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艺术扶贫工作的探索和创新

2018-07-23贺舒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探索创新

摘 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行,榆林学院的大学生也积极投入精准扶贫的工作中,通过对陕北艺术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灵活的应用,充分发挥了艺术文化、艺术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助力榆林人民脱贫、联结城乡文明、沟通城乡情感、营造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大学生艺术扶贫如何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全面转化,大学生艺术扶贫工作常态化和多样化,仍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扶贫;探索;创新

榆林学院是榆林市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榆林学院大学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结合榆林当地的艺术文化资源,运用艺术手段,发挥艺术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榆林市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为榆林市精准扶贫战略做出了一定贡献。

1 大学生参与艺术扶贫工作的现状及意义

(1)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为大学生艺术扶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榆林市拥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陕北秧歌、榆林小曲、陕北民歌、清涧道情、绥米唢呐、横山老腰鼓、白云山道教音乐、陕北民谚、绥德石雕雕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项目有剪纸、农民画、毛麻绣、薰画、布堆画、根雕、石刻画、面花、刺绣、泥塑和豆粘画等。这些项目为大学生艺术扶贫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艺术扶贫工作对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艺术扶贫工作有益于解决榆林市贫困、边远地区学校的艺术教育匮乏问题,具有扶贫工作中“扶志”“扶智”的特征。大学生艺术扶贫工作的开展,为榆林市偏远落后的中小学补充了艺术教师,使得农村孩子有了学习专业艺术的机会。他们可以学习音乐、美术、设计等专业技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获得艺术美的熏陶和浸润。大学生艺术扶贫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农村孩子尤其是有心灵创伤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心灵的慰藉,有利于健全、完善农村孩子的心智,提高农村孩子的情商,让孩子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适应社会,将来不管是从事艺术工作或者其他工作,不管是进入城市还是留在农村,都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3)大学生参与艺术扶贫工作,有助于其形成系统、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艺术扶贫工作在悄悄地改变着农村孩子的思想和生活的同时,对参加扶贫工作的大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心灵洗礼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人生目标,端正了人生态度,实现了人生价值。

(4)大学生参与艺术扶贫工作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扶贫模式之一。在大学生艺术扶贫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量有艺术专长的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纷纷加入了艺术扶贫的行列,大大地缓解了农村艺术师资缺乏的教学难题。由于大学生艺术扶贫是属于义务参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大学生艺术扶贫对教与学双方都是自愿的行为,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较好。

(5)大学生艺术扶贫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激发艺术创作灵感。大学生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他们可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进农村,对农村教师整体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大学生与农村教师的横向交流也可以促进大学生教学水平的提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大量的艺术素材,大学生可以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寻找创作源泉,激发创作灵感。

2 大学生艺术扶贫存在的问题

(1)教學经验不足。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差,学生基础弱,大学生社会经验和教学经验不足,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不能深入细致地思考,不知所措,无法下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意志力薄弱。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的也是家庭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他们怕吃苦、怕受累、怕困难、意志力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这样在面对艰苦的农村环境以及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困难时会出现不能持之以恒,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中途打退堂鼓的现象。

(3)奉献精神不足。大学生对艺术扶贫知识掌握不全面,服务意识、奉献精神有待增强,逐步树立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人生观、价值观。

(4)艺术扶贫经费短缺、资金不足。大学生本身是无收入群体,生活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资助,部分学生靠兼职、业余教授学生有一部分收入,艺术扶贫需要路费、伙食费、购买教材、教具,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总体看,缺乏艺术扶贫资金。

3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扶贫的路径及对策

(1)充分利用榆林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促进艺术扶贫“创新化”。陕北地区丰厚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为榆林学院大学生艺术扶贫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艺术扶贫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扶贫能力和水平。由政府、学校或者社会团体组织建立艺术扶贫平台,对艺术扶贫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交流扶贫经验和技巧,帮助艺术扶贫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艺术扶贫大学生的综合扶贫能力和水平。

(3)给予艺术扶贫大学生一定的资金支持。

通过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艺术扶贫资金支持,减轻大学生扶贫的资金压力,用于交通、伙食和乐器购买能项目的开销。

参考文献:

[1] 余明慧.“艺术扶贫”基地校开设“非遗”课程可行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6(32).

[2] 李战国,任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农村反贫困不可忽视的力量[J].江苏高教,2005(1):121-122.

作者简介:贺舒(1986—),女,硕士,榆林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艺术人类学。

猜你喜欢

探索创新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