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切割机加工质量影响分析及技术改进

2018-07-24刘菊兰

同煤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测试程序下料齿条

刘菊兰

关键字 数控切割机;自检测试程序;齿条;齿轮;热处理

0 引言

同煤集团中央机厂下料车间担负着全厂液压支架、胶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等常规产品的板材结构件的下料任务,板材结构件的下料质量决定着产品整机性能和焊接质量的优劣,车间98%的板材下料由10台数控火焰切割机(利用计算机实现燃气切割金属材料的全程自动化切割设备)气割完成[1-4]。由于在切割过程中机械故障频发,导致了切割产品达不到图纸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甚至出现废品,不仅造成板材的浪费,而且延长了生产制造周期,经过长期的车间生产实践,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技术方案,取得显著效果,为车间及厂提供了良好的设备保障。

1 数控切割机运行误差的自检诊断

影响切割机加工质量的因素有:数控编程质量、机械传动精度、燃气质量、切割火焰的调控、金属热切割变形等,导致在切割过程中的切割机纵、横向行走不到位、设备不归零、切割面表面粗糙、切割不透。而本文抛开其他因素的影响,采用数控切割机运行数控测试程序绘制自检测试图的方法,针对性地反映出机械部分存在的问题。

1.1 编制数控测试程序

根据车间常规产品的结构特点和设备具体的运行状况,用数控NC代码编制切割机自检诊断程序,代码描述的标准测试图形(尺寸单位均为mm)如下所示。

图1 标准测试图形

自检测试NC代码程序如下:

1.2 运行自检测试程序及绘制实际测试图形

将测试程序输入数控切割机,用自制专用测试笔的圆珠笔芯代替割炬的割嘴,用标准A0图纸代替钢板,输入自检测试程序和切割机运行程序,切割行走路径便被绘制出来。图形非常直观的将设备行走轨迹能否封闭归位(A—B—C—D—A)、反复切割同一直线段(CB、DE)的重合度、直线和圆弧线条的平滑程度、各个图段的尺寸误差等十分清晰地反映了出来。

2 分析形成原因及造成的切割缺陷

带故障运行的数控切割机的实际运行图与标准测试图进行比对,通过表格总结如下。

表1 原因分析

3 实施整改措施

3.1 机械系统的调整

(1)松开导轨与地基底座的压紧垫板,调节导轨侧向调整螺栓。保证主副导轨之间的平行度<2 mm。

(2)横向、纵向齿条与相应的驱动齿轮啮合不完全,水平间隙太大,或高低不在同一平面,啮合面积<70%。调整纵向主滑座中的侧面偏心轮来调节“夹紧轮”与导轨的间隙。间隙不能调得太小,否则传动中会挤压齿面,加快磨损。

(3)通过调高导轨座上的螺栓来调整垂直高度,保证两侧导轨的水平度,一般调整数据保证在±0.2 mm/m。

(4)平整数控切割机工作平台,更换支承钢板的铸件支撑板。

3.2 控制系统的配置参数的计算和调整

调整数控控制系统的配置参数,即调整“每mm编码器计数”参数,如图2所示。

计算方法:以SH2200操作系统为例,标准位移量/实测位移量=X/旧系统参数,求算出X的数值即为“每mm编码器计数”的新参数数值,这个参数根据机械部件磨损、电气老化情况随时要动态修改,以确保加工质量,此参数只能实现微调。

图2 控制系统配置参数

3.3 驱动齿轮的改进

驱动齿轮(如图3所示)是主机行走机构中最主要的零件,与齿条的啮合程度直接影响到传动精度上,原来驱动齿轮材质是45中碳钢,只经过调质处理,硬度和韧性较低,又是开式工作方式,外露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经常会造成齿面磨损和轮齿弯曲疲劳折断,加大啮合间隙,严重影响加工质量。所以有必要对驱动齿轮进行材料和热处理工艺的改进。

3.3.1 选材理由

齿条齿轮传动时,配对齿轮齿根较薄,弯曲强度较低,且循环啮合次数较多,故在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时,一般是齿轮材料比齿条好一些,齿轮的齿面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要略高于齿条。在中速中载、有一定冲击载荷的工作环境,应选取机械强度,齿面硬度等综合机械性能好的材料,故选择中碳钢40Cr。

3.3.2 加工生产流程

要求驱动齿轮齿芯具有好的韧性,轮齿表面硬度较高。生产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驱动齿轮的生产流程

3.3.3 热处理控制

该件在粗加工之前,先进行正火处理,加热温度控制在850℃,保温120 min,采取空冷。

精加工前,采用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淬火温度保持在850℃,保温80 min,采取油冷。随后高温回火,加热温度为620℃,保温60 min,采取空冷。此时硬度只能达到HRC25~28,从而得到良好韧性和塑性的回火索氏体组织。最终的热处理采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只对表层<5mm加热,且是低于250℃回火,对心部基体组织回火索氏体不产生影响,而表层则变为回火马氏体组织,表面硬度可达46~52HRC。这样就保证了芯部韧、齿端硬的加工目的。

3.4 纵向电机支撑座的改造

切割机纵向行走电机支撑座原出厂时是铸铁件,由于组织结构疏松,韧性差,经常会发生断裂,后采用低合金高强度板Q460材质,经数控切割成结构件后焊接成型,韧性、强度明显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4 结束语

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的施行后,再次运行自检程序,绘制测试图形,与标准图形尺寸对比,对角线尺寸、两圆同轴度、线段重合程度的误差明显改观,达到了图纸技术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切割现状反复执行这样一套工作流程,直到切割出满意的产品。

猜你喜欢

测试程序下料齿条
大模数重载齿条中的缺陷应力场数值模拟
AGV升降齿轮齿条疲劳强度分析
基于Castle型机械手的三温量产测试平台实现
大型齿圈分段弧形齿条加工与组装技术研究
2100PCTC薄甲板制作工艺
手机APP交互界面人因适合性测试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废树脂料斗定量法计量验证试验
铝电解槽下料过程对电解质温度场的影响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探讨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齿条刚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