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2018-07-23郑宵

艺术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体系

郑宵

摘 要: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村落)来说,它的空间轮廓、村落肌理、街道格局、风貌特征、建筑物和构筑物本体都属于村落形态保护范畴。

关键词: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体系;利益主体

0 引言

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村落)都是由城市(村落)形态与历史文脉这两大要素组成的,这是由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和本质属性决定的,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传承古城(村落)历史文脉、延续历史记忆、展现人文精神。以下将以尤溪桂峰村的保护与传承为例进行解析。

1 尤溪桂峰村概述

1.1 地理位置

桂峰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东北部,且坐落于海拔550米的半高山谷地,属丘陵地貌,村中因遍植桂花树而得名。村落依山就势分布在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其格局坐东朝西,选址原理符合我国传统村落堪舆选址理论,聚落依山就势,前低后高,二溪环绕,为典型的“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

它始建于北宋,距今约有760多年,拥有省内现存保留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9日,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授牌大会上,桂峰村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

1.2 气候环境

桂峰村植被覆盖完全,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7℃~19℃,年均降雨1650毫米。四季温和湿润,均可旅游。

1.3 经济基础

桂峰村有村民1200余人,土地总面积1593公顷,盛产毛竹、油茶、毛木耳、布朗李等经济作物,同时黑山羊、山地鸡等生态养殖业较为发达。

1.4 人文、民俗旅游资源

因北宋名臣蔡襄后人避祸于此,故而桂峰也称蔡岭。桂峰村满目皆古,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最出色的则是古建筑。目前,保有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明清古建筑39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大厝、后门岭民居、后门田大厝等,同时完整地传承了蔡氏家族祭祖、明清文礼传家的民俗。

1.5 自然旅游资源

桂峰村目前设有多处观景平台,著名的“桂峰八景”就在此村中,如“印桥皓月”,四周酒肆、商店、作坊林立,酒香、肉香、花香沁脾。置身其间,仿佛看到桂峰过去那种繁华的景象,同时还享有“山中理窟”“云霞仙境”等美誉。距离村子西面2公里处,坐落有“小天坑”,其中瀑布成群,怪石林立。

2 保护与传承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式的行动。我们不能继续停留在政策层面的纸上谈兵式的保护,应该以更高更宏观的视角,把加强遗产保护同社会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找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难的症结,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关于保护与传承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几点建议:

2.1 保护性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与先行

2015年5月7日,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市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村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例如,“第二十条历史文化名村内的古建筑及其附属构件应当实施原址保护,不得擅自拆除和迁移。

古建筑必须迁移保护的,应在本村落内选址迁移。外围散落古建筑在传统村落内实施迁移保护时,不得破坏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历史风貌和街巷空间尺度。

依法拆除的古建筑构件應用于历史文化名村内其他古建筑的保护,不得迁移出本村或者流入文物市场。”

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本身不但从不同角度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进行了控制,也讲明了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一系列具体实施办法,不再是泛泛而谈。与时俱进的是将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作为本级人民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的保护责任机制更能驱使政府落实保护,而不仅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

2.2 媒体与公众参与的逐步强化

倡导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前提,积极运用媒体平台跟踪历史文化保护现状的同时,历史文化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借助网络、报纸等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出谋划策。

在社会文化层面,应注重历史文化的再生,文脉的延续,以及培育有活力、有文化认同感的社交网络平台。

由尤溪当地政府牵头,积极开展以弘扬尤溪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节,带动福建周边城市对尤溪桂峰村的认知和关注,从而带动桂峰村的经济发展,并利用这些资源对历史文化村落进行保护和传承。

与知名网络平台合作开发尤溪的旅游,把尤溪桂峰村打造成尤溪的特色旅游名片,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2.3 平衡各利益主体

在复杂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出现一定困难。政府希望达到地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桂峰村的居民希望维护自身的利益,开发单位希望通过地区开发达到收益最大化,社会大众希望保护历史文脉、历史建筑等公共资源。在多个主体的利益诉求不一致的现状下,在制度设计上应有更周全的考虑。尤其对于产权私有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应在明确业主保护责任的同时明确相关的权利,引导业主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考虑建立对桂峰村的文化遗产线索的修缮资金申请、修缮规划要求、完善补偿机制等,多方面制定细则,保障文化遗产业主的合法权益。

3 结语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村落)来说,它的空间轮廓、村落肌理、街道格局、风貌特征、建筑物和构筑物本体都属于村落形态保护范畴。

村落形态和历史文脉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村落形态既是历史文脉的外观表征,也是历史文脉存续的物质基础和评价依据,作为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历史文化名城(村落)的保护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代、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 倪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研究——以淮安故称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3).

[2] 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呼唤“理性回归”[J].城市观察,2011(03):5-11.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