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

2018-07-23李赢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一些外来文化的进入影响和冲击着传统文化,导致在当今雕塑美学中,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怎样在当代雕塑美学中发展和传承传统雕塑美学精神,本文以汉代雕塑美学为切入点,探究汉代雕塑美学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方向,以及怎样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发挥传统的汉代美学精神,体现更浓厚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特点。同时,汉代雕塑为当代雕塑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资源与理念,提高了中国雕塑在艺术领域的地位。

关键词: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当代雕塑;应用

1 汉代雕塑美学的意义

1.1 发展汉代雕塑美学的作用

当代由于文化的快速融合,西方文化冲击和影响着本土文化,导致本土文化特征不明显。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应保留和传承传统雕塑文化,同时又在当代雕塑艺术中有创造性地发展和应用并体现民族精神,发展美学精神,开辟当代雕塑艺术的新风尚。汉朝是我国早期社会的鼎盛时期,因此,汉代艺术也具有独特持久性,其艺术风格久盛不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

1.2 当代雕塑需要具備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重要特点

当代的雕塑作品鲜明地体现了时代感,同时也具有浓厚深远的文化底蕴,体现民族精神。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这些是留给人民的宝贵资源与财富,这对于当今雕塑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并传承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开拓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体现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

2 汉代雕塑的艺术特点和美学特征

汉代艺术作品寓意深刻,主题鲜明,具有浓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不同于秦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具有突出的写意性。主要有三方面特征:首先,其巧妙的构思体现了深刻的寓意;其次,艺术造型以追求意向为主;最后,其艺术风格具有豪放大胆、追求神韵、激情飞扬的浪漫色彩。

2.1 汉代雕塑的类型与文化背景

汉武帝时期,汉代一片国富民丰的盛世景象,艺术发展也处于鼎盛时期,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1)汉代雕塑的种类。汉代的雕塑作品包括石雕类作品、玉雕类作品、陶塑类作品、木俑口作品以及铜俑类作品。

(2)汉代雕塑的文化背景。汉代的经济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同时汉代重视外交发展,支持文化交流。汉武帝是一位开明而伟大的皇帝,重视人才,汉王朝的强大为一些史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艺术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因此,艺术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发展在汉朝达到了鼎盛。汉代雕塑文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具有积极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精神,汉代雕塑的艺术风格具有质朴、雄伟的特点。

2.2 汉代雕塑的造型特征

汉代雕塑的造型主要呈现出庞大、粗犷等特点,以简约为主。汉代的雕塑艺术不同于周朝艺术的严谨,具有大气、浪漫的美学新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后世难以超越。也可以说,汉代雕塑在我国美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汉代的雕塑都是我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1)汉代雕塑的主题。汉代雕塑的主题特点鲜明,主要为现实生活、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事件等。而汉代雕塑中表现现实生活的雕塑作品非常多,其中以陶俑为主,主要表现汉代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景,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其中有些作品对现代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的真实形象和他们生活中的朴素作风,利用非常生动和形象的手段对人民的场景进行刻画,展示了他们善良的内心和可亲的品质。

(2)汉代雕塑的表现形式。汉代雕塑的形体刻画中,对于造型比例的把握和对神态的刻画十分到位,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和地步。而造型和使用价值的完美结合,是那个时期作者对多种思想和灵魂的一种超越,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诠释和体现。汉代雕塑展示了汉代人的艺术面貌,表现形式活泼、丰富,人物个性非常鲜明,男人粗犷豪放,女人温柔如水,是一种将强悍与柔情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

3 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体现

汉代四百年的艺术历史奠定了中华民族在雕塑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如果我们用当代的审美眼光去审视汉代雕塑作品,能从中真正体会到现实与浪漫的统一,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魅力的恢宏壮大。艺术风格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种文化背景的反映。经过历史的沉淀,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当代雕塑的创新性,是当代雕塑在价值观方面的主题。在当代的雕塑创作中,我们更要好好把握汉代雕塑留给后人的传统文化,研究并借鉴那时的雕塑艺术造型以及美学特点和规律,通过传承,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原理。文化创新是我国古代艺术留给后人的传统继承,全面了解和掌握传统的文化特点,并结合当代艺术的时代特征,创造出更优秀的、具有当代风格的雕塑艺术作品,才是当代艺术界应该积极把握和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极其认真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品质,牢牢掌握我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髓,创作水平更高的当代雕塑作品。

参考文献:

[1] 甄奎.汉代墓葬中的砖石雕塑浅析[J].理财(收藏),2014(21).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3] 何靖.两汉文化元素与徐州城市形象视觉符号设计[J].包装工程,2010(3).

[4] 陈高明,董雅.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与地缘文化[J].文艺争鸣,2013.

[5] 屈峰.汉代雕塑造型语言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

[6] 王端芹.浅析徐州汉画像石的“意象”造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6(04).

作者简介:李赢(1996—),女,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雕塑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