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化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构建研究

2018-07-23陈传文望晶晶李惠恩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视觉语言平面设计

陈传文 望晶晶 李惠恩

摘 要:为探讨多维化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构建方式,本文以平面设计与其他跨界学科的融合为切入点,综合地、系统地对多维化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建构进行分析研究。多维化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促进平面设计从二维平面空间向多维立体空间扩展,平面设计已出现多维化的趋势,由静止图像向动态互动模式扩展,将物理空间维度向人们的思维、感官、情感维度拓展,有利于信息更快速、生动、精准地传达给受众,突破“平面”与“视觉”两方面。

关键词:二维;多维化;平面设计;视觉语言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包容、创新、开放和交互成为新时代的特征。科技手段的更新、视觉消费方式的多元化,读图时代悄然来临,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向更为多样与综合的方向发展,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不再局限于二维世界,而是朝着多维空间媒介和虚拟空间媒介拓展。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信息受众的地位超越了信息本体的地位,成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點。多维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当中,并占据着主流地位。

1 多维化平面设计的概念界定与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

1.1 多维化平面设计的概念界定

明确多维化平面设计与传统平面设计的共性与特性。在共性上,都带有“平”的含义,是平面化的视觉属性。在特性上,传统平面设计运用点线面及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语言设计,而多维化平面设计强调对多元媒介的综合运用,重视环境对于设计的影响力,注重受众的多项感官,从单一纸质媒介扩展到多元媒介、从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展示与主动参与动态体验等多方面的转变。

1.2 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

基础自然的视觉语言和设计师加工的人文视觉语言,二者对解析视觉语言诸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平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自然要素”即图形、色彩和文字要素研究,图形和文字的创意表现与编排产生超强的视觉传达的效果。色彩作为图形与文字的外衣,通过附着体与表现力,传达出特殊的感情。二是“人文要素”即创意、形式和表现手法研究。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要素的和谐构建有利于创作出优秀的多维化平面设计作品。

2 多维化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构建

2.1 多维化平面设计的动态表现

互动性是多维化平面设计最具代表性的特质,其中的互动包括作品与受众的视觉与心理互动,参与作品改变其影像、造型的行为互动等。

(1)交互体验。设计师将作品的展示环境或作品的载体作为中介,借助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让受众主动与设计作品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多维感官体验设计作品,充分融入作品所营造的视觉传达体系之中,做出交互体验行为。第一,交互体验时间要素。设计师提取信息应有的传播速度与关键时间。如奔驰汽车天窗版广告,将易拉罐作为载体,将“天窗”放在拉环位置,附上广告文案“Refreshes with one pull”。受众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观察拉环、拉开拉环、品尝饮品、感受清凉等一系列互动过程。第二,交互体验空间要素。空间即设计所处的环境。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空间让受众体验设计。例如,设计师将冲浪板以贴纸形式设置于扶手坡梯轨道上,受众不论从哪个方向站上电梯均能体会到“冲浪板”向上或向下的动态效果,从而找到自己操控“冲浪板”的感觉,加深对产品的交互体验与感知。

(2)由静态到动态的视觉表现。多维化平面设计动态表现可以是营造动感,依靠视觉语言要素间的关系、形态等变化,让受众与环境之间的变化展开互动。这些互动能提升设计的空间感和趣味性,提升受众的关注度。例如,阿迪达斯的杂志广告,画面中运动的人横跨两个版面,相连的位置恰好是人物身体运动、扭转的核心部位。当受众翻看页面,人物就会跟随纸张的翻动“动”起来,静态与动态画面的强烈对比,呈现出三维空间的运动效果。

2.2 二维空间与多维立体空间的相互作用

传统的平面设计局限于二维空间,缺少空间感与趣味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多种视觉语言,通过前后景的重叠、虚实变化以及物体大小构建起一个多维立体空间的平面设计。

(1)顺势创意的多维体现。顺势就是顺应周围环境的态势。英国艺术史家John Berger研究“现象的融贯”认为:由于人的视觉习惯及心理认知,人们的眼睛与外界环境互动时,首先能感知到的是设计内容的相似形态,从而出现丰富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是信息与环境载体的高度融合。

(2)图形虚实关系的视觉互补。一是利用图底正负空间元素之间的关系表现空间立体感。图形采用的正负比例不同,所呈现出的空间纵深感亦不同。二是利用光的控制、光影营造空间立体感,触发受众情感,延展空间。图底关系、光影方式都是一种多维化平面设计空间表现形式,都能实现图形虚实关系的视觉互补,都能改变和创造空间。

(3)视觉力与物理力相互转化。视觉力是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刻意营造出虚假的三维幻觉空间;而物理力是视觉力物化后形成的真实存在的艺术形式,可通过触觉感知到。现代多维化平面设计借助平面设计视觉图像的维度转化将视觉力转化为物理力。利用形态极为相似的客观物体来替代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的某一局部,替代双方因具有相似度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生动的多维立体空间视觉效果。

3 结语

随着新材料、新媒介的不断扩展以及多维化设计理念的盛行,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未来的平面设计应该是综合性的、涵盖人类多种感官体验、满足情感需求的多维化设计,既符合时代精神的个性化表现,又引导了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探索精神。对于设计师而言,利用新技术开发和整合各类多元化载体,调动人的综合感官体验,是一个必然的设计趋势。

参考文献:

[1] 孙振伟.视觉语言与视觉沟通[J].上海工艺美术,2005.

[2] 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李科君.多维化平面设计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2.

[4] 孟维.多维视野下平面设计元素表现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视觉语言平面设计
谈安瑟伦基弗作品中的材料应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浅谈装潢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