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民族传统音乐传承

2018-07-23陈钟

艺术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名曲民族音乐民族

摘 要:民族传统音乐作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实则承担了文化自信发展战略下如何让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走出国门,继而走向世界的重任。

关键词: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应该以我国文化自信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为基本的改革方向,这样才能使整个改革过程符合我国对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而随着世界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音乐文化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也要努力“摆脱束缚”,以自信之态度迎接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文化发展趋势。

1 新媒体视角下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总体目标

1.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是我国文化自信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目标。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突飞猛进的今天,我国也必须要在文化阵地上夺取新时代的伟大胜利,而要实现最终的胜利,无疑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让中国传统音乐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闪亮明珠。

1.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人们的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个公民对民族文化有自信,是因为其热爱自己的国家,也对本国文化充满了无限敬意。因此在新媒体视角下,传承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需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理论渗透,了解和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人们的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2 新媒体視角下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新路径

2.1 丰富民族音乐内容,融合多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汉民族音乐文化。汉民族音乐文化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古有《高山流水》,今有《二泉映月》,均有力地表现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诸如此类的优秀的汉民族音乐文化作品应作为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内容。无论在什么领域的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寻找一个发展的主心轴——以汉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线引导人们学习我国古典文化,例如唐诗宋词文化、古代绘画艺术等,这些文化与汉民族音乐文化之间本就同宗同源,多学习这些古典文化,对提升人们的音乐文化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同汉民族音乐文化相比,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范围虽然较窄,但是却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音乐文化,以云南少数民族民歌为例,《蝴蝶泉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均有力的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品可以作为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基础内容,让所有的炎黄子孙在不断地深入了解中体会到传统音乐之美,引起他们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进而愿意更进一步接触了解民族传统音乐,并对民族传统音乐在新时代产生新的领悟。

2.2 融合外国优秀音乐文化,提升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

新媒体的发展与创新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媒介基础,使其具有更鲜明的特点,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比较中让人们领悟世界各民族音乐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相互借鉴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还能依托新媒体,实现交流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新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是需要借鉴和融合的,而不是一字盖全篇地拒绝所有的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

2.3 融入传统戏曲、样板戏等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

传统戏曲,如京剧、黄梅戏、昆曲等;样板戏,例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这些都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瑰宝,这些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达着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新媒体时代下,民族的传统音乐内容中势必要重新挖掘这些古老音乐艺术形式的新“活力”,从而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乘上现代文化发展的“快车道”,让传统音乐重获新生。

2.4 体现我国音乐文化的情感表现力和文化创新力

(1)多以爱国、抗战名曲为基本载体,培养大众的爱国情怀。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在另一方面就是讲的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中国,我国拥有极其强大的文化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的动力就是源于“爱国”二字,因此,在发展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时必须要始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笔者认为,我们所熟知的最好的方式是多以爱国、抗战名曲为基本的素材,例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我爱你,中国!》等,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学习借鉴外国的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出现的名曲,如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革命之歌》《多洛罗萨交响曲》这样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通过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人们的爱国之情,音乐在传承中影响着人民,这对深入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多以改编的形式重现古典名曲,提升文化创新力。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不断改善自身的不足,才能促进自身不断创新、进步。改编常见于音乐创作之中。民族传统的音乐要改变以往“保守、死板、教条”的传承模式,就必须将歌曲改编作为必要的发展环节,从而提升大众的音乐创新能力,如《梁祝》、《新贵妃醉酒》和《万物生》等,这些名曲在基调不变的条件上融合加入更多的音乐元素,然后进行创新和改编,兼具了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展现了音乐的时代魅力。在弘扬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传递出了浓郁的时代风格与人文气息。

3 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强效因子将迸发出无限的发展活力,这为当代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改革、创新之路提供了不竭动力。如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及更加前卫、科学的思想探索新路径,这是展现我中国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 蔡朝霞.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大学的传承与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8):81-84.

作者简介:陈钟(1982—),女,江西赣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名曲民族音乐民族
昆山堂名曲师吴秀松生平考略
我们的民族
十二生肖·蛇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趣填我国古典十大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