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地位及作用初探

2018-07-23韩岩岭

艺术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感召力音色

韩岩岭

摘 要:作为管弦乐队弦乐组的基础乐器之一,小提琴演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弦与音色变化、演奏技巧与音色变化两方面分析小提琴演奏的核心元素——音色,并从促进演奏方法创新、提高演奏感召力两方面入手,细化分析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地位,最后从模仿声音作用、构建情境作用、情感表达作用、衔接情感变化作用四方面,精确阐述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色;小提琴演奏;感召力

自小提琴这种乐器诞生以来,以优美的音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它可以通过细腻的音色变化、多样的音色效果,将乐曲深层次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满足听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分析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小提琴演奏的核心元素——音色

音色作为小提琴演奏的核心元素,其变化可直接影响小提琴演奏效果。

1.1 弦与音色变化

在小提琴演奏中,不同的弦所体现的音色变化各不相同。其中,G弦的音色更接近男高音,通过阳刚、高亢的音色抒发乐曲中蕴含的激烈情感;D弦的音色则类似女低音,浑厚而悠长,让人回味无穷;A弦的音色与女高音较为接近,当小提琴演奏者以A弦进行演奏时,听众很容易从乐曲中领悟到女声的饱满情感。

1.2 演奏技巧与音色变化

在小提琴演奏中,不同演奏技巧的使用可以使音色产生不同的变化。当小提琴演奏者靠近指板时,小提琴能够发出与长笛类似的音色;而当演奏者需要表达锐利、温暖的音色(双簧管的主要特征)时,可以将演奏方式调整为靠近琴码演奏;长久的灰色音容易导致听众产生厌烦情绪,对此,演奏者可以合理引入短句,丰富小提琴的音色变化。

2 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地位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促进演奏方法创新

从小提琴演奏方法的变化历程来看,在小提琴刚被发明出来时,演奏者所掌握的小提琴演奏方法以让小提琴发出单一的声音为主。随着小提琴独特音色魅力的凸显,人们逐渐开始对传统演奏方法进行创新,运用新的演奏方法发出各式各样的音色,以满足自身的审美要求。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可认为音色在促进小提琴演奏方法创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2 提高演奏感召力

是否有感召力是评价小提琴演奏是否完美的重要因素。如果演奏者能够通过演奏带动听众的情绪变化,使其融入小提琴所营造出的意境中,通常可以认为这次演奏十分成功。音色正是决定小提琴演奏感召力的关键性因素。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丰富的音色变换,向听众揭示乐曲中隐藏的情感,产生动听的演奏效果。

以拉威尔的《茨冈》为例,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茨冈》小提琴分谱的第一页以一大段G弦华彩彰显拉威尔独特的音色及和声魅力。这段富含民族味道的G弦华彩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色功底。[1]如果演奏者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在演奏过程中,可借助强力度的G弦音色帮助听众感受《茨冈》中的热情气息,同时通过小提琴音色的变换表达乐曲的舒缓情感,为听众呈现一场听觉盛宴。

3 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音乐可以发挥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3.1 模仿声音的作用

模仿声音是音色的基本作用之一。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利用小提琴的音色模仿各式各样的声音,深化乐曲的价值。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其演奏过程主要涉及小提琴、大提琴两种乐器,其中,小提琴演奏者需要利用小提琴阴柔、细腻的音色模仿祝英台如泣如诉的声音,向人们表达祝英台的情感变化,暗示这对情侣的悲情结局。[2]

3.2 构建情境的作用

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音色的变化可以起到良好的构建情境的功能,通过构建乐曲所描述情境的方式,帮助听众快速领悟乐曲中蕴含的深层次情感,进而达成情感共鸣。

以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中的引子部分为例,这一部分描述的内容为舞者在舞台上一边找寻灵感编舞,一边踏着优雅的舞步理顺思路。在演奏过程中,当演奏者的音色偏重时,乐曲的情境构建将受到一定影响,听众容易产生鲁莽的感受;相反,若演奏者的音色过于柔和,乐曲原本情境中,舞者的自信与优雅将很难表达出来,在这种柔和音色的影响下,听众容易产生压抑情绪。因此,为了保证演奏效果,演奏者需要合理把控小提琴的音色处理技巧,根据乐曲要求,合理调整音色,为人们提供绝妙的听觉享受。[3]

3.3 情感表达作用

从情感类型来看,小提琴音色的情感表达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中庸之美。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运用适宜的演奏技巧,发挥小提琴音色的清雅、浪漫风格。擅长运用音色发挥中庸之美的代表人物无疑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同时兼有浪漫主义作曲家、古典主义作曲家两种不同的身份,因此,他的音乐风格兼具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的精髓。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在演奏过程中,音色的变换将乐曲的淳朴与厚重同时揭示出来。事实上,这种音色并不意味着平庸,反而像经历丰富的老人一样,用一种返璞归真的形式,和缓、浪漫地向听众讲述自身的經历。对于听众而言,如果演奏者能够合理把控《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的音色,听众很容易快速进入乐曲描述的优美情境,感受勃拉姆斯独特的中庸之美。第二,刚烈之美。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更擅长运用刚烈的音色作曲。在演奏这一乐曲的过程中,引子部分以主和弦、和声等音色的组合,烘托乐曲的神秘、含蓄情感,彰显音色的阴柔之美。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为了保证音色作用的发挥,在实际的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与小提琴融为一体,合理把控乐曲的要求,熟练运用揉弦、运弓等演奏技巧,发出符合乐曲要求的音色,促使听众快速从演奏中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及心理感受,实现情感升华,并与演奏者形成共鸣。

参考文献:

[1] 张天虹.拉威尔的《茨冈》——小提琴演奏者的狂想[J].音乐创作,2017(07):172-173.

[2] 孙文怡.小提琴的音色与情感表达[J].艺术教育,2013(11):84-86.

猜你喜欢

感召力音色
做追赶的人
怎样跑出更好的成绩
做追赶的人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浅谈如何培养少儿文艺导演的感召力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谈音乐中萨克斯音色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