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侍三朝的北魏名臣崔光

2018-07-23李艳丽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北魏

李艳丽

摘要:清河崔氏是北方第一高门,曾在魏为官的就多达九十余人。其中,有为北魏建国励精图治的崔宏,有推动北魏实现汉化的崔浩,还有在北魏后期打破门阀,为庶族寒门势力崛起提供契机的崔亮。相比之下,崔光一生政治建树不多,影响微弱,但他却仍然官高爵显,在北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三朝;北魏;崔光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72-01

崔光,生于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清河人,本名孝伯,后孝文帝赐名光,是刘宋乐陵太守崔旷之孙、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子。崔光历仕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官至侍中,被封为“博平开国公”。

一、人称“小宰相”

《魏书》中记载,崔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他在宫中,从不留心公文案卷,特别是对机要性质的“内文案”从不过问,只是从容论议,参赞大政。此外,崔光为人宽和慈善,学业渊长,深受孝文帝赏识。所以,孝文帝曾对群臣说:“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

孝文帝五岁即位,当时实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拓跋弘手中。在孝文帝十岁时,祖母冯太后毒死了拓跋弘,冯太后成为实际掌权者。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年满二十三岁,开始正式亲政。孝文帝在当时异常严峻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形势下,仍然坚持迁都,锐意改革,力求实现汉化。终于,在太和十八年(494年),在反对派的强烈反对下,孝文帝强行迁都洛阳,崔光是参与迁都的谋臣,积极支持迁都,因此,孝文帝赐爵朝阳子,拜散骑常侍,黄门、著作如故,兼太子少傅。孝文帝常说:“孝伯之才,浩浩如黄河东注,固今日之文宗也。”

崔光是孝文帝的心腹大臣之一,他让光兼任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人称“小宰相”。崔光同时还兼陕西大使,孝文帝派遣崔光赴陕西考察政事,他便将所经过地方的古事,赋诗三十八篇,还都禀报孝文帝。崔光仍兼任侍中,为国事贡献计策,并以计谋策略之功,进爵为伯。

崔光在孝文帝身边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宣武帝也非常器重崔光,让其担任太子元诩的老师,崔光便又担当起了师训少主的重任。宣武帝驾崩以后,崔光因为全力奉迎新帝登基有功,并全力扶持少主,被封为博平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遂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二、直言纳谏

宣武皇帝在位期间,为哥哥元愉娶了武顺皇后于氏的妹妹作为妃子,但是元愉很不喜欢她。元愉在徐州时,因为忽然在夜间听到李氏(原名杨奥妃)的歌声,便纳她为妾,受尽宠爱。武顺皇后为了给自己的妹妹打抱不平,便将杨奥妃召入宫中,强迫她削发为尼,受尽诽谤侮辱,元愉因此心生愤恨。加之,元愉年长,但是权势地位远不及弟弟,心中更加不满。终于,在永平元年八月(508年),元愉起兵谋反,兵败后,宣武帝本想留其性命,却被高肇秘密杀害。这时,身怀六甲的爱妾李氏按律当诛,并且还要先对她进行剜胎,再进行屠戮,残忍至极,但是文武百官都不敢替她求情。

这时只有崔光大胆上奏:“臣听说要给元愉的妾室李氏行刑了,还要对她进行剜胎。臣认为,也是谣言四起,才造成了这样的罪名。臣查阅典籍,发现剜胎这种做法,实为虐刑,只有桀、纣才做过这样残忍的事情。自古以来,皇帝的举动一定会写在史书中,按照大义,是要没有隐晦的,那这样残酷的刑法,将怎样示以后人?皇上您现在年龄也不小了,但是还没有立储,皇子还都在襁褓中。臣愚以为,应该知无不言,所以,真诚地希望您能够先暂停李狱,等待她孕育之后,再行刑。”宣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等李氏诞下遗腹女儿元明月以后,才被处死,元愉的其他子女都被宣武帝赦免。

元愉作为逆贼,李氏作为逆贼妾室,唯有崔光敢于站出来,对宣武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崔光不是谏臣,却敢于直言纳谏。这既是源于崔光作为史官的历史使命,也是源于崔光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三、严格循礼

崔光作为当时士人的典型代表,自然也是礼法的虔诚守护者和忠实捍卫者。

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也就是儿子被立为太子,母亲就要被处死。当时,宫中妃嫔们都祈祷能生诸王、公主,而不要生太子。但是,只有胡太后经常说:“皇上怎么能没有儿子呢?怎么能畏惧自己死去,就不给皇家养育嫡长子呢?”所以,当胡太后怀孝明帝时,不担心自己被处死,只祈祷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次序成为太子。天遂人愿,孝明帝元诩按例被立为太子,而胡太后,不仅没有按照旧制被处死,反而还被立为贵嫔。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驾崩,年仅六岁的孝明帝登上皇位。由于孝明帝年幼,所以,胡太后临朝听政,独揽大权。灵太后喜欢在园林射箭,崔光便给胡太后上表古代的妇人文章,并且说:“孔子曰,‘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是指礼、乐、书、数、射、御。前四艺是夫、妇都可以修习的,而射、御二艺,是只有男子可以修习,女子却不可的。而且,占代贤妃,要想母仪家国,就必须秉怀道德,遵循仁礼。”

同年秋天,胡太后又频繁地临幸王公宅第,在这时,崔光又及时上表纳谏:“《礼记》云‘诸侯非问疾吊丧,入诸臣之家,谓之君臣为谑。不言王后夫人,明无适臣家之义。夫人父母在,有时归宁;亲没,使卿大夫聘。《春秋》中记载‘陈、宋、齐之女并为周王后,无适本国之事。是制深于士大夫。许嫁唁兄,又义不得,卫女思归,以礼自抑。所以,太后您也应该遵循仁礼,用礼来克制约束自己。”

群臣皆知胡太后當时淫乱后宫,践踏礼制,但是,鉴于胡太后当时大权独揽,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崔光作为当时士人的代表,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及时指出胡太后违背礼制之举,力求其能够严格遵循礼制。

四、崇信佛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信徒众多,上至皇帝宗室,下到平民百姓。此时,佛教宗派更加多样,佛教经典的流传亦更加广泛,寺庙和僧侣数量剧增。毫不夸张地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是个“全民信佛”的时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都是当时佛教兴盛的体现。

崔光也不例外。他和当时的众多佛教信徒一样,崇信佛法,每天都礼拜诵读,到老了以后,变得更加虔诚。有一次,他白天在门下省坐着诵读经书,曾有鸽子都飞到他的膝前,甚至飞入他的怀中,还有的鸽子顺着他的手臂爬到肩上,它们在他的身上待很久以后,才会离去。这样的场景犹如崔光置身于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所以,在当时作诗吟诵此场景的就达数十人。

不止日日虔诚诵读,有时,沙门还会请他去讲《维摩》、《十地经》等经书,传播佛教教义,听他讲经的总是有数百人。此外,他还倾心写作,撰写、解释经书三十余卷。

崔光对于佛法的崇信,除了受当时社会大背景影响外,同时也是无心政治之外的一种精神寄托。在后期出现胡太后乱政之事,他虽曾直言指出其违背礼制之处,但并未采取措施改变这样的政治局面,而是潜心于佛法和写作。正如《魏书》中对他的评价:“光宽和慈善,不逆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

五、结语

崔光作为历侍三朝还能够全身而退的大臣,在历史上为数不多。他正是凭借自己作为士人代表的责任使命,以及敢于纳谏的精神、善良正直的品性,才能够得到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够使他在七十三岁高龄时得以善终。

猜你喜欢

北魏
再探北魏俸禄制
北魏道武帝晚年行事别解
北魏方山永固陵遗址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