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的启示
2018-07-23
在一个见解多于事实的舆论氛围里,两类话题特别有传播潜力:新公司的颠覆性崛起,以及老牌明星公司偶像近黄昏,其中尤以后面一类为甚。
被迫退出曾占主导地位的手机市场的诺基亚,经历过在美国市场所向披靡的索尼,被数码时代抛弃的柯达,都曾因这个话题占据媒体头条—我们这篇封面故事的主角宝洁,当然不是个例。
宝洁进入中国30年了,这是我们讨论这个选题的起点。1988年,玉兰油几乎是通过横扫当时电视广告的黄金档期,斩获了中国年轻人的关注,此前,中国市场还没有一款针对女性消费者的专用护肤品。而此后,宝洁就不再是以一家单纯的日化公司的角色,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中国商业社会的成长之中:完善的现代公司管理制度、敏锐的市场洞察,高明的营销手法,乃至大学生的理想就毕选择,这些优势使宝洁在前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此成为当时中国本土公司的管理样本。
宝洁系统的人才培训体系,也为中国商界培养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大约10年前,它被视为这个群体的“黄埔军校”。我们封面故事的另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这个话题,宝洁的原管理层如今成为各类本土公司的干将—宝洁系将管理理念与方法带入到实践中,从而推动公司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
有多辉煌,就有多失落。2016财年最为糟糕,宝洁当年的销售额为653亿美元,营业收入134亿美元,而2006财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82亿美元和139亿美元。10年过去了,更多产品和品牌涌入日化行业,市场规模与活跃度都在上升,相比之下,宝洁基本是在原地踏步。这几年,探讨宝洁“跌落神坛”的论调不绝于耳。
客观而言,宝洁因此被质疑和诟病也有失公允,但这的确包含了人们对宝洁,当然也是对明星公司的期待:必须保持持续增长。日化消费属于竞争极为残酷的行业,要在这个领域保持高增长,意味着公司需要具备超乎寻常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当互联网改变了渠道以及营销方式,市场迅速分散,再要求一家公司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实在是近乎苛求了。
宝洁的命运起伏,想来正是偶像级公司的典型轨迹。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宝洁这类公司看作工业时代的一种伟大作品。时代的指针如今已经更迭到移動互联网,宝洁所代表的针对大规模公司的管理方式并未完全失效,但初创期的公司更讲求速度和效率,以及直面市场灵活的应变,这是为规模所累的大公司的无奈。
IBM关于“大象如何跳舞”的案例曾风行一时,然而如今的IBM再度受困于庞大臃肿的体系。《创新者的窘境》所描述的以管理著称、曾为榜样的领先公司,恰恰会在某些市场和技术变化时陷入困境。不过这不仅是规模的问题,还包括严谨的决策机制会延缓反馈速度。在宝洁的案例中,经得起推敲的决策过程正是阻碍行动的原因。
好在,宝洁开始寻求变化了,OLAY的复苏并非个案,这家明星公司尝试把决策权从总部下放到地区,试图以此对抗大公司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