍。

拍摄的学生:当时,离这个老人不太远的地方,也有几个卖气球的,他们周围挺多孩子,生意都挺好,但是这个老人生意却不好,我就感觉有点奇怪,随后就把他拍了下来。然后我过去跟他交谈,原来这位老人的孩子在国外过年,老伴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他觉得一个人在家呆着太冷清,孤独和寂寞使他走上街头卖气球。(听这位学生描述完以后,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于是在下面窃窃私语)

老师:原来是这样,如果你不说,我们都不会知道这幅图片背后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是否有暗示这个故事的地方!

學生甲:这位老人穿戴比较整齐,说明并不贫穷!

学生乙:别人都叫卖,他却不叫卖,所以说他的主要目的应该不是卖气球。

学生丙:我在他眼神中看到了一种期盼。

老师:他期盼的是什么?

学生丙:他期盼的是与儿女的团圆,热闹的气氛。

老师:说的完全正确,这是来自空巢老人的渴望,从这个角立意将更加新颖,更加深入。

随后,老师开始展示有关空巢老人的图片与资料,进而加强学生们对图片的理解。

(2)第二片段

老师:同学们,阅读图片就是我们写作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写出这位老人的渴望,请同学们,看这样一组资料(老师打开投影仪,开始播放资料),第一组资料为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似的语句,第二组资料是文章《甜甜的泥土》文章中,母亲焦急等待孩子的语句。

老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些材料,考虑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对空巢老人的渴望进行写作,最后,学生经过发言,以及讨论,确定了图片的细节,如老人的穿戴和眼神等等。

3.课后作业

课后老师为学生留下阅读公众号中展示的链接材料,从而深刻感受空巢老人的内心世界,并阅读公众号中发布的《空巢老人》散文。在深刻理解后,完成命题为《渴望》的作文,并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中进行交流。

将图片转化为文字表达,关键的细节就在于对图片进行揣摩,图片展示的内容是瞬间的精彩,而作文指导是将图片中的细节放大,对图片的每一个细节反复进行剖析,发现关键的问题,对问题加深认知程度,随后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总结规律,揣摩要领,逐渐形成较好的写作能力。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沙井中学。

猜你喜欢

空巢气球微信
树上有一个空巢
空巢生日不孤独
找气球
微信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微信
气球
微信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