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草水彩画的材料技法研究与创新

2018-07-23郑洪明牛加明

艺术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技法创新材料

郑洪明 牛加明

摘 要:清末外销通草水彩画作为广州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通草水彩画的材料和技法的特殊性,在研究中要对通草片的材料特性以及各种可用于绘制的媒材进行深入分析和实践探索,才能在技法上做到创新。本文从技法实践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对通草水彩画的技法材料以及保护的相关研究。通过实证,对通草水彩画的相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探索。

关键词:通草水彩画;材料;技法;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草水彩画以及相关的清末广州外销画逐渐被国内的学者所关注,并做了很多相关研究。作为一种外销商品画,通草水彩画原作普遍为西方机构或私人收藏,国内收藏甚少。现存广州市内各博物馆的大部分作品来自国内外的收藏家捐赠或仿制,原作相对稀有且宝贵。因此,大部分国内的研究是从文献图像资料进行求证的,且对技法和材料的研究有颇多谬误。作为广东省2015年度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本文作者近三年来从技法实践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对通草水彩画的技法材料以及保护的相关研究。通过实证,对通草水彩画的相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探索。

在通草水彩画研究领域,原广州博物馆程存洁博士是这方面的专家,对于通草水彩画的材料、画面题材分类、历史文献信息等进行了非常全面的研究总结。其出版的著作《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是国内通草画研究的重要成果。其中关于通草水彩画以及相关研究论述,常被国内研究者认可和采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同样秉承并借鉴了该著作以及国内其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和研究趋向。

首先,是关于“通草纸”的定义,在程存洁的《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一书中,对通草及其生产过程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考证,通草画所采用的“纸”,既非当时外国人所说的“米纸”,即“Rice-paper”,也非现代生产工艺意义上的“纸张”,而是取自2~3年树龄,直径3~5厘米的植物脱通木树茎芯髓,在熟练匠人或者技术师傅的操作下,用锋利刀具经过“卷—片—切”的操作方法而切成的单张通草片,就是把圆柱状的通草芯髓“卷切开”成一张平面状的通草片。基于实际生产操作上的限制,通常成品通草片宽度约为20厘米,长度20~60厘米,厚度0.5~1毫米,色泽洁白,質地呈现细密泡沫或海绵状,略透明,极脆。根据“卷切”工艺的不同,通草片表面呈现一定的丝绒般的质感。因此,通草片并不具备纸张的特性。程存洁博士将“通草纸水彩画”正名为“通草水彩画”或“通片水彩画”这是毫无疑义的。结合本文作者的研究课题《通草水彩画的保护与现代开发研究——基于技法材料创新的视角》,在项目申请之初,曾设想对通草水彩画的媒介材料本身,即通草“纸”(通草片)进行创新研究和改进。然而,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通草“纸”并非纸张,不具备纸张的本质特性,绘制通草水彩画的媒材本身就是原汁原味的通草片。诸如采用对纸张加固的方法等附加外在条件去改进通草片特性的做法和尝试是暂时行不通的。

在绘画技法实践中,对技法的研究必然绕不过承载颜料、色料的媒材,以及对媒材的保护利用。现代意义上的纸张包括各类绘画纸张,通常是指悬浮在流体中的纤维相互交织,经过压榨干燥等工艺后生产的片状物。在关于纸张的生产保护研究中,生产工艺中加入的酸性材料和其他化学材料对纸张的损害影响较大。作为有机材质的纸质极易受到纸张内部因素(如纤维化学成分、残留化学品和添加物等)和外部因素(温湿度、光照、污染物和霉菌虫害等)的影响而发生老化现象,从而使其寿命大大缩短。有相关研究表明,纸张耐久性差的原因主要是纸内酸性过高,酸性加速了纸张的老化。而通草片作为未经过深加工的有机材料,所受到的化学材料污染较小,按理应该比较容易进行保护,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草画的保护仍然是个难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通草片本身质地稀松,脱通木的芯髓质地类似泡沫或者海绵,纤维素含量较低,缺乏韧性,轻轻触碰即破。二是通草画在绘制之前以及绘制过程中,需要在表面刷明矾及胶类物质,而明矾水解后呈酸性,这严重威胁着通草片的寿命。三是绘画颜料的侵蚀。根据相关研究,早期外销的通草水彩画所使用颜料为由国外引进的矿物颜料,姑且不论颜料的优劣,从通草片本身的质地与颜料的接触可以看出,大部分颜料在绘制时会渗入通草片内部,形成气孔(注:这也正是通草水彩画通常意义上的“丝绒般”质感的来源之一),表层颜料没有形成类似油画的颜料色层,这也加剧了通草片的氧化过程。在现代水彩画的绘制中,水彩颜料通常浮于纸张的表面,由于纸张纹理的不同,颜料渗入纸张的程度不一,但皆不如通草片中颜料的渗入深度。四是明矾与通草片相互作用的矛盾。实验表明,如果不在通草片表面实施胶矾处理,则基本无法进行绘制操作,颜料会透过通草片直至背面,且很难保持绘制过程中通草片表面的平整,表面遇水则非常凹凸不平;另一方面,通草片表面实施胶矾处理,绘制过程则相对顺利,且能保持表面平整。但明矾的使用又增加了通草片的酸性,加剧了通草片的脆性,相互之间的平衡点较难掌控。作者经过反复试验后认为,通草片表面实施胶矾处理,以明胶对明矾兑水1:8:20单面三遍平刷为较适宜的绘制程度和柔韧度。矾浓度不宜过高,浓度过高容易在表层形成矾结晶颗粒并增加通草片的脆性;反之,矾浓度过低则不能形成有效的防水层,不利于色料的衔接,色料易被大量吸入通草片内。在颜料的选择上,如果出于对通草画表面色彩效果,即丝绒般质感的追求,透明性水彩类颜料并非首选。经过实验,带有粉质类颗粒性颜料如水粉画颜料为最佳,由于水粉画颜料既有一定厚度,且具有水彩画颜料的部分特性,比较容易达到相应的效果。在实际的绘制过程中,可以配合中国画颜料来使用,如三绿、三青、头青、赭石、朱砂、钛白等矿物性颜料。如果从创新的角度出发,部分新型绘画材料也可以用来绘制通草画,如丙烯颜料、纺织颜料、马克笔、儿童型透明水彩笔等。丙烯颜料和纺织颜料会在色料干燥后形成更富有光泽的表层色彩,但这与传统通草水彩画的色彩质感相差较远。同时,丙烯颜料和纺织颜料在绘制过程中需要加入调节剂,干燥速度较快,笔触的衔接较难掌握,易造成生硬之感。作为新兴的便捷绘画工具,马克笔(酒精类)和儿童型透明水彩笔在使用上非常方便,色彩效果也比较接近传统通草水彩画的质感,但其缺点是只适合于表现平面装饰类的平涂画面。由于马克笔和透明水彩笔的笔头较硬,多次涂抹非常容易擦伤通草片表层甚至直接破损,因此不太适合用于需要表现立体空间感等多层覆盖的题材绘制。至于部分油性类画笔和颜料则不能使用,主要原因是通草片表层不能实施防油性底子处理,油性物质就会直接渗透通草片,且在背面形成油污污渍。鉴于通草画技法材料上的操作难度,创新该技法就得另辟蹊径。当然,作为一种绘画形式,采用以上绘制材料进行操作的前提是必须先完成造型稿。经过实验,在通草片上起稿可以采用拷贝、直接起稿、直接上色后勾线等方法。其中,中等浓度墨勾线起稿的方法最佳,墨与通草片接触干燥后会变淡,且毛笔笔头软,不伤害通草片表层,对上色几乎没有影响。

通草水彩画技法材料的限制,加上研究传承群体的断代,单纯依靠个别研究者的力量是无法大面积推广这张广州文化名片的。当然,技法创新的前提是还要特别注意通草水彩画的“原生度”“正宗度”和岭南地域性。在结合手绘通草画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创新推广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失为一种良策。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经过不断探索,广州学者牛加明教授通过改进打印机及打印方法,已经初步研制出通草画的“平板打印技术”,初步解决了通草片易碎不能用机器进行操作的难题,也为批量生产通草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当然,相关技术和手段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实验。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探索,对于通草画的大力推广和传承是非常有利的。

鉴于在材料技法和工具上的改变,新的研究视角下的通草水彩画更名为通草画似乎更为贴切。通草水彩画作为广州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种遗失的清末民间绘画技法,通草水彩画的没落,除了公认的照相技术影响之外,我们其实应该将目光放在通草画的材料技法本身。通草画的复活,还需要在技法研究、推广传播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 程存洁.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王亚龙.明矾在纸质文物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文物,2013(01).

[3] 张晓梅.脆弱纸张加固材料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2011(05).

作者简介:郑洪明(1978—),男,江西定南人,硕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

牛加明(1973—),男,山东泰安人,博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非遗传承。

猜你喜欢

技法创新材料
精通拍摄技法
最美材料人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