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手语辅助培智学校低年级数学教学
2018-07-24陈宝霞
陈宝霞
培智学校的智力障碍学生在注意稳定性、记忆保持性方面与正常学生差距较大,学习比较抽象复杂的数学内容时很困难。为此,笔者利用培智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结合二十多年的聋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实践尝试,摸索出一套利用手语辅助进行20以内加减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手语辅助数学教学缘起
笔者从事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手势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工作语言,是课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近几年,由于电子耳蜗的普及,聋生逐渐回归到普校接受教育,培智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学校的安排下,笔者转到培智部低年级教数学课。由于没有经验,不懂教法,刚开始接触培智教育有些手足无措,即便是教简单的计算题也十分费劲而且效果不佳。偶然的一天,每节课前的手指操激发了笔者借助手语进行数学教学的灵感。于是,笔者开始了手语辅助数学教学的尝试。为了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为他们以后的数数和计算做准备,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在网上查找或自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字手指操儿歌,边说儿歌边练手指,开始了尝试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每节课前,笔者都带领学生做数字手指操,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强化他们对手指与数的对应关系的认识。
二、手语结合实物理解数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普及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进入培智学校一年级的孩子面临的任务比较重,既有学习任务又有康复任务,数学基本上是零基础。为了让学生能理解数的意义,进而顺利开始数学的学习,笔者进行了如下安排。
1.手口配合学唱数,初步识数
课上先让学生以顺口溜的方式进行唱数练习,即1、2、3、4、5、6……此时不要求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只是先进行机械记忆,像念儿歌似的按顺序流利地唱出1至10的数,同时伸出手指进行配合。如唱1就伸出右手食指,唱2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两手全伸开表示10,右手的手指伸熟练后,再换左手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
为了防止形式单一的课堂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当学生能顺利根据口中说出的数伸出相应的左手或右手手指后,笔者不断地变化数字儿歌来增加趣味性。如《数字歌》: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當学生们能熟练地根据要求伸出相应的手指后,再教给他们用来表示数的手势语(如8是伸开食指和大拇指,手背向外;9是食指弯曲;10是中指搭在食指上),以便在后面的计算中更好地应用,并让他们理解手势和数的对应关系。
10以内的数唱熟练以后,接着进行20以内的唱数学习。这时,手指的指式开始有所变化:当11的时候,左手中指搭在食指上表示10,然后再伸出右手的食指表示1……当到16的时候,右手的指式就变成了大拇指和小指,以此类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手势一定是镜面手势,如让学生用右手,那么教师在学生对面一定要用左手。为了计算方便,这些手语与聋生使用的有所不同,聋生是用一只手表示出一个数,如15就是用右手先表示出10 ,再伸出5。
2.手口配合学数数,理解数的意义
当学生们能熟练地进行唱数,再进行数数内容的学习就相对容易了。开始要求学生们按自然数的顺序,用右手从左至右点着实物数数。选择的实物不能太大或太小,并且物体要在学生的视野范围之内。点1时伸出食指,点2时伸出食指和中指……点数时一定要慢,手口一致,让学生们不重数、不漏数,手指的变化有动感,幅度可大一些,这可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字和物体数量的对应关系,能更好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数到最后一个数时,声音可相对提高一些,借以强调总数,帮助学生们理解总数的意义。
当学生们能按要求自己数数时,为了引起他们的兴趣,可变换不同的方式进行练习。如数一数、拿一拿、听一听、伸一伸……数一数教室里的桌椅、校园里的桃树、家里的餐具等;按教师的要求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并说出相应的数字;按教师的要求,伸出表示相应数字的手指。在这样的反复练习、反复强调中,学生们逐渐理解了数与物的意义,手指锻炼得更灵活了。此时,教师可提高要求,如让学生用不同的手指表示同一个数,为以后学习数的分与合,20以内的加减法做一些铺垫。
三、手语辅助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
在学生理解了数的意义,并反复进行数与物相对应的数数练习后,就可以顺利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尝试了。
1.20以内不进退位加减法
(1)加数都是一位数的加法。如“5+4”“6+3”等这样简单的计算,分别用手表示出两个加数,然后两只手往一块一凑,直接就能读出得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用手语表示出较小的加数,记住较大的加数进行计算。如“14+3”,用手语表示出3,读出14,想“4+3=7”,然后得出和“17”;也可以用数数法,即读出14,然后接着数出手上伸出的三个手指,即得出和“17”。
(3)20以内不退位减法。用手语表示出被减数,记住减数,然后从伸出的手指中去掉减数,剩余的就是差。如“10-6”,伸出两只手就是10,从10里面去掉6,剩下的数就是差“4”。
2.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
(1)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手语表示出较小的加数,记住较大的加数,然后用凑十法或数数法计算出得数。如“5+9”,采用凑十法,用手语表示出5,然后想“9+1=10”,此时表示5的指式变成4,表示9的手语变成10,得出“14”;也可以用数数法,即用手语表示出一个加数,读出一个加数,然后数出得数即和。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因为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破十法,所以既有减又有加。如“14-7”,先用手语表示出“14”,记住减数“7”,让学生观察出个位上的4比7小,所以要用十位上的10减去7,即想“10-7=3”,此时10的指式变成3,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4,得出“7”。
四、手语辅助数学教学的反思
笔者尝试利用手语辅助数学教学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实践证明此法方便、有趣、好用,但是利用此法并不是否定和排斥其他教具、学具(如计数棒、计数器)和课件的应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中的成就感,笔者还会设计一些特色家庭作业。例如,用彩笔棒或其他材料自制计数棒,用橡皮泥或矿泉水瓶盖自制计数器;根据季节特点布置“时令”作业,如秋季数玉米,比多少等。总之,在培智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手语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既练手练脑,又方便好用。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