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其理,引其思

2018-07-23杨艳秋武维臣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8期

杨艳秋 武维臣

摘要:大足石刻宝顶山造像的“连环画式”构图设计,在我国石窟造像中开创了极具民族化、世俗化风格的新形式,其系统性、逻辑性、表现性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形式上的连贯与互映;二是教理内容上的延续与衔接;三是宗教哲理上的探寻与引导。

关键词:宝顶山;构图设计;连环画式

中图分类号:K8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8)24-0160-02

一、前言

“连环画是一种图文结合的叙事艺术,具有可视性、故事性、连续性和通俗性等特征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大足石刻宝顶山石窟造像艺术中的连环画式则将这种图文结合艺术发挥到了相当高度,它使这种图文结合艺术不仅具有可视性,又具有可探可想性等,真正的将其所叙之事连续互映、通俗易懂。大足宝顶山造像的规划设计者,通过表现形式的连贯和互映性,教理内容的延续和衔接性,及宗教哲理上的探寻和引导性等,使宝顶山大佛湾造像群系统性、逻辑性、表现性强,来达到传教扬善,导众向须弥世界的目的。

关于大足石刻宝顶山造像的连环画式设计,学者们已有论述,但笔者认为缺少在造像故事情节设计上,及造像题材对宗教哲理的延续上的论述。因此,本文在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大足石刻宝顶山造像故事情节设计,及造像题材对宗教哲理的延续的论述。

二、表现形式上的连贯与互映

大足石刻宝顶山石窟造像艺术中的连环画式构图设计,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的连贯性上,及“变文”与“变相”的互映上,使教理故事具有可视可读性。大足宝顶山部分造像具有“起、承、转、合”结构式的可读性故事情节。“起、承、转、合”结构式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基本式。

清代刘熙在《艺概·文概》中言:“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如大佛湾30号《牧牛图》,第一组未训之牛随性妄为为“起”,第二至七组牛之调训过程为“承”,第八至十组牛之变化为“转”,牧牛图十组后的祖师像与明月图为调训后牛达到的“空”的境界为“合”。

再如3号《六道轮回图》中,圆心第一圈贪、嗔、痴三毒,向外第三国中十二因缘为烦恼业障及投胎生死之根本为“起”。第二圈六道、第四圈投胎生死图、第三圈人生烦恼忧愁等为“三毒”与“十二因缘”之果为“承”。4号《广大宝楼阁》修陀罗尼成佛为“转”。5号《华严三圣>成佛境界为“合”。12号《九龙浴太子》释迦牟尼诞生为“起”,10号《人天毕会》中释迦太子出城遇生老病死状为“承”,9号《化城喻品》经变图中十六王子求法为“转”,11号《释迦涅槃圣迹图》为“合”等。从故事情节发展“起、承、转、合”结构基本式与大足宝顶山造像对比可知,大足宝顶山造像具有可读的故事情节。大足宝顶山造像“变文”与“变相”互映,情节连续易懂。关于“变文”与“变相”,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先生在《大足石刻》一书中写到:“一般而言,凡利用雕塑、绘画、文学艺术等形式来表现佛教经典的统称为经变。其中以说唱、韵文等形式表现者称变文;以雕塑、绘画等形式表现者称变相。简言之,变相就是变佛经为图像。”。大足宝顶山图文并茂的造像有15号《父母恩重经变图》、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18号《观无量寿经变相》、20号《地狱变相》、21号《柳本尊行化图》和30号《牧牛图》等。从故事情节发展结构基本式与大足宝顶山造像对比可知,大足宝顶山造像的图文形式,使其所传达的教理思想更直观易懂,且具情节可读。

三、教理内容上的延续与衔接

大足石刻宝顶山石窟造像艺术中的连环画式构图设计,其次表现在造像群中组与组的教理内容的延续衔接上,使群像逻辑系统性强。如果说大足宝顶山造像群中图文形式多为一组造像的常用表现形式,那么组与组的教理联系与呼应则为造像群常用、主要且重要手法。

如宝顶山群像中教理联系呼应较为明显的一组,15号《父母恩重经变》、16号《云雷音图》、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18号《观无量寿佛经变》、19号《锁六耗图》、20号《地狱变相》、21号《柳本尊行化道场》及22号《_十大明王像》等。佛教理论称诸佛可显化自性轮身、正法轮身和教令轮身。21号《柳本尊行化道场》第一层中五佛为佛之真身,即自性轮身。而21号中第二、第三层柳本尊行化图,为柳本尊行菩萨之举,即佛之正法轮身。第四层十大明王为佛、菩萨的教令轮身。21号《柳本尊行化道场》及22号《十大明王像》左邻《地狱变相图》,当诸佛、菩萨普渡众生对逆者逆而制之仍不悔改者,因恶业深浅差异将入不同层级地狱中。19号《锁六耗图》中鬈发人怀中猴喻心,人右侧刻“恶、祸、苦”,人左刻“善、福、乐”,《锁六耗图》右邻《地狱变相》,左邻《观无量寿佛经变》,人心据恶与善的程度入不同层级地狱、天堂。15号《父母恩重经变》、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中刻16号《云雷音图》,我们常说,不孝之人将遭雷轰电击,因此人要孝顺,佛也不例外。而知恩之人成果位,将入极乐净土,不知恩者将堕地狱等。具体如下示例图1。关于大足宝顶山造像群组与组有教理内容的联系与呼应,郭相颖先生在《宝顶山摩崖造像是完备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场》、李巳生先生在《宝顶山道场造像布局的探讨》中均有较为详尽的论述。由此可见,大足宝顶山造像群,组与组具教理内容上的联系与呼应,展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四、宗教哲理上的探寻与引导

大足石刻宝顶山石窟造像艺术中的连环画式构图设计,最后表现在对宗教哲理的探寻,从现实世俗空间向须弥世界的引导上,使大足宝顶山造像具有哲理的可思可探可想性。大足宝顶山造像规划设计者,通过造像“留白”引导信众深思探寻佛教哲理。

如宝顶山大佛湾3号《六道轮回》。如图2所示,“生死轮回说”为佛教基本理论之一。佛教哲理是关于解脱的哲学,其它宗教哲理亦是如此,都在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基本问题。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我们要到天堂去,信仰上帝才是解脱的方法。佛教相较唯物,认为脱轮回才是人的真正解脱,从人自身本心出发寻求解脱方法,因此大足宝顶山造像中常见《锁六耗图》(如图3所示)、《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行化道场》及《广大宝楼阁》等,和修行解脱方法有关的造像。

脱《六道轮回》为佛教真正的解脱,解脱后去往何处?从曼陀罗中可知,解脱后要去往佛所居住的须弥世界,关于须弥世界曼陀罗中有颇为丰富的描绘。而在大佛湾3号造像《六道轮回》附近并没有见到类似的场景,因此说,“留白”不只是水墨画的专利,在石窟造像艺术中亦适用,在引导信众对原有造像教理的深思探寻上更具优势。大足宝顶山造像规划设计者,通过现实世俗空间引导信众向须弥世界,具体表现在世俗场景与佛、菩萨所居净土场景的转换和辉映上,将现实生活与极乐净土相联系,达到传教扬善的目的。如宝顶山大佛湾20号《地狱变相》中养鸡、醉酒等生活场景与十佛、地藏菩萨同龛。21号《柳本尊行化道场》中柳本尊行化场景、文武百官仆从及五佛四菩萨同龛。15号《父母恩重经变相》中十一组育子过程等生活场景,与七佛同龛。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中十二组释迦前世今生报恩行孝场景与释迦佛同龛等等造像。可见,大足宝顶山造像规划设计者,通过造像“留白”、世俗空间与须弥世界同龛的设计手法,将教义哲理以连环画的方式诠释的淋漓尽致。

五、结语

大足石刻宝顶山造像的“连环画式”构图设计,首先,体现在表现形式的连贯与互映上,使其具有视觉的连贯性。

其次,体现在教理内容的延续与衔接上,使其具有故事情节的可读性。

再次,体现在宗教哲理的探寻与引导上,使其具有可思可探性,导其向须弥世界。

大足石刻宝顶山造像的“连环画式”构图设计,具有可视可读性,可探可想性等,使所叙之事连续互映、通俗易懂,且在我国石窟造像艺术中开创了极具民族化、世俗化风格的新形式。

★基金項目:本文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西藏石窟造像艺术图像考察与研究》(项目编号:XNYJY1709)的阶段成果;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西藏石窟造像艺术图像志》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