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钢琴重奏教学实践与创新探讨

2018-07-23肖丹丹

艺术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重奏高师钢琴

摘 要: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现状都对高校钢琴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在音乐教育领域中, 钢琴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更好地发展音乐教育,钢琴重奏教学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作为高等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在分析目前钢琴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高师钢琴教学引入重奏的必要性、形势与方法与教学对策,并对钢琴重奏教学做了初步的设想,希望对今后高师钢琴音乐教研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师;钢琴;重奏;实践;创新

1 钢琴重奏在高校教学中的必要性

钢琴重奏,作为一种现代音乐演奏的新颖独特的形式,钢琴重奏是一种以钢琴为主、其他多种器乐演奏参与的演奏形式。纯钢琴重奏,是指由钢琴一种乐器参与的重奏,其形式包括:四手联弹,六手联弹,八手联弹,双钢琴等;另外,钢琴重奏的另外一种形式主要是钢琴同其他乐器的合作演奏,比如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重奏等。

钢琴重奏这一理念最初出现在17世纪意大利,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最初是以“斗琴”竞技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眼中,后因大量作品的产生,开始用于钢琴教学活动之中,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逐渐以正式的舞台表演形式出现于世人眼前。如: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都进行过钢琴重奏的创作,尤其是海顿,被誉为“三重奏”之父,可知其影响,这些大师对推动钢琴重奏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重奏内涵及形式不断深化,17世纪至18世纪,钢琴制作师约翰.布罗伍德将钢琴四重奏拓展到6个八度,被后人称为“重奏音域”钢琴。

然而在当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钢琴重奏课程并未受到广泛重视,虽然这种现状有所改善,但只是初步探索,仅有个别专业的音乐学院设立重奏专业,在整个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未能积极反应。新教育形势下,新的基础教育对高校教师带来了更严峻的考验,并对器乐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这正是当前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软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促进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将钢琴重奏教学引入其中至关重要。

2 钢琴重奏教学的形式与方法

在高校音教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许多新生钢琴基础为零,如果在这些新生开始学钢琴时就加进重奏训练的话可以促使其有意识地去倾听其他声部,在节奏上更加规范自己,加强合作的意识,在音乐表现上会更好。在初级到中级这个较长的过程中,尽早开始重奏课,学生从听觉、节奏、表现力上都会产生质的变化,进步会更快。另外,在重奏中会发现独奏时发现不了的问题。不过,有关重奏的教材方面一直存在问题,由于每届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很难编写统一教材,只能依据学生的整体水平选用不同的教材。目前有一些比较浅显的重奏乐谱可以在初级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用。

2.1 学会协作达到统一

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重奏练习时,必须要求学生熟悉自己的声部。而后熟悉合作者的声部细节要求,进而重奏时默契、和谐。也就是说,重奏并不是独立于独奏之外的,而是与独奏息息相关。这是由于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关着琴房门独立练琴,很少会注意自己弹奏以外的部分,导致对搭档的演奏旋律不熟悉,出现演奏中突然之间就合不上的状况。在视谱上,建议学生看总谱,这时候就建立整体的和声感觉并培养自己的内心听觉。笔者认为,学习重奏最难的就是协作,包括音色的统一、呼吸的同步以及色彩变化的一致。例如,练习米约的《胆小鬼 》快板乐章,一钢、二钢琴同时进时,为了避免进入不整齐,老师会建议节奏比较稳的学生呼吸动作夸张一点,以给搭档示意;为了避免出现节奏不统一,学生在练习阶段要对节拍器练习;逐渐统一触键方式使两人的音色更接近。

2.2 追求音乐感觉的平衡

国内的钢琴专业学生合作意识相对薄弱,有些学生习惯闷头弹自己的根本没听对方在弹什么,引入重奏教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很有帮助,四手联弹或者双钢琴都比较方便,双钢琴教学设备要求两台钢琴最好是同一个牌子,音色、状态比较接近。重奏最大的难点在于平衡,包括声音、音色、声部的平衡,习惯独奏的学生会发现,重奏所要求达到的一致性,包括节拍、音色以及对音乐理解和处理的一致性很困难,两个人必须有良好的沟通,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与磨合;达到技术上的平衡之后,更高层次就是要达到音乐感觉上的平衡,即只要互相看一眼就知道对方要什么,敏锐地感受到对方很轻微的变化。当下,钢琴重奏已经在国内音乐高校中逐渐推广开,比赛中也有重奏的内容,但如何帮助学生建立音效平衡的概念是一个难点。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担心别人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而拼命弹响,这样的音量会很响,声音效果很炸。钢琴重奏需要演奏者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部结构与表现特征,演奏时每台钢琴所展示的音乐形象各不相同,需要演奏者分别控制好自己的力度与声音。

3 高校音教专业钢琴重奏教学对策

3.1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长久以来我国各高校在钢琴教学中通常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较难实现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学目标。若想改变传统钢琴教学上的弊端,就要运用重奏的乐趣培养学生们合作协调能力,加大彼此的交流,应用多种灵活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钢琴内涵不断丰富,从而培养学生对于钢琴重奏的兴趣。此外,重奏本身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表演,为了营造一种表演式的舞台氛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观摩,创造一种“上台表演”的舞台气氛,利用其自尊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2 科学规划钢琴重奏教学

(1)在师资方面,应具备非常专业的演奏技能与音乐理论知识水平。在钢琴重奏多样的组织形式中,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以及钢琴与其他乐器合奏等,更是提高对专任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对其他相关演奏乐器性能和常识要了解,还要做到协调有机地统一。在重奏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将各种乐器的独特性展示给学生,提升乐器之间的配合度,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2)在教材方面,由于中国钢琴重奏教学发展较晚,钢琴重奏教学体系的教材匮乏,无法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系统、规范的系统。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当实践中克服教材系统不充足的困难,探索出一套系统性的实用教材,同时遵循学生学习的实际来引入教学,可以先选择一些短小精悍、风格迥异的曲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最初的钢琴重奏学习中,建议课程设置为一学年,每周一课时较为适当,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安排。此外,在教学人数上,一般以2至3人为一组较为适宜,根據学生对乐器的掌握程度及乐器种类等标准,按照曲目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性能,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3.3 加强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

在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演奏基本功训练。例如: 和弦省略音; 琶音的转指; 装饰音等问题。此外,重奏要求每个演奏者把自己的声部演奏的清晰、干净,使各自具有独立性之外,还要加强学生对于多声部音乐的听觉训练,随时注意聆听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是否和谐,快慢是否统一,强弱是否协调,并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把自己的声部奏出变化。要从最基本的重奏曲子的分析和视听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和弹奏技巧,这是培养高校重奏音乐人才的必然途径。

4 结语

据笔者了解,国外的音乐艺术院校很早就已将钢琴重奏课程列为钢琴演奏必修课程。举例而言,在俄罗斯的钢琴教学中,由于钢琴重奏教学上的不断细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俄罗斯钢琴重奏艺术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模式、全面的教学体系,这在俄罗斯钢琴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目前在钢琴艺术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习惯性将目光聚焦于钢琴专业技能训练,独奏表演形式上。近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对于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当下社会与教育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在钢琴教育领域同样如此,钢琴重奏作为独奏之外的合作基础越来越凸显其培养合作能力的作用,希望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对于钢琴重奏的重视及确立其必要性。

综上诉述,高师钢琴教学中通过重奏教学的引人, 不仅提升了学生钢琴独奏的能力, 也增强了学生的合奏能力和协作意识,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国家对于音乐、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视,对现代音乐教学体系的创新式的改革,具备可行性和发展性,作为钢琴工作者也有义务、有责任去改变、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而培养出全方位的钢琴艺术音乐人才。

作者简介:肖丹丹,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钢琴演奏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重奏高师钢琴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由技入道”与“由理入道”——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