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的效果探讨*
2018-07-23吴翠霞
吴翠霞
(广州市南沙区鱼窝头医院,广东 广州 511453)
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对耐药菌的防治是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的重中之重。细菌耐药菌的产生于抗菌药的滥用有着密切关系[1]。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将导致细菌迅速产生耐药性,出现耐药菌的流行及爆发。另外医院卫生及医疗器械消毒是耐药菌传播的重要媒介[2-3]。针对术医院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和控制,临床上首先应当提高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积极控制、减少耐药菌的传播,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对多重耐药菌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应当以全面的质量管理为指导核心,突出环节质量的监控,重视操作过程中的管理,以提高整体的质量[4-5]。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者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不断提高管理力度及护理管理的质量。近年来我院在医院感染管近年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干预多重耐药菌控制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为两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50例行常规传统质量控制干预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1月50例行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年龄25~75岁,平均(57.36±15.63)岁,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1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18例,其他感染1例;对照阶段年龄25~76岁,平均(56.36±18.36)岁;革兰氏阴性杆菌17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20例,其他3例。医院前5位耐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所纳入的两组患者均是意识清晰的非精神疾病患者,具有自主表达能力,两组的病源来源及细菌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传统质量控制干预,完善和规范法律制度,采取强制性的要求,制定操作中需要遵守的预防原则,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具有血液和体液传染可能性视为暴露风险,严格遵守治疗操作的预防原则。
1.2.2观察组 采用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①专职人员的专业培训:专科人员将送至全国医院感染培训基地,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科参加专业性于感染管理专业学习班培训,全国、本省、本市的各类医院进修学习,通过系统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医院感染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全面学习消毒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临床药学,对基层医院感染进行系统学习;探讨学习医院感染发病机制,学习预防、治疗医院感染性疾病方法,学习各种无菌操作技术方法,发展和转归;消毒隔离制度和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规范化,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的发生机制,并培训药物的合理应用规范;制定正确的医院感染管理能力。
②有针对性、有目的培训:对全院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进行院感培训,基层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人员均为培训对象,配合医院制定各项规范制度,进行医院感染工作规范和标准的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培训,制定解决方案,其他医院人员同样需要对院感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使医务人员学习全面认识医院感染预防,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后勤人员学习有关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清晰了解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医院感染工作规范和要求;在工作中能够正确运用。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科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让新员工也清除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对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需严格岗前培训。
③进行有关的医院感染培训:较为严重和广泛的甲型H1N1流感发生是院内感染的重点防范疾病,作为基层医院还要着重关注老的传染病,另外全国范围内新的传染病也时有发生,应该引起基层医院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威胁基层医院的院感管理。针对与医院感染有关的事件进行密切监控,认真排查各项潜在危险因素,结合医院工作的具体,制定应对各种事件的防范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性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④有计划对科室的培训:密切关注医院发展,针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培训,对业务范围扩大的科室、原有科室因病床增加、新设立的业务科室,需要重新制定相关的规范,做到与医院同步发展同步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涉及社区人群,技术条件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更需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手卫生合格率、细菌培养送检率、及时隔离率,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的感染率。
2 结 果
2.1两组手卫生合格率、细菌培养送检率、及时隔离率的比较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干预后,观察组我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细菌培养送检率、手卫生合格率、及时隔离率大大提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卫生合格率、细菌培养送检率、及时隔离率的比较
表2 两组感染情况对比
3 讨 论
3.1基层医院多重耐药感染现状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前期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而基层医院技术条件有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并不能做到对每位患者行细菌培养基药敏实验,因此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感染控制是目前基层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主要难题[6]。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高度的防范意识,执行标准防预中的各项措施,可有效控制耐药菌传播,以提高卫生合格率[7-9]。
3.2基层医院多重耐药感染的管理 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干预力度,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应当做到提高细菌培养的送检率,更好的提高耐药菌感染控制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10]。从而提高标本细菌的培养送检率,尤其是多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通过干预之后我院细菌培养送检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更加规范合理的选择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11]。另外在检测病原菌中实施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通过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自觉性显著增强,我们发现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技术是关键,通过运用院感管理干预之后,手卫生合格率、及时隔离率均较之前提高[12]。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干预模式进行整改,产生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提高了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控制的防范意识。同时医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更好的掌握主要的操作重点和难点,形成了全方位管理的措施,使得医疗服务质量不断的提升,使得医务工作越来越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13]。
3.3建立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通过培训医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氛围更加浓厚,一旦检测出多重耐药菌,立即第一时间通知科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建立完善了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机制,严格限制人员出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护理[14]。
综上所述,应用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对多重耐药菌控制之后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大大减低了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支持,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及完善基层医院感染培训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的院内感染管理质量,争取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