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FFA、GP73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探讨*
2018-07-23党小军侯智辉刘发全
林 召 党小军 侯智辉 刘发全
(1. 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820; 2. 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 西安 710068;3. 深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033)
慢性乙型肝炎(CHB)为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其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临床常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生化指标以及肝组织穿刺活检是评价患者病情和指导用药,但肝功能生化指标诊断CHB无法准确反映肝脏损伤情况,也难以区别其他原因所致慢性肝炎;而肝组织穿刺活检则具有创伤性,操作时风险较大且患者耐受性差,不利重复展开,故临床急需一项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的CHB评估指标[1-2]。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各种急、慢性肝脏病变中表达水平较高,且随患者病情进展变化明显,在肝组织不同程度病理分级的患者中差异显著[3-4]。本研究主要研究血清FFA、GP73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和陕西省人民医院CHB患者172例,其中男性126例,女性46例,年龄21~73岁,平均(54.29±8.73)岁,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中相关诊断标准[5],按患者肝组织损伤程度,将所选病例分为轻度(63例)、中度(71例)和重度(38例)。纳入标准:①所选病例均符合CHB以及HBV-C诊断标准;②血清HBV DNA>1.0x103copies/ml;③经影像学检查、血生化检查以及肝组织活检确诊;④年龄18~80岁;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其他类型肝炎病毒者;②合并其他原因所致肝组织损伤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⑤此前6个月曾服用干扰素等免疫调节药物者。
另选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19~71岁,平均(52.74±9.05)岁;HBV携带者(HBV-C)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22~70岁,平均(53.62±9.41)岁。
1.2检测方法 分别于上午8点取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2管,其中一管加入抗凝剂,室温放置1 h后离心后取上清冷冻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P73水平,所用酶标仪为伯乐860型(美国BIO-RAD公司生产),试剂盒来自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另一管室温放置20 min后离心取上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FFA水平,所用仪器为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仪,试剂由宁波美康提供。
2 结 果
2.1各组ALT、AST、FFA和GP73水平比较 分析发现,CHB患者ALT、AST、FFA和GP7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随着病情加重,各项指标变化明显,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各组ALT、AST、FFA和GP73水平比较
注:a表示与健康者相比,P<0.05;b表示与HBV-C相比,P<0.05;c表示与轻度CHB相比,P<0.05;d表示与中度CHB相比,P<0.05。
2.2不同炎症程度CHB患者FFA和GP73水平分析 FFA、GP73水平随CHB患者炎症活动程度增高而升高,各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炎症活动分级与FFA(r=0.729,P<0.05)和GP73(r=0.743,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
表2 不同炎症程度CHB患者FFA和GP73水平分析
注:a表示与G1相比,P<0.05;b表示与G2相比,P<0.05;c表示与G3相比,P<0.05。
2.3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FFA和GP73水平分析 血清FFA、GP73水平随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增加而升高,各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与FFA(r=0.695,P<0.05)和GP73(r=0.704,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
表3 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FFA和GP73水平分析
注:a表示与G1相比,P<0.05;b表示与G2相比,P<0.05;c表示与G3相比,P<0.05。
3 讨 论
FFA又称为非酯化脂肪酸,主要由脂肪组织中性脂肪分解而来,生理情况下多见于肝糖原耗尽时,是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6]。FFA主要与白蛋白结合而进行运输,在肝脏氧化分解从而维持动态平衡,因此肝脏病变导致其对FFA氧化和酯化减少,可引起血液中FFA浓度明显升高[7]。杨蕊旭等[8]研究发现,CHB患者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病情加重显著升高。
GP73是一种由高尔基体合成释放的具有Ⅱ型拓扑结构的跨膜蛋白,在正常人群血液中含量较低,但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研究表明,血清GP73水平与肝脏中GP73含量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简单安全的检测外周血中GP73水平即可较好的反映肝脏病损情况[9]。张文昭等[10]研究乙肝患者血清中GP73水平发现,在HBV感染阶段,干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可导致血清GP73水平上升,因此GP73对HBV-C和各期CHB患者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本研究发现,健康人群、HBV-C和CHB患者血清FFA、GP73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CHB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加重明显升高,但两者升高原因有所不同,其中FFA是因肝脏炎症反应导致其对FFA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血清FFA升高,而FFA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作用于肝细胞导致细胞膜稳定性下降和功能异常,从而使肝细胞变性死亡,加重肝脏损伤,进一步减弱肝脏对FFA氧化分解能力[4];而GP73是一种病毒反应性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主要是因为受病毒感染刺激后合成和释放增加,另外肝炎可导致肝脏细胞膜通透性增加[11],从而使GP73入血量增多也可导致血清GP73水平上升,因此血清FFA主要反映肝细胞发生损伤而GP73则提示病毒感染发生。
经肝组织穿刺活检证实,CHB患者血清FFA和GP73水平与患者肝组织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采用炎症获得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量化后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FFA和GP73水平均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呈正相关,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表明FFA和GP73水平均可用来评估患者病情进展、指导临床用药和监测治疗效果。若能进一步研究明确其作用机制,FFA和GP73水平将可获得更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CHB患者血清FFA和GP7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病情加重变化明显,与肝炎活动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因而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用药和监测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