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23任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内科病例教学法

任佩

内科学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在第二学年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所有开设临床科目中的一门重点、难点学科,内科学的学习需要其他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内科的学习对医院各科高质量医学人才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学实用性人才的要求日趋鲜明,在这种背景之下,内科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直到九十年代被国际高峰教育会议推荐,到如今已经历经五十余年的实践。当今欧美国家大多数医学院校通过PBL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明确证明了PBL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较传统教学更为突出[1]。如今国内部分开设医学专业的高校也尝试朝该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并颇具成效。

一、PBL教学法在内涵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涉及面非常广泛,相关知识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亚学科,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内科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理论授课,理论内容遵循课本顺序,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到诊断、治疗进行阐述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承担“讲”的工作,学生则担任“听”的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过程,学生听讲过程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PBL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将学习与问题挂钩,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PBL教学法对比传统教学,很明显的区别是主体由教师改变为学生,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起“指引”的作用,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出现方向性偏差时教师给予正确引导,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发思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鉴别、推理过程为核心。PBL教学法普遍将学生分组,通过学生小团队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协作、交流达到知识获取的最大化,这样的锻炼对学生走上临床后的诊疗思维培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PBL教学法的优势

内科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对各大系统的疾病逐个篇章按顺序进行,在学习某个疾病的时候只是单独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重点学习,对关系密切的其他相关系统疾病的学习只是一笔带过,学习模块化的的特征非常突出,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走上临床工作是不利的。PBL教学非常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结合内科学的课程特点,以精心编写的临床病例作为切入点,开展临床讨论,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教学,打破各系统之间的界限,调动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不理解的各种临床问题的高度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推断,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内科学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3]。

三、PBL教学法的实施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在内科学的应用主要就是病例的分析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章节,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病案室搜集大量相关临床实例,并且根据临床实践编写广度、深度符合教学目的病例内容。在上课开始,教师需要将本节课学习主要疾病的相关概念给学生交代清楚,随后把病例展示给学生,学生需要根据病例分析的目的进行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既往所学的诊断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自主分析,针对病例临床表现的突出特点深入挖掘其原因、机制并与易误诊的相关疾病进行鉴别,最后按要求完成分析。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相关知识模糊甚至空白的情况,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检索网站来获取最新的资料。在病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号将学生每5-8人划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组员进行团队讨论并且做好笔记记录,要求每个组员都应当参与讨论,可以进行分工协作。全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组长统一报告病例分析结果,并且简述在病例分析中遇到的障碍。教师在所有组长发言后对遇到的疑难点进行统一讲解,并对该疾病的分析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对同学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可以进行新一轮的检索查阅、再讨论并进行总结[4]。

四、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存在不足

PBL教学法的实施除了作为主体的学生、教师外,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核心案例的提出。如果没有设计合理的案例分析,那么PBL教学发也就无法顺利进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编写出版基于PBL教学法的内科案例教学教材,这对于广大内科教师来说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结合临床实例并将课本的知识点融合汇聚编纂出深度适中的疾病案例分析。

结语

臨床医生最基本、最能体现医务工作者的代表性临床活动就是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这是诊疗的核心。如何培养在校医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点,运用PBL教学方法进行内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整体理论素养,还可以培育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正满足了我国现阶段加快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淑芳.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06):76-79.

[2]王兴强,程宇琪,王维,戴南,冯大莺,赖爱云,徐健.三种教学法在我国内科临床教学中教学效果比较的网络Meta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19-22.

[3]杨立新.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2,13(05):57-59.

[4]张玉峰,施斌.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种植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3,21(06):1125-1126+1220.

猜你喜欢

内科病例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病例”和“病历”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