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浅谈
2018-07-23万娇杰
万娇杰
摘 要: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形式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自身对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初中教学的对接,也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成效好坏与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衔接 成因 措施方法
初、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初、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不同。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初、高中的语文教师仅对自己执教学段课程标准较了解,对另一学段的课程标准就有些忽略了。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初、高中知识衔接上往往会出现盲点纰漏,甚至会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1]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
首先,由于初中学生受学生年龄以及认知能力等限制,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要求较低。将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要求。[2]
1.现代文阅读方面:(1)在方法上,初中要求“熟练运用略读、浏览”,高中要求“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2)理解方面,初中要求“理解主要内容”而高中要求“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3)分析评价方面,初中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对高中生要求就更高一些,提出“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4)鉴赏方面,高中阶段更强调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文言文阅读方面:初中要求学生能“理解基本内容”,而高中则必须“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这就决定了初中考试中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能力型的较少。所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待提高。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未从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改变过来,掌握知识以死背硬记为主。如:考前背书,看课文,记解释等。而高中阶段,考题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因为初中阶段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致使语文成绩落千丈。
其次,語文学科的性质决定其似乎人人都懂,但都不可能精通的特点,升入高中之后,学生投入大量精力,但成绩提升较慢,所以,学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理科学科上。对语文学习重视不够,甚至随便应付,致使语文学科成绩不令人满意。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
初、高中语文教学以两条教育原则为衔接依据:一是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学科的按照学生认识发展能力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形成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容上难易程度上要有梯度,一部分知识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系统论也启示我们: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同时,现代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的有关理论也告诉我们,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来的学习为基础的,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总有这样那样的影响。所以,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因此,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这些无不告诉我们的确应该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
三、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具体措施
第一,摸清情况,明确现状。入学后,对学生进行摸底测验。进行成绩分析,初步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客观的量化与评价,为教师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第二,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刚进高一,新环境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师要趁此让学生讲明白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具体目标。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三,巧用初中课本,铺路搭桥。高中语文课本的有些知识,看似难点,但只要教师巧妙运用初中语文课本,铺路搭桥,学生就会轻松掌握。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时有不少学生不知道“何厌之有?”如何翻译,我们就可以举出初中时学习的两个例子“学而不厌”“何陋之有?”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顿时就为之释然了。
第四,教给方法,提升能力。进入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多,篇幅加长。仅必修课本第一册,与初中相比,篇幅就明显加长。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此外,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
第五,课外延伸,综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课堂学习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如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笔记或办黑板报,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朗诵会,培养说话能力;特别是整理语文笔记,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坚持收集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精美片段、文学常识等,让他们写写读读,反复品味,让他们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第六,贴近学生,热情关怀。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不同新的心理障碍。针对这些不良心理因素,教师要将个别交谈与整体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耐心疏导,帮助他及时尽快的调整过来。出现学生成绩不佳,积极性降低的情况,教师可找出其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与鼓励,给他们以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多了解钻研学生、教材以及《课程标准》等,在前引后连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学生就一定会尽快地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顺利地实现从初中到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这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