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2018-07-22许丹李明飞孟学华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共青团员高校

许丹 李明飞 孟学华

摘 要:在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过程中,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共青团建设是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做好學生工作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信用的作用日益突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特别是共青团员,有必要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信用档案,为其学习与工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管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社会信用的要求日趋增加,我国虽有近14亿人口,但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为大学的基层组织,团组织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可以从建设共青团员的个人信用体系做起,以此推动大学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建设高校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所带来的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个人信用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人数众多,而大部分大学生为共青团员,因此建设高校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十分必要。

1.辅助大学生贷款和就业

大部分大学生为共青团员。高校团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所管理的团员基本上覆盖了全校学生。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其自身素质关乎未来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精力充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都很强。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开始影响大学生。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很容易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比如拖欠助学贷款、简历造假等问题,一方面给学校的贷款带来了问题;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情况带来了障碍。高校团组织建设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能将学生的在校情况记录下来,为学校发放助学贷款提供依据。企业在录用学生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学生的个人信用,对学生的品行进行了解。同时,建设个人信用体系能够敦促学生规避不良影响,积极健康发展。

2.提升学生的信用意识

当前社会中信用问题不断凸显,各种“老赖”被法院以不同的方式公之于众。建设个人信用体系是一件系统性工程,要做好这件事,可以从高校开始。建设高校共青团员的个人信用体系,应从大一开始就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通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搜集学生的信用信息,并收录在数据库中,对学生的信用进行评价。在这样全方位的监督之下,学生了解到信用的重要性,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提升了学生的信用意识。即使进入社会,学生也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遵守信用的人。

二、高校建设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的措施

作为高校管理的基层组织,团组织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为高校共青团员建设个人信用体系,为推进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1.建设信用数据库

建设数据库,将所有共青团员的信息录入库中,以方便对每一个团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在学生一入学就收集其个人信息,如学生的考勤情况、考试情况、生活情况、实习情况等,都收录在信用数据库中。团组织通过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在学校的信用表现。

2.不断跟踪共青团员的在校表现

诚信数据库的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充分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不断跟踪共青团员的在校表现。团组织在建设诚信数据库的同时,还要通过与任课教师、其他学生的交流,了解共青团员的在校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团组织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的信用情况有所了解,并收录在数据库中,为银行贷款、企业招聘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使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3.提供在线查询功能

在不断完善共青团员信息体系的同时,信息数据库还要提供在线查询功能,以方便学校、银行和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信用情况。这样,共青团员就能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在校期间出现失信行为,提升自己的信用意识。银行和用人单位也能够通过在线查询了解学生的信用行为,避免将钱款贷给失信的学生,规避贷款的风险。用人单位通过在线查询,能够了解学生的信用情况,提前规避信用风险。

4.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

高校共青团员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学校进行的,因此团组织在建设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还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当前社会中失信行为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信用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社会中诚信氛围的缺失。因此,高校在建设个人信用体系时,可以在校园里举办各种活动,以竞赛、社团表演的形式向学生传播诚实守信的理念。共青团员在团组织的号召下参加各种诚信活动和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失信所带来的后果,进而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组织在高校中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共青团员以及全体大学生,使每一个人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意识,规范自己的诚信行为。

三、总结

互联网的发达使信息的传播越来越便捷,人们通过QQ、微信、微博即可了解丰富的信息。当前失信问题随着网络的传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高校学生的失信行为也逐渐显现。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肩负着培养诚实守信的人才的重任。团组织作为高校管理的基层组织,可以建设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助力。在建设高校共青团员个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团组织还要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叶蔚.大学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建设[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5.

[2]陈永俊.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2(6):45-48.

注:本文系高校共青团员信用数据化管理系统的构建项目(项目编号:黔青研20170216)。

作者简介:许丹,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李明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孟学华,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共青团员高校
香格里拉栽树的女共青团员(外一首)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五百〇五人)
追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15人)
浅谈学校团委工作点滴经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共青团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