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树绿枝扦插技术试验

2018-07-23滕秀兰杜宏志桦川县林业局黑龙江佳木斯54000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6005

防护林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桑苗绿枝萘乙酸

滕秀兰,杜宏志(.桦川县林业局,黑龙江 佳木斯 54000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6005)

桑树属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Linn.)植物,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1]。桑苗繁育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培育品种纯正的优良桑苗,为桑园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桑树的部分营养器官,通过嫁接、扦插、压条等手段繁育苗木的方式称为无性繁育,通过无性繁育能保持和延续桑树亲本具有的优良经济性状。

为了探索品种桑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使之更好地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进行了桑树绿枝扦插试验。

1 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地点为齐齐哈尔绿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位于123°51′ E,47°23′ N,地处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北郊。年平均气温3.5 ℃,≥10 ℃积温2 726 ℃,无霜期136 d,年降水量418.1 mm,年蒸发量1 483 mm,全年日照2 861.1 h。

试验在温室内进行,顶部有80%密度的遮阴网,内设有全自动微型喷雾设备及人工控温设施。全天室内气温控制在20~32 ℃,苗床宽度1.1 m,深7 m,底部用风沙铺平,利用营养杯扦插。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为2年生实生品种桑,高153~175 cm,地径1.95~2.26 cm。

试验于7月下旬进行。当新生枝条半木质化时,剪取健壮、直立嫩枝,剪取上端15~18厘米剪成插穗,一般以3个节距为宜,即“3节4芽”。将插穗顶端的一叶剪去大半,剪成弧形,其余叶片用剪子靠叶柄基部剪去。插穗上端剪口离芽0.4cm,下端剪口靠近叶痕,不可剪伤顶芽和下端叶痕附近的根原体[2],穗条以在早晨或傍晚剪取为好。采用2种基质进行扦插试验:风沙土;配比土(蛭石∶农田土∶珍珠岩=5∶3∶2)。插穗在扦插之前用浓度为0.29 mgmL-1萘乙酸(NAA)处理2 h,扦插以插穗插入基质内一半为宜。扦插密度为200 株m-2,记录扦插时间、处理方法、扦插数量、生根时间、生根率等数据指标。随时喷足水(以喷湿、喷透且不造成床面积水为宜),20 d内注意遮阴。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基质对绿枝扦插成活率影响

在上述扦插试验6周后,进行成活率调查,不同基质扦插成活率见表1。

表1 不同基质扦插成活率

表1说明,桑树绿枝扦插成活率与扦插基质关系非常密切,配比土的扦插成活率高于风沙土。配比土扦插平均成活率为16.13%,其中蒙古桑成活率最高,为25.75%,龙桑1号最低,为11.00%;风沙土扦插平均成活率为7.44%,其中承德桑成活率最高,为9.71%,龙桑1号最低,为0。

3.2 不同处理方式对绿枝扦插成活率影响

不同处理方式扦插成活率见表2。

表2 不同处理方式扦插成活率

表2说明,NAA处理2 h插穗后,扦插成活率反而降低了,其扦插平均成活率仅为1.93%,其中龙桑1号成活率最高,为4.60%;承德桑和秋雨桑最低,为0。可见,用0.29 mgmL-1萘乙酸(NAA)处理2 h插穗后,没有提高绿枝扦插成活率,原因可能是扦插基质的配比土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试验研究。

4 结论

4.1 桑树绿枝扦插成活率与扦插基质关系非常密切,配比土的扦插成活率高于风沙土。配比土扦插平均成活率为16.13%,其中蒙古桑成活率最高,为25.75%,龙桑1号最低,为11.00%。

猜你喜欢

桑苗绿枝萘乙酸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镉胁迫下生物炭和AM真菌对桑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螯合剂对桑苗修复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胆碱·萘乙酸可湿性粉剂中萘乙酸含量
夏日
创建标杆型桑苗合作社 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中国桑苗之乡”的形成与发展
复硝酚钠与萘乙酸处理对红花羊蹄甲扦插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