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展演空间探究
2018-07-23刘一星卢奕洁
刘一星 卢奕洁
摘 要:展演空间是基于情景体验和空间叙事的文化传播综合体,展演空间的设计必须同时兼顾展示和演绎两种功能,在展演空间设计中需要完成从空间策略、场景建构、展演行为等多方面的系统设计。本文以孟京辉导演的前卫实验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为研究蓝本,以环境戏剧为理论依据,在“展”和“演”的视角下,从建筑学室内空间探讨沉浸式展演空间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环境戏剧;展演空间;沉浸式
体验、服务、互动这些词现今已经成为设计创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愿意消费这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好体验的设计。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也从创造更好的功能向创造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转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们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之后,还有自我实现需求。传统的剧场审美体验需要向沉浸演绎环境过渡,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沉浸”中的“沉”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场景、道具、人物及关系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感受,强调的是空间的在地性、固定性以及时效性;“浸”所强调的则是剧目内容及空间环境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空间体验,强调的是空间给观众带来的随机性。这一层次的体验不再是传统的第二人称视角的观看,而是第一人称视角的置入。沉浸式展演空间有别于传统的观看空间,它更多的是把剧情编排、场景构建以及环境中所有的人和物都融为一体,从而打破观者和表演者的空间界限。
1 “表现蒙太奇”的空间策略
蒙太奇最初产生于建筑学领域,而后被应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之中,并且逐渐演化为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蒙太奇是一种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其中,表现蒙太奇弱化了不同画面间的内在叙事逻辑,更加注重对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孟京辉导演在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中采用了表现蒙太奇这一手法,以现代青年的情爱、自我、反思为主题逻辑,同时安排3组空间独立但时间不独立,并且风格鲜明的故事。这3组故事时而并置,时而交替,3组空间序列的表演都不具有十分明确的关联性,但是在这种穿插交替的叙事方式中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在整部戏剧作品的观看过程中让观众获得自我思考和对戏剧作品的理解。相比传统话剧,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演员的表演,甚至是接触演员(部分剧情由演员随机与觀众共同完成)。观众的眼睛同时也是镜头,整部剧的剧情不再是传统的按时间轴线完成,而是根据观众的位置及线路完成。剧情发展以姐姐为主导展开3个梦里的5对青年男女的爱恨纠葛故事。(如表1)
2 多元化场景构建
场景是展演空间中视觉要素最为直接的空间对应,也是展演空间设计中最基本的单元。在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空间分类系统理论中,空间分为固定特征空间、半固定特征空间以及非正规空间。(如表2)
《死水边的美人鱼》首演选址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4号楼(下文简称4号楼),4号楼总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整体布局呈“回”字形,共分为3层楼,中间留有天井。在传统剧场中,场景的构建需要依托舞台,除了灯光系统以及戏剧本身的创新外,很少有其他突破。在戏剧场景构建中,首先孟京辉导演选择直接让建筑参与场景建构,4号楼就是“舞台”。建筑与戏剧的结合使得4号楼的功能定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作为展演行为和场景氛围直接营造的承载。其次,将戏剧本身的内容穿插到建筑空间,大厅、回廊、天井,各个部分的室内空间以及局部的室外空间。最后,利用场地的现有环境特征,用4号楼现有的室内空间以及美院师生现有的作品适度进行重组和改造完成场景设计。这些场景中元素与戏剧相结合,使得现有元素的特殊性和戏剧内容擦出了更多的火花。《死水边的美人鱼》整体布景多元,由9个室内空间、3层楼梯回廊、1个室外天井以及1个舞台构成,空间中穿插了多种雕塑、绘画、灯光、装置作为场景道具来配合演出氛围渲染。多元化的场景构建不仅丰富了戏剧的内容层次,同时使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参与感,进而使得戏剧本身的展示方式从传统的静态观看上升到动态的展演。
3 动态化展演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艺术思潮的变迁,展演空间从功能上突破了传统的“展示”“表演”的空间界限,成为一种新的建筑空间类型。美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理查德·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在1968年发表了“环境戏剧的六大方针”,使得“环境戏剧”一词不胫而走,构成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沉浸式剧场美学的重要特征和演出形式。捷克舞台艺术家约瑟夫·斯沃博达(Josef Svoboda)对动态化演出的描述是,“演员在塑造动态的舞台形象时,所在的空间不能一成不变,而随着演员的表演节奏与剧情推移进行变化,只有和动作的展开、情绪的演替保持同步,才能完美地将作品的思想呈现给观众”。《死水边的美人鱼》由3条故事线并列串联而成,在这样的架构下意味着在空间中涉及多个时间和空间的表演,演出中的布景、道具、灯光也都随着演员的移动而不断变化。即便有些要素相对固定,通过不同的演绎方式、动态视线、时间节点都会传递不同的信息。环境戏剧将动态化的戏剧语言打破了舞台的界限,使整个展演空间具有了动态化的属性。观众作为展演空间中的主体需要跟随某条故事线的演员移动才能获得完整的观看体验,并且与演员、空间之间产生不同层面的互相影响。传统的舞美空间设计只需考虑舞台、灯光、道具等要素,而这些要素只需要为演员的舞台走位和变化考虑。在展演空间中,对道具的立体造型、观众的观看视角、表演的时空节奏等因素需协同系统考虑。在单一的场景中,动态化只需要让场景中的元素根据时间轴线考虑,而面对多个场景时,动态化设计的关键则在于多场景之间的转换以及时间轴线的交织。
4 结语
美国戏剧理论家理查德·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在1968年发表了“环境戏剧的六大方针”后,国外环境戏剧的展演空间历时50年发展至今,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由俄国文学著作《罪与罚》改编的环境戏剧《地下》,美籍华裔导演、剧作家赖声川的作品《如梦之梦》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的观与演的对称形式进行了很大的突破。而《死水边的美人鱼》是孟京辉导演将沉浸式戏剧引进国内的首创,沉浸式的展演空间实现了观众与舞台、演员、道具等要素的零距离。虽然上述对于展演空间的研究着眼于展演形式的创新,但沉浸式展演空间就是一面镜子,于创作上得到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减少了许多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于观看上获得了更多身临其境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但是同时多场景、多时间轴、多故事线,演员与观众的界限打破,也给展演空间设计和戏剧内容编排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讨论的沉浸式展演空间是希望能够突破传统的戏剧演绎和展示方式,不仅是将精力集中在满足基本演出要求和戏剧内容的创新上,而是更具前瞻性地看到艺术展演的新方向和新思维。以演出内容和观看体验为基本要求,同时综合建筑、雕塑、互动装置、灯光等各项能够创新体验的艺术门类,进行室内空间设计和戏剧演出的新探究。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谢克纳(美).环境戏剧[M].曹路生,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2] 彼得·布鲁克(英).空的空间[M].刑历,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 胡妙胜.阅读空间:舞台设计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 陈飞.环境戏剧体验式观演空间设计探究——以“又见”敦煌剧场项目为例[D].清华大学,2005.
[5] 沈康.展演空间设计优选模式研究——从情境体验到文化消费的空间策略[J].装饰,2017.
[6] 任绍辉,曹宇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5.
[7] 杨浩婕,邱雅慧.关于沉浸式传播的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策略分析[J].设计,2017.
[8] 张艺馨.基于结构主义视域下室内设计符号语意的构建与解读[J].设计,2015.
作者简介:刘一星(1991—),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助教,从事展示设计及理论研究。
卢奕洁(1989—),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