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定时输精对生产的影响

2018-07-23王建超董联合

猪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输精发情猪只

张 良,王建超,董联合

(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鹤壁 456285)

近几年,中国的养猪业集约化程度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型养殖企业不断退出,数量持续减少;大型企业不断增加,规模持续增长。养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这对中国的养殖业和养殖从业者来说,应是一种福音。但是随着猪群养殖数量越来越大,规模场面临的非生产天数长、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现代养猪的生产节律,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新型繁殖技术来优化猪场资源日益重要。在此情况下,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讨论与应用,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的核心是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浅谈一下定时输精技术对生产效益的影响。

1 定时输精概述

发情排卵是输精的必要前提。母畜的发情排卵由体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水平逐步升高引起。对于后备母猪,随着动物的出生,下丘脑就释放GnRH,但GnRH、FSH和LH的合成与释放对性腺类固醇类激素的负反馈极为敏感,结果达成一种维持性器官发育的低激素水平。随着母畜的体成熟和性成熟,GnRH、FSH和LH的合成和释放对性腺类固醇类激素的负反馈敏感性逐渐降低,同时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逐步提高,形成高水平的激素平衡,即形成后备母畜的初情期。对于经产母猪,哺乳期间高浓度的催乳素抑制了下丘脑GnRH的释放,哺乳期间不发情。断奶后,由于没有了仔猪对乳头及乳房的强烈刺激,催乳素浓度迅速下降,解除了对下丘脑GnRH释放的抑制作用,下丘脑开始有节律地释放GnRH,GnRH又促进垂体前叶释放FSH—卵泡发育—成熟—产生的雌激素形成发情现象,同时雌激素促进GnRH-LH峰的形成,产生发情排卵现象。

综上所述,若要实施定时输精,那么就需要同时释放GnRH等关键激素。定时输精(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TAI)是通过注射外源激素,人为调控母猪性周期,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排卵和配种的一项繁殖新技术,其中包括性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和配种同步化,它们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过程。

2 定时输精技术

定时输精技术具体应用时要结合实际,针对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母猪,注射外源性激素时,要区别对待,下面展示一下笔者在某规模猪场工作期间开展批次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定时输精方案。

2.1 日龄和体重正常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日龄230日龄以上,体重130 kg,后备免疫程序完成。后备母猪每头每天定时、定量饲喂20 mg烯丙孕素,持续18 d后停药;停药后间隔42 h每头后备母猪注射1 000单位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注射PMSG后间隔80 h每头后备母猪注射100 ug GnRH;

然后再间隔24 h进行第1次输精,间隔16 h后进行第2次输精即可,若第2次配种后间隔24 h,母猪依然静立,再进行第3次输精。

注意:①既然是定时输精,所有时间间隔必须按小时计算,不得按天计算,饲喂烯丙孕素要有强烈的规律性,每天在固定时间饲喂,并且要结合本场员工工作规律计算好时间,使最终的配种时间和原有配种节律一致;②饲喂烯丙孕素期间,不需要诱情查情;停止饲喂后,需要用公猪一天两次查情,每次查情时,每头母猪与公猪接触时间不得低于15 s,即一天不低于30 s;③如果注射GnRH前,少量母猪可能会出现静立反应,对这些母猪应马上注射GnRH并配种,并于配种后24 h和40 h再进行第2次和第3次配种;如果注射GnRH当天,母猪已经出现静立反应,则在当天下午进行第1次配种,以后按配种程序执行,无论如何配种,两次配种的时间间隔不能大于24 h。

2.2 经产母猪

1)正常断奶的母猪,于断奶后24 h注射1 000单位PMSG,间隔72 h后注射100 ug GnRH,注射后24 h和48 h分别输精1次,若第2次配种后间隔24 h,母猪依然静立,再进行第3次输精。

2)断奶7 d后不能正常发情的母猪,每头每天定时、定量饲喂20 mg烯丙孕素,持续12 d后停药,停药后进入到和后备母猪停药后一样的程序。

3)如果传统的连续生产模式向批次化转变,可以根据母猪具体的断奶时间,在断奶前24 h,开始饲喂烯丙孕素,饲喂时间小于4 d或者大于9 d,再导入到和后备母猪停药后一样的程序。总之,此方法要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周批次节律情况,精液提供情况、成本等因素)去设定并执行,目的就是把所有母猪的发情配种时间人为干涉,使它们同时发情,同时配种,以实现批次化生产。

注意:①后备母猪程序里面的注意事项同样适用于经产母猪; ②如果后备母猪程序也是在批次化开展过程中使用,也要结合自己场的受胎率情况和需要补充头数,准备适当数量的后备母猪,以实现批次化的均衡生产目的。

3 定时输精对生产的影响

定时输精为批次化生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对生产的影响颇大。

猪场目前的连续生产很难有计划性的主要原因是:猪的发情进程不能被人控制!这就造成:

1)生产不均衡,时多时少,产床的利用率大打折扣,还会出现产床不够使用,导致提前断奶,提前上床,甚至母猪在妊娠舍分娩,员工劳动强度大,生物安全压力大;

2)无法全进全出,转群、换料,免疫管理困难,生物安全难以保障;

3)工作人员不能按计划工作,无法调休。

如果以定时输精为基础,实现了母猪的批次化生产,好处多多!

3.1 对于猪群日常管理

3.1.1 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因为批次间猪只不混养、并栏,猪只应激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分别在隔离的空间饲养,可以有效防止场内水平感染,阻断疾病的传播,进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3.1.2 有效防控疫病

批次生产能够彻底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甚至包括母猪群的全进全出,有合理的周期性空栏时间,有利于卫生消毒工作的开展,彻底消灭传染源;减少猪群感染几率;批次生产的猪群日龄最为接近,整齐度高,便于制定防疫程序,且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整齐,有效保护易感猪群。

3.1.3 便于饲养管理

1)由于分娩日龄接近,产房仔猪便于同舍内交叉寄养,提高成活率的同时降低不同猪舍间疾病传播的风险;

2)同一批次猪群日龄相似,便于制定饲喂计划,其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可达到最佳,也便于监控饲料使用情况以及耗水情况,随之用药成本以及死亡率下降,生产效益提高;

3)猪群日龄相似,对环境温度、湿度需求也一致,便于集中进行温度、湿度调节;

4)批次生产,生产节律明显,便于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和员工工作水平,易于生产流程管理和漏洞查找,全进全出计划更容易执行和管理,提高猪场管理效率。

3.1.4 饲料效率高,预知健康状况

1)在良好干净的饲养环境中,病原危害极低的状况下,猪只生长速度加快,上市日龄可大幅缩短;但越干净的环境,越应该注重生物安全,否则患病之风险更高;

2)在疾病病原浓度很低的环境下,猪只所摄食的饲料,只需要少量转换成免疫物质,蛋白质可以完全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3)批次之间,猪舍隔离性良好,环境温度及通风容易个别控制,营养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猪只公母分栏饲养,提供最佳配方,减少饲料营养的浪费。

3.2 对于老板或者管理人员

1)便于管理。能实时监控猪场的生产,把一群母猪当成一头来管理;

2)每周(每批次)的生产相对均衡,生产设备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最小的硬件投入,获得最大的饲养规模;

3)按节律生产,工作张弛有度,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便于员工调休、也便于招人;

4)全进全出,大大提高了生物安全,比连续生产更加省心;

5)大大提高后备母猪及一胎断奶母猪的利用率,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3.3 对于一线人员

1)工作集中进行,降低工作重复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自己安排调休或者处理日常事务;

2)便于发现猪群中的异常个体:把一群当作一头来管理。

4 定时输精取得的效果

1)显著提高了后备母猪利用率:后备母猪利用率由原来的76.5%提升到85%~88%(后备母猪利用率=参加配种并且妊检怀孕后备母猪头数/总的后备母猪头数×100%,例如有100头后备母猪,发情配种90头,妊检怀孕85头;那么发情率90%,后备母猪利用率85%);

2)显著提高了断奶母猪1周内的发情率:断奶母猪1周内的发情率由原来的89%提升到97.6%,效果显著;

3)显著降低了夏季二胎综合症的比例:夏季一胎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率由原来的70%提升到89%,二胎分娩率由原来的63%提高到84.5%,效果显著;

4)定时输精技术显著缩短了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大大提高了母猪的利用率,是一个有效的繁殖管理办法,它不仅大幅降低了配种员对查情和适时配种技术的素质要求,而且不会因为人员变动导致生产水平大幅起伏;

5)最重要的是,经过将近7个月的努力实现了2 400头母猪场的批次化正常运转;

6)降低了工作量:不必每天都查情、采精、配种、接产......

5 总结

总之,随着规模场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对养猪业的贡献也会越来越显著,希望这些个人见解和观点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也欢迎大家指教,共同探讨,为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输精发情猪只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