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反思
2018-07-24谭志远
谭志远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比较难啃的骨头。这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讲授往往依赖于名家及教学参考,难以形成符合学生审美要求的教学引导,以至于出现古诗词教学就是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后背的情形。这种古诗词教学不仅使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引起反感情绪,而且也无法落实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帮助不大。因此,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善于反思,把时代审美要求与古诗词的内在美挖掘结合起来,找到学生与古诗词鉴赏的联系纽带,才能领悟诗中之美与意境之妙。笔者结合自己在古诗词教学的心得与经验,从诵读、推敲、品味三个层面,论述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思考。
一、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味美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而言,诵读甚至吟唱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阶段。但现阶段由于语言的变迁,曲调的流失,古诗词吟唱还处于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且几乎都是专业人士或专家。因而,引导学生学会诵读古诗词,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走出名家鉴赏的约束,进行自我鉴赏与学习的第一步。由于古诗词一般都是篇幅较短,特别适合学生的反复诵读,且这种诵读还可以加入方言进行渗透。由于我国方言众多,且某些地方的方言相对进化较慢,更符合唐宋时期的平水韵的发音,那么学生通过这种方言渗透,在韵味上更符合诗人的心境。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由于笔者所教地区为广东,而广东三大方言分别是客家话、广州话(粤语)、潮汕话(属闽南语),这三种方言都普遍保留了较多的唐代平水韵发音。笔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家乡话来进行诵读,不仅一下拉近了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方言中迅速体会到了作品的韵味。如用广州话诵读上片,一读就可以发现词作中的音乐性:狂、黄、苍、冈、郎等字是完全押韵的,且用广州话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兴趣大增,主动通过诵读来进一步体会词作中的韵味美,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由此可见,通过一定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自我去探索并发现古诗词的内在音乐性,初步引导学生透过这种规律来体会韵味美,有助于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二、精心推敲,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字词美
引导并教会学生怎么读,只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第一阶段,也可以叫做是浅层阶段。要真正教会学生进入古诗词鉴赏,就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贾岛精心推敲的境界中,通过对古诗词字词选择来一步步实现古诗词鉴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知识储备与思维方式的变化,其对字词推敲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这种方式却特别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到自我鉴赏、自我探究的阶段,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李清照的词作现存不多,只有50余首,但首首皆精品。她的词就非常值得精心推敲,并通过这种精心推敲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的推敲心得与名家鉴赏一经对比,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字詞美。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春晚》中,李清照的遣词用字之精致,无一不散发出文字美的气息。在首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不仅把用“住”字把风停的静态表现出来,更通过一个“尽”字写出了词人心里沉重的愁绪,所以“倦”就成为了一个自然的情绪表现。学生要精心推敲这三个字的时候,也曾用“停”“灭”“懒”等字来替换,结果经过一番争议讨论后,还是觉得词作中的原字用得好。表面上看起来学生似乎做了一些无用功,但事实上却决非如此。透过一个“倦”的心绪流露,为全词定下了浓郁的愁情,使“载不动许多愁”的伤春情愁赋予了词人的思想。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精心推敲古诗词的字词美,并以此自然引导学生进入到诗词鉴赏,使古诗词鉴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初中古诗词教学非常关键与重要的一环。
三、细细品味,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经过诵读、推敲两个环节,学生不仅基本上能理解古诗词,而且开始把自我鉴赏的体验与诗词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共鸣。这就把语文教师从授课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把名家鉴赏的心得进行个性化设计与体验。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掌握古诗词,仅仅理解或背诵了古诗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实现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这实际是初中古诗词教学在诵读、推敲基础上的升华,即进入到自我鉴赏与他人鉴赏相结合的审美阶段,就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各种审美解读。因而,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并把品味上升到意境的高度,就是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归宿——鉴赏。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蒹葭》为例,作为著名诗作,王国维先生曾称其“最人风人情致”。其意境之美在于“伊人”代称下的“在水一方”。如果把“伊人”看着是爱人或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在“溯洄从之”与“溯游从之”当中,人生境遇的选择就显得有着非同一般的意蕴。在孜孜以求中,语文教师要把学生中考之前的困境、思想的矛盾等与诗中的意境联系起来,学生们很容易就产生出共鸣,并进行个化性体验与诗歌意境美鉴赏的有效结合。如此一来,“伊人”的具象化多样性就呈现出来了,每个学生对人生与理想的追求也和诗歌意境体验相一致,从而使诗歌品味具有了个性化特征。
总之,对于初中古诗词教学而言,要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但在实际教学的经验来看,学生出现的问题也在音韵、字词、意境的理解与审美上。因此,加强诵读、推敲与品味,有助于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市高明区富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