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元素在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作用与启示
2018-07-22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000
⊙丁 淼[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000]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卧虎藏龙》中无处不在,它带给影片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也深远的。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影片的每一个镜头之中闪过的同时也定格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观众只要在银屏上看到这些镜头,在潜意识里就会有一种言不由衷的呼应与共鸣。中华传统文化给予此影片极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反之,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表现”,即是将中华传统文化鲜活灵动地表现在世人眼前,不仅让国人共鸣,同时也让他乡观众对中华文化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在国人的言语中和书本上中华传统文化已被述说得一成不变了,而一部优秀电影作品所构建的中华传统文化恰恰更能使人感受到一份身临其境的魅力。人们可以透过一个个涌动的画面和富有层次性的声效来感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气味”。戏曲、戏剧、影戏等这些传统的文化表现方式也可以转变成传统文化元素、种类在镜头中得到具体表现。
元素是一个单位的名称,也是一个范畴的体现。在每一类学科中,也都有它的最小单位。在化学的领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根本。元素的再分与组合是化学乃至更多门类的科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文化元素的拆分、组合,以及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电影融合的重要环节和手法。镜头作为对中华传统文化最小单位合理的表现,会使观众对影片的理解更加明了,对传统文化在心中的定位更加准确。
天地万物,环环相围。无论是哪种文化的兴起和灭亡,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有的文化元素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时就会发生量的转变。影片中虽然列举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之所以能够被观众理解,能用电影的叙事手段所展现出来,都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元素的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元素作用于另外一个元素,通过电影建立了一种文化逻辑,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卧虎藏龙》中的作用
毋庸置疑,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电影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卧虎藏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虽然《卧虎藏龙》就是提取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的,但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就《卧虎藏龙》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一些显著影响和具体作用。
(一)逻辑作用
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条件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逻辑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卧虎藏龙》也是如此。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每个观众的逻辑思维都不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每个观众对影片的戏剧性、语言、动作都产生呼应,这是很难做到的,但《卧虎藏龙》所进行的尝试无疑是成功的。
当一幅幅画面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时,观众的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随着创作者的电影思维进入了这个模式,而这种思维给观众带来的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创作者—→电影—→观众—→理解—→电影思维,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如,当观众在镜头中看见了皇宫,就马上会联想到皇上;当观众在镜头里看见了服饰,就会联想朝代,哪怕所看到的服饰有所差异。这种逻辑思维会影响到所有的观众,也会影响到创作者本身。
正如张靓蓓所说:“武侠片、功夫片,已成为外国老百姓及海内外华人的新生代——包括我的儿子——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管道,甚至是唯一途径,然而他们接触的却是中国文化里较粗俗劣质的部分。对此我始终耿耿于怀,却无能为力。”①因此,导演首先选择了一个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文化元素——中国的武术。这样观众在镜头中看见的武打片段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反映出地域的文化特征,包括服装、景色、建筑、音乐等也都是这个道理。
(二)视觉作用
电影是一门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听觉)达到预期艺术效果的艺术。在《卧虎藏龙》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带给观众的逻辑作用是通过观众的视觉传达到观众的头脑中的。虽然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观众对于片中的文化元素的感应也是不同的,但是服饰、建筑、景色、动作却是一目了然的。当观众看到了《卧虎藏龙》中一点一滴的传统文化元素再加上逻辑的主动思考,就会产生对视觉上的呼应与思辨,年代、地点、人物也就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三)听觉作用
《卧虎藏龙》的配乐非常像一部歌剧,不仅具有完整的结构,鲜明的旋律,而且很多衬底音乐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者特别强调两个主题:婉约,呈现江南;奔放,展现新疆。众所周知,歌剧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或说白、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曲组成,②运用歌剧的思路来创作音乐,非常符合中国人心目中对侠的定义。在听觉方面,《卧虎藏龙》使用音乐的目的在于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侠情节转化为极为复杂的一种心理。导演运用音乐把每一个场景中的“侠风剑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别的方式所不能够替代的特殊效果。
《卧虎藏龙》无论是音响,还是音乐、对白,每一个元素都给观众一种特殊的刺激。这些依靠听觉留给观众的作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观众,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心领神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卧虎藏龙》给予东西文化融汇的启示
在导演李安的电影中,通常总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文化内涵在影片中精心地表现出来。观众在看过他的作品很长时间之后,依然能深切体会到影片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味道”。在《卧虎藏龙》的创作中,李安将其推到了极致。
在影片开始的第镜头中,李安就已经把《卧虎藏龙》定义成为一个散发着中国传统气息的影片。影片中的水、水边的房屋,以及房屋后面的远山,这本身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鲜明特征,即一层一层,向远延伸,无有穷尽之感。描绘京城建筑结构与房屋的那些镜头,也是着力在展示中国古典式的建筑美学。在屋内,墙上的那些字画则有力地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而两位女主人公谈论书法更突出了书法的意境。在影片中的房屋场景中,李安匠心独具地放置了各式瓷器与手工雕刻的家具。这些摆设在剧情的发展之余也把中国文化中的美工加进了《卧虎藏龙》这个“大熔炉”里。中国的兵器种类繁多,而影片中突出的“青冥剑”也恰巧衬托了中国兵器技术的精湛,这把剑也象征了中国文化的一类元素。
在中国有许多种类的舞蹈,武术也应算作是其中之一。片中有很多的武打动作,它们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把中华武术的精要——武德,借助电影这种特殊的媒介,针对性极强地泼洒了出去。武德,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在众多的动作片中,总是功夫高的人能够得到最后的胜利。《卧虎藏龙》亦是如此。不同的是,片中取得胜利的是“武德高尚”的人。
《卧虎藏龙》既是讲故事,也是在倾诉李安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中国的文化是儒雅的,因此,影片也是在“雅”字的烘托下进行的。李安把影片中的一切都安排得与“雅”有关。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打斗的那场戏,就是李安心中大侠的独特定义。竹子与男主角的一摇一晃,飘摇轻灵都使得“儒雅”二字清晰可见,耐人寻味,也把竹子的天然风韵与谦谦君子的气质一并托出。
此外,中国文化中的“爱”的表达,也贯穿《卧虎藏龙》整部影片。对于爱情,男主角和俞秀莲传统的爱;玉娇龙与小虎纯洁的爱,不难使观众看出中国传统的爱情观,不是如胶似漆的感情宣泄,而是一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内敛之情。对于“惜才”之爱,影片中提到,无论是谁偷走的“青冥剑”,只要归还就不计较。玉娇龙一次次地犯错,而李慕白还是想收她为徒,一次次地原谅她,甚至李慕白也因保护玉娇龙而死,但后来还是让玉娇龙去了武当山。这些情节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爱——仁者爱人。这也许是导演想传达出的大爱之象。这种爱是世间所有生灵的爱,是四大皆空的爱。
李安导演最大的贡献在于没有抽象空洞地去诠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反之,他是站在仁的高度,以电影特有的思维和表现方式,非常具体、形象、直观地揭示了这种文化的本质属性,令人在潜移默化之中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种文化,这是非常难得的。李安导演的电影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四、结语
“藏龙卧虎”,本来就是中国文化中“谦虚”的表白。不显山,不露水,却有着一股贯穿始终的清风气节。影片《卧虎藏龙》处处弥散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导演有意将电影变成了一种蕴藏着浓厚中华文化气息的享受,《卧虎藏龙》取得的成功值得其他中国电影工作者借鉴。
在电影中加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或者说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了影视,五千年的文化和一百多年历史的电影相结合,并不代表只是一个现象、效应,而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开始。李安执导的电影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象化或者说是影像化,把高雅甚至是深奥的文化通俗化或者世界化,无论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还是从有效传播的角度看,这种努力都是有益而富有成效的。“之乎者也”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李安导演用电影艺术演绎成为大众的、市场的、全球的共享文化,这是非常令人钦佩和赞叹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电影这种大众化传播媒介得到发扬和传播,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影响和历史意义。
①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② 沈梅、陈慧敏,《音乐剧创作论》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