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后时期军旅进行曲的时代背景
2018-07-21蔡凯龙
蔡凯龙
摘要:军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军歌的唱响,激发人们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八一南昌起义至今,它便伴随着我们的人民军队成长的步伐。艰苦的战火岁月之中,它给予人民强大的爱国信念,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在和平安定的年代中,那雄壮激昂的旋律歌颂着国家的伟大事业,讲述着维护国家安定的解放军战士的真实写照。它犹如一面历史的镜子,反映人民军队的成长蜕变。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来阐述建国前后时期军旅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我国军旅进行曲的发展概况,对它有个总体的认识,有助于拓展知识面和扩大音乐艺术境界,为日后能更好的演唱军歌也提供些帮助。
关键词:建国前后时期;军旅进行曲;雏形;时代背景
一、中国军旅进行曲的雏形
我国历史长河达5000年之久,从古老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如今,军歌鼓舞将士士气,提升军力这一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剧史料记载,早在西周奴隶社会前后,就已经出现军歌。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首《国风·秦风·无衣》军歌,它出自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它的字里行间之中表现出一种激昂慷慨,秦国军民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到两汉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军歌开始多为讲述军旅生活、战事。如《战城南》,它出自于《乐府诗集》,这首歌曲唱出了战场真实现状的残酷,表达人们痛恨战争的真实情感。到了唐初时,便有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为了庆祝战斗的胜利,人们以歌唱跳舞的形式来欢庆胜利。如唐初的《秦王破阵乐》,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下诞生的。它是唐代著名的歌舞曲,最初仅仅只是唐初时期的军乐。李世民登基皇位之后,将其变成舞蹈加上宫廷乐师们加工成为皇家舞乐。
宋元明清时期,军歌逐步发展,数量增长。如南宋抗金著名将领岳飞的词《满江红》,此词表现作者收复故土,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后词被编写为歌曲。明朝的《红巾军》,清朝的《颂龙旗》。
到了清朝末年,外国进行曲传入中国,演奏得多为外国的一些作品。然而这种现状直至20世纪初,有些作曲家将自己所改编的歌词和外国进行曲相结合。例如李叔同的《大中华》。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作曲家萧友梅创作的《五四纪念爱国歌》后,我国才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此后的岁月时期中,我国军旅进行曲有了质与量程度上的迅猛增长。有些作品在保留了传统音乐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还加上了教堂里的赞美诗。在此阶段,出现了许多仿西学堂,这些学堂都将军歌纳入教材中。例如:《革命军》、《出军歌》、《从军乐》、《革命军凯旋》等。学生通过演唱,提高自身的爱国意识和思想境界,这些军旅进行曲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是国内外时代大背景之下的产物。
二、建国前后的中国军旅进行曲
(一)抗日救亡战争时期的军旅进行曲
1.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出现了大量的抗日救亡的军旅进行曲。这些歌曲都有一些共同之处,鼓动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号召全国军民保家卫国。其中,就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我新中国之国歌,还有孙慎的《救亡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解放之号角。1935年以来,民族危亡,生死关头之际,曲中激昂的旋律激励着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起来!起来!起来!”呼吁人民群众同敌人反抗斗争到底。
《救亡进行曲》创作于于1936年初。1936年,日本法西斯已经是蠢蠢欲动,欲展开全面的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华民族,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曲中所表达出“不论各个党派,各个阶层,工农商学兵,都皆有守土卫国之责。”是全面抗战以前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几年内,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正规军虽先后进行了热河抗战、上海抗战、长城抗战等,但其主要方针仍是以围剿工农红军为主。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时期,这两首代表性进行曲,反映出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进行曲作品的共同用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号召全国军民统一战线,守土抗日之责任。该阶段的许多优秀作品,其主要对象多为人民群众和军人,诉说国家困难,高举抗日大旗,过耳之后,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使命感。
2.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
中华抗战最艰难之时,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都为当世之名作。
《大刀进行曲》是创作于1937年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此曲歌颂了当时长城抗战由宋哲元率领的民革命军第29军全体官兵,在喜峰口与日军拼杀的战斗。表达出当时人民上阵杀敌的情感和对第29军全体官兵的感激之情。
《黄河大合唱》发行于1938年。它以十分雄壮磅礴的旋律表达出黄河儿女们的英雄气概,共抵外敌,同生共死。
(二)冷战时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这一时期的军旅进行曲其鲜明的特点:以歌颂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控诉国民党反动派为主。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如《淮海战役组歌》、《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战斗进行曲》等。其中讲诉了人民群众后方的努力劳动生产,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解放军战士为新中国的胜利一往无前。1950年至1953年之间,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的统领下,发动了5次决定性的大战役,最终,将美帝国主义为首的17个联合国军打到了谈判桌上。在此期间,中朝人民结下了深厚的亲情、友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全中国人都熟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诞生。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创作于1950年。这首歌,采用了进行曲式。这首歌的曲调强烈,气势磅礴,表现了在抗美援朝英雄岁月中,中国人民志愿軍钢铁意志。
而说到抗美援朝,就不得不提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郑律成1914年生于朝鲜。1939年,创作了《延安颂》,同年又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也就是日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郑律成创作的歌曲,为我国音乐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三)和平发展时期
和平发展年代的军歌多为讲诉战士们军旅生活中所流露的真情实感,友情、亲情、爱情全部都从曲中可以表现出来。同时也不缺乏雄壮有力的进行曲。如改编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分列式进行曲》、《骑兵团进行曲》、《火箭军进行曲》、《军旗下的步伐》、《光荣的凯旋》、《人民海军进行曲》等等优秀作品。
进入新世纪军旅进行曲的旋律体现出了当今军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就如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开头一样,“向前!向前!向前!”军旅歌曲会牢牢把住时代的脉搏,挖掘官兵的真实内心情感,鼓舞广大军兵朝着光辉灿烂的明天前进!
三、结语
纵观我国军旅进行曲的发展,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每个时代的优秀军歌都无法脱离时代性,它们在我国音乐文化领域如同瑰宝一般,分量可见轻重。因此,这就是本文为什么要以时间为主线进行分析的重要因素,军歌的时代性之强。从古时的“击鼓鸣金”、载歌载舞到现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都是基于每个时代阶段的背景之下。换句话来说,时代背景造就军歌的素材内容,它的内容是时代的产物。军旅歌曲的日益成熟,也与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相信在未来,军歌它会继续占着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之地,使我国音乐文化不断繁荣多彩。期待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军旅词曲作家,更多优秀军旅作品的出现,陪伴着我们广大军民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晨枫著.当代中国歌曲艺术史纲[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永恒的旋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邵敏.析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军旅歌曲之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三明学院2014级音乐学师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