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018-07-23刘洋梅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美育幼儿发展

刘洋梅

摘 要: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对实现幼儿全方位共同发展的目标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幼儿树立审美观念,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审视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幼儿;发展

人类的发展一直在与时俱进,在这个漫长的进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最终的结果,这必然要重视发展的开端,那便是幼儿时期的发展。幼儿时期是人类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时期,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密切关注幼儿的成长。说起发展,不由让笔者想起创新,想起创新,必然少不了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笔者想特别说一下美术教育。教育要从小抓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确实我们要从幼儿的黄金时期抓起,在他们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对他们进行艺术的熏陶。

现在的美术教育从目标、形式还有内容上与传统美术教育的理论相对比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然而为适应这些转变,幼儿美术教育更加要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开阔幼儿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而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早期思想创新的培养,让幼儿多一些自然和情感的体验。美术教育恰好可以促进幼儿这方面的发展,对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

幼儿美术教育是使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概念、有创造、有情节的艺术活动,是一个态度倾向的过程和对情感的体验。金星老师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艺术教育是什么?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它是在培养孩子的品行、素质、审美、修养等,让幼儿渐渐学会享受生活的美好,了解生命的可贵,感受世界的颜色,从而丰富幼儿的生命,打开他们的思维。

2 美术教育的作用

2.1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幼儿阶段正处在发育的好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对所有的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不断地用自己的身体和感官来探索周围的一切事物,不断积累知识、经验,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创意思维的培养。另外,幼儿早期的观察受外界的影响基本上都是被动的、无意识的,是没有目的性的。到了幼儿中期和后期,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增强,开始排除干扰,主动观察,加上他们往往喜欢通过事物的声音、形状、色彩等对事物进行判断,再伴随着美育的熏陶,鼓励幼儿对新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并使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

幼儿的想象力在三四岁时迅速发展,这个时候的儿童天生就有想象力。想象力是在人类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它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右脑,属于高级思维,也是人类创新的源泉。这个阶段想象基本上是一种无意想象,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联想,无论什么幼儿都可以玩起来。小凳子或积木可以变成汽车,纸杯可以是电话,一条丝巾把自己装扮成公主……所有到幼儿手上的东西都有了象征意义。这时幼儿的想象已不局限于具体事物形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情节,具有情景性。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家人、老师或同伴一起进入有形、有色、有情节的美术活动中,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其思维更加活跃。

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万万不能忽视的幼儿的动手能力是需要在后天老师或家人正确的引导下逐步提高的。在美术活动中,可以通过手工或游戏来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手脑协调的能力,同时这也是提高孩子自信心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2.2 可以塑造幼儿良好个性

行动性情作为一种后天养成的行为习惯,一般就能体现出每个幼儿不同的个性特征。在幼儿时期这个白纸一样的阶段,他们的行为性格往往对孩子来说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受周围不同环境的影响,性情这种心理特征会逐步定型并在幼儿的行为习惯中展现出来,它可以展现出人们对周围一切事物的观点与态度,这又是体现不同人之间的差异的个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美育工作,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3 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

3.1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征来进行相符的教育

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要遵循他们发展的自然规律。以幼儿的年龄进行发展划分:0~3岁是随意涂画期,幼儿可以自由地进行随手涂鸦,教师可在一旁观望,至于幼儿画成什么样子其实没关系,让幼儿随意涂鸦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画的过程中感受到欢乐的氛围。4~5岁算是有意识作画的时期,这时幼儿已经有了一些自我的认知和思维,可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用画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介入幼儿的活动中,恰当地对孩子进行一个简单的引导,让幼儿可以顺利地运用线条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老师的基础知识来帮助幼儿完善作品。在5~8岁时,幼儿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把物体具体的形象用概念转述并进行意象表现,教师则可以选择有吸引力、有特色的物体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发挥且可能创作出具有幼儿自己风格的绘画作品。

3.2 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世界的乐趣

幼儿天真无邪,什么都不怕,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是另一个陌生而新奇的环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积极的引导,带领他们认识、接触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在美术活动中,有教师的辅助和在同伴以及家人的陪伴下,去感受这个世间的冷暖,激发幼儿的兴趣,主动去探索事物。一旦幼儿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很多事情都能够事半功倍,它也将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求知欲和好奇心。

法国著名雕塑家羅丹说过:“美的事物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幼儿身处于美术活动中,可以维系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成年时具有鲜活的创造力,从而探索更多的事物。

猜你喜欢

美育幼儿发展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美育教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