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萌文化”在玩具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23彭靖

艺术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玩具

彭靖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也随之增强,对玩具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而从目前国内外玩具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来看,国内玩具的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形无象”,“象”是人格化的打造过程,“象”是情感的象征,“象”才是玩具品牌的核心。本文着重从“萌文化”入手,阐述玩具的形象设计。

关键词:“萌文化”;玩具;形象设计

形象设计是玩具设计的重要内容,每一个玩具都有各自的形象。在玩具的形象设计中,“形”是指玩具的外观形状的二维轮廓,是物质的、有形的、相对静止的、客观的、外显的,可以直接被我们感官感知;“象”是指玩具内在呈现出不同的精神特征,是蕴藏在玩具内的精神状态,它是精神的、内在的、富有内涵的、主观的、抽象的,需要人思考才能把握,“形象”就是客观的外形和主观的神态的结合。[1]所以,玩具设计不单纯是外形创新,还必须对人的生存、行为方式产生深层内蕴的文化价值,才能体现出玩具形象的特质和个性。

1 “萌文化”的概念界定

萌[moe](ad.v.)出自古汉语现为日语所用,本意是指动漫爱好者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的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萌文化”主要起源于日本动漫文化和美国迪士尼文化,并形成一股“萌文化”潮流;“萌文化”的消费热也随着互联网的推动有着全球化的趋势。如今的“萌”代表一切纯真、温暖、治愈、憨态、让人放松的事物,在如今压力大、关系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对“萌”的心理趋向日益明显,“萌文化”的消费也日益趋热。[2]

2 玩具设计的“萌文化”风格

随着“萌文化”的消费在我们国家的热度不断上升,“萌文化”给国内的玩具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与形式。玩具设计中常见的“萌哒哒”风格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贱萌,一眼看上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可爱,但是加上动作和表情之后就变成了有血有肉的、用生命在“耍贱”的成功形象,如小黄人。

第二:蠢萌,自身有一些缺陷,导致有些动作看上去比较蠢。但是这些缺陷或是比较蠢的动作,却让他们看上去很可爱,让人过目不忘。例如,蛋黄哥。说起蛋黄哥的出身,它也绝对是“蛋生”赢家。因为它是从三丽鸥一个内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

第三:丑萌,第一眼看上去不太好看,但是视觉冲击力强。不需要额外说明也会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可能敬而远之。例如,玻尿酸鸭、屁桃君和大眼仔。屁桃君虽然长得像桃子,但又不失喜感,曾风靡一时,屁桃君因富有特点的脸而备受人们喜爱。

第四:呆萌,也叫面瘫萌,不需要表情变化,看上去呆呆的,但是很可爱。例如,大白。大白是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登场的虚拟人物,是一个体型胖嘟嘟的充气充电型机器人,因呆萌的外表和善良的本质获得大家的喜爱,被称为“萌神”“守护型暖男”。

3 玩具设计中“萌文化”的运用原则

3.1 形态设计

“形态包含了事物的外部物质形态和使人们产生心理感受的情感形式两方面。”[3]在玩具设计中形态设计是最为直接的语言,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玩具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因此,在进行“萌文化”的玩具设计时,玩具设计师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形态的设计。绘制人物形态一般需要头和四肢,而对于玩具形象来说,那就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了。例如,我们可以将玩具的头和身体融为一体,粗细自由的肢体,萌萌的样子让人十分喜爱。

3.2 色彩体现

色彩的设计与运用是玩具设计流程中十分基础与关键的环节。在玩具设计过程中色彩的搭配要与玩具自身的功能与使用领域相匹配。融合整体产品造型的色彩选择可以让玩具更加可爱,更加萌。除了使用单一色彩外还可以使用搭配的顏色,给儿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受,从而吸引他们的视线。

3.3 材质使用

选择合适的材质属性并且将其合理运用到玩具设计中无疑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玩具的萌系特点。例如,松软手感的材料通常都是儿童玩具的第一材质选项,其可以产生富有亲和力的效果,所以运用这类型的材质可以给产品增加一些萌系元素。

4 玩具设计中“萌文化”的表现形式

4.1 “萌”从比例开始

在设计“萌”玩具形象时,我们一定要在脑海中有一个可爱的形象,这个形象并不一定要十分清晰,但是要把它画下来。此时就需要控制好比例,使玩具形象萌的气质得以凸显,避免后续优化形象时出现“越画看着越别扭”的情况。

4.2 表情是萌体现的载体

在玩具设计中,一个形象面对受众,需要有亲和力以赢得受众的喜爱,所以当一个形象设计出来以后,还需要增加不同的表情来表达其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状态,赋予其生命力。这样才能使玩具形象更加生动可爱,直接凸显玩具形象的萌系特点。

4.3 夸张式的创作思路

儿童为什么想象力丰富?因为他们没有现实世界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可以想象着划着船去天上摘星星。在玩具的世界里,由于面向的受众大多是儿童,所以我们可以挣脱现实世界逻辑的禁锢,超越现实的羁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有什么就有什么。你的想法越奇特,表现得越夸张,就越容易被人们记住和喜欢。比如,长颈鹿的专用火车,你明知道不可能,但确实很有喜感。

4.4 形神兼备的形象魅力

我们设计的玩具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种或者几种固定的姿态,作为玩具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仅有的一次或者几次机会,研究玩具性格特征与动态展现之间的关系,以最强有力的动作语言、表情和衣着,使它富有自己的情绪、风格和特色,体现玩具的形象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形神兼备的气韵。

5 结语

笔者阐述了当下热点“萌文化”的发展及对玩具设计的影响,重点讲述了如何运用“萌文化”去设计玩具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萌文化心理倾向,以期为玩具设计师提供基于“萌文化”玩具形象设计的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颖莹.产品基础设计——造型文法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6.

[2] 蒋兆雷,叶兵.关于都市“萌文化”现象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3):75-77.

[3] 梁家年.设计艺术心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4] 李舜,张予.卡通IP时代:品牌卡通形象设计揭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玩具
当下中国游戏中的妖怪形象设计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睡不着觉的玩具(下)
动画技术在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现代领导媒介形象设计与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