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23吴梅芬

艺术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 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可改进建议。并且从课堂中的教师、学生、环境这三个要素入手,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具体指导与运用,以期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出可行思路。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国家与各大高校的重视。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选修课程变为必修课程。与此同时,各高校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近年的研究表明,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等,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但仍有可改进之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能与美德的科学。当前,95后大学生有着独特的群体特征,自信又脆弱。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本研究将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着手,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探讨改进策略。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设置因各高校起点不同而混乱不一

课程设置,尤其是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与明确性是得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在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解决的基础上,应更重视大学生自我认知和心理潜能的发展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然而实际上,因为从全国层面上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课时要求、教学大纲与教材、师资要求,因此很多高校便出现了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过于随意和盲目的情况。突出体现在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与明确性。

1.2 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与发展性

从横向来看,因较多高校将课程目标设定于解决和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偏重于学生常见问题,如大学适应、压力应对、问题解决、情绪管理、危机干预等;缺少正面积极的、能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人格与心理品质的话题,如优化自我人格。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发展性不足。

从纵向来看,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基本上全部开设在大一年级,且学时较短,但大学生在各年级遇到的心理困扰的主要方面不一样,大一、大二集中于环境适应、学习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大三、大四集中于恋爱与性、考研与就业压力等方面。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方面显得不足,需要多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各年级学生需求。

1.3 教学方法受限,学生实践体验不足

部分高校受师资队伍数量与专业化程度、上课地点等各种条件限制,只能开展大班教学。大班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重于实践的情况,学生参与度不高,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心理知识的学习多于心理体验的获得,再加上各高校教材質量不一,因此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2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启示

1998年,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学科,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相比,有着更加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理论观点。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美德的建设与发扬,而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使人类走向幸福的建设性力量。原有心理学更多地从人的心理现象及其问题表现出发,思考解决及预防措施,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有着向善性,从发展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人格出发,才能达到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个体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完美的契合点,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评价有着重要启示:

第一,课程目标中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发掘与积极人格的培养,更加重视课程的引导性与教育性。目标设置应更加层次化与系统化,既包含从心理知识的掌握、心理问题的解决技能,更包含自我认知能力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即具有预防性、干预性、发展性等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第二,课程内容应从大处着眼,而非仅限于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课程内容应结合发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人格特质的课程目标进行构建与整合。例如,危机干预这一主题应更准确地表述为生命教育主题,不仅限于自杀等危机干预的话题,而更倾向于使学生欣赏并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理性面对生命的挫折。

第三,教学过程应更加开放与真实,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体验与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思维碰撞、情绪体验与内心共鸣,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教学评价应更重视形成性与发展性评价,可将学生自我分析报告、心理日记、作品等作为评价内容。

3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主观层面,即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指的是所有能激发个体产生积极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绪。它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1]第二,个体层面,即积极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品质。赛利格曼和彼得森提出了积极品质的6个维度(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超越)及其相应的24种品质。第三,群体层面,即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包含家庭、学校、社区、媒体等。积极心理学这三方面的研究内容,结合课堂三要素:教师、学生、课堂情境,对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1 积极的“教师”——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开放并乐观

(1)教师积极地看待学生个体。学生个体有着不一样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应以欣赏性和开放性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应认识到,无论自身所看到的学生个体在课堂中的表现如何,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潜能的、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与美德的个体。教师应当积极、宽容、欣赏地发现并关注个体拥有的美德、能力、希望、勇气和爱,而非仅看到其缺点与不足。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取“MOOC+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班级人数约30人。在一个班集体中,活泼自信的学生常会使人轻易地关注到,但对于沉默寡语、害羞自卑的学生,作为教师的笔者仍会充分鼓励并引导其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展现积极的情绪体验。情绪感染力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情绪感染力是心理课程教学的有效影响因素。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对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感染式、榜样式的影响。教师的自信、从容、真实、负责、安静、宽容带给学生信任的心理感受,教师的喜悦、快乐、幸福、热情、爱带给学生亲切的心理感受,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课堂中的各种情绪情感,甚至与学生一同体验消极情绪,但教师始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参与、引导的态度。一个个体带动一群个体,教师积极的情绪体验能让学生感受到。

(3)教师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研究表明,教师的魅力与水平是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期待值最高的因素。[2]作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者,作为大学生积极人格和积极自我的促进者,作为大学生的真诚倾听者与经验分享者,作为心理健康的良好榜样与示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应当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特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用个人积极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才能实现其各种角色功能。例如,在讲解“如何认识与接纳自我”主题时,作为教师的笔者客观真实地分析了自己的优缺点,同时表达出对于自己无法改变的一些缺点持有的包容与欢喜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不固执地纠结于自身较难改变的不足,悦纳自我。

3.2 积极的“学生”——学生充分体验并感知积极的心理

(1)帮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或积极地体验情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体验某种积极情绪的时候可以体验到其他的积极情绪,提升个体的行动能力。并且,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一些积极品质的形成意味着消极品质的消失,如自信提升时自卑在减少。因此,认知、情感、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帮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或积极地体验情绪,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反思,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观念与行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不单单靠理论教学实现,需要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影视赏析、审美熏陶、主题演讲、放松训练等“积极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帮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指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快乐、满足、爱、高兴、幸福、自信、自豪、兴趣、探索等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积极地体验情绪,指的是无论学生体验的是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个体的消极态度是一种过分自我保护的态度,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提醒自己在内心深处存在着病区,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3]因此,在“积极体验式”的各类活动中,个体或许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此时教师应以积极的方式加以引导。例如,在请学生写下10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名之后以假设其死亡的方式删除人名时,个体会体验到焦虑、痛苦、不舍、难过、恐惧等消极情绪,作为教师则需要在安抚学生的同时,引导其体验到个体在消极情绪背后的积极因素:“我们无比珍视对于我们很重要的人,这本身就是爱的体现。”

(2)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思考与心理行为。在充分的积极体验之下,画龙点睛之笔则是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与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之后静下来思考自身的主观感受与内在观念,从而达到积极人生观念的内化,或在思维碰撞下改变原有不良观念。例如,在生命教育主题中,请学生写下“假设你的生命分别剩下最后一年、一月、一周、一天、一小时,你最想做什么”,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与讨论,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充分引导同学们看到自身珍视的人与事,或内心的理想与信念,从而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的欣赏与敬畏。

积极心理学将人格分为悲观型与乐观型,由个体对所遇到的事情持续性的解释方式决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个体形成“乐观”的品质,遇事时从判断、认知、策略和动机上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应对。教师应充分利用倾听、同理、复述、反映、澄清、摘要、解释、支持、询问、面质与自我表露等心理咨询技术,从话题导入、讨论、体验、总结等各环节,引导个体产生积极的心理行为。这些积极的心理行为包含自信从容地表达自己、主动地帮助与安慰同学、真实而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错误、对他人充分信任的行为、全心投入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等。

3.3 积极的“课堂”——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教学环境与心理氛围

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建设,课堂是一个组织环境与支持体系,每个个体都是构建强大的课堂支持体系的要素,积极的课堂充满正能量。首先,教师须以真实、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95后大学生的个性突出,不喜欢被约束和强制,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办事准则,遇到问题时敢于独立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应避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包容、理解、真实、开放、平等,强调对他人观点的非批判性,强调对个体的支持与帮助,强调对他人的表达的严格保密,从而每个个体感受到自己处于安全的、互助的心理氛围中,实现积极成长。此外,良好的课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以主人公的态度主动、自发、负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注意力集中,兴趣深厚,实现他助、互助、自助。

总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的认知重组、情绪改善与行为适应,引导个体积累心理资本,健全积极的人格品质,发掘心理潜能,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增进幸福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系统,创造并享受积极、乐观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1).

[2] 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期望值与满意度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9).

[3] 谢雯.论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企业导报,2014(18).

[4] 阳志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吴梅芬(1988—),女,硕士研究生,助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