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2018-07-21方明
方明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技工院校教学经历,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对提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进行探索。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出发,注重开展教学的针对性;利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并培养学生对课程的认知;自制教学模型,增强教学趣味性;运用先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强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应用多元结合的评价模式,科学评判课程成绩。
关键词:模块化 校企合作 信息化 多元评价
职业教育不断受到国家的重视,浙江提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时代音符,同时也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当从基础入手,机械基础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踏入的专业门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乃至创新和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就重点谈谈提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构建模块化的知识体,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机械基础课程——机械基础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还需要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就要对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将知识点模块化。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向同行学习、企业走访调研,将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构建模块化的知识体。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程度不一,制定出富有特色化的教学模块。
比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级工班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应当重点对液压气压原件以及相应控制压力、控制速度、控制方向的回路等进行学习和理解;数控机械加工专业的高级工班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应当重点掌握含有螺纹的用途、螺纹的分类、螺纹的加工以及螺纹传动的应用等;而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则应当重点掌握带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械传动。另外,由于当前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所以熟练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二、“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校企合作”开展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之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学习内容对未来工作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专业的信心。针对汽修相关专业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带領学生参观发动机、变速箱的生产企业让学生深刻认知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机械基础介绍的机构以及传动相对比较抽象,借以生产实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所学知识链接实际加工生产的生动性。
参观生产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企业,可以通过实例直观地向学生介绍课程中的相关机构,诸如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的配气机构是凸轮机构,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依靠的是曲柄连杆机构,凸轮轴与曲轴之间则是采用带传动的方式,借此可以直接地向学生说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张紧,从而保持传动带长期张紧的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对变速箱的分解,向学生讲解轮系、传动比,以及如何利用惰轮来实现换向。分析变速箱如何与传动轴实现连接,目的是讲解联轴器、离合器的作用及特点。
通过到生产企业一线参观,学生能直观地掌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构建“产学研”一体的教与学的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借助“校企结合”的平台,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模式,体验企业文化,而教师也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水平。
三、自制教学模型,增强教学趣味性
“趣”是指趣味,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追求的心理倾向,也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在讲授“轮系传动中齿轮传动方向的判别”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玩具车或四驱车零件,配上硬纸板来制作简易轮系传动模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加深对“轮系传动中齿轮方向的判别”知识点的掌握。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两个双摇杆机构模型来演示:一个是随着机架的变换由双摇杆机构变成了双曲柄机构,另一个随着机架的变换却始终是双摇杆机构。使学生产生对比和疑惑,从而引出“铰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的必要条件和结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现场测量两种模型中各构件的尺寸,结合数据来解决产生的疑惑。教师在讲授完知识点后,随堂开展铰链四杆机构小制作比赛,由学生自行寻找材料进行四杆机构的制作,并通过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评比制作结果。基本做到了全员参与,部分学生还创新地使用塑料、木条、泡沫等材料进行搭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通过自制教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上进行知识的灌输,在激发了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带趣味的创新教学,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学会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后,都能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地了解别的机械原理,在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信息化手段应用,强化教学效果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和专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职业教育领域显现了一大批新理念,其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将极大地助推课堂教学成效。结合笔者学校现有的教学手段以及前沿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翻转课堂”录制微课、动态软件模拟机械运动、“AirDrop共享”的课堂互动方法来进一步丰富课堂,强化教学效果。
微课的教学手段在职业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蓬勃发展,微课的录制方式也越加先进。教师可以录制知识重、难点,或者拍摄现实加工生产中与课程相关的视频,便于学生反复学习。笔者学校已经构建成熟的资源库系统,而且完成全校的Wifi无线信号覆盖。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下载学校资源库里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学习。
机械基础课程中有部分机构或者传动难以理解,比如间歇机构中的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在间隙时段对于初学者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三维软件仿真,让学生有种直观的认识。
“AirDrop共享”的课堂互动,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展示某位同学的成果,可以通过手机的“AirDrop共享”功能将学生的成果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发送到电脑上,通过投影进行展示。这样教师可以一边巡查指导,一边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得以体现。
五、多元评价相结合,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多元化教学评价指出:“学生评价应从差别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重视学习过程。在同等水平上,教师必须更加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态度。评价应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展,帮助学生认识他们在学习策略或习惯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认识自己,建立信心,真正体验自己的成功和进步。”笔者学校省示范校建设期间,吸收国内先进的评价理念,结合笔者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多元评价模式。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多元评价模式更多地关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目的是让学生专注学习过程,并加强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多元评价模式下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主要是将四大模块——各类机械传动、各类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气压传动进行分块检测。评定模块成绩;模块成绩(占30%)结合学期期末检测成绩(占70%),评定学期成绩;将两学期的学期成绩相结合(各占50%),评定课程总成绩。
多元评价模式下的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则主要考虑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多的实验操作。比如动手完成连杆机构的传动演练、根据杆长确定机构类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元件连接等实验操作。针对章节、模块设置相关的动手操作,进行评定。针对每一个模块,设定实践操作占比30%和理论考核占比70%,从而评定确定模块成绩。
六、小结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究,旨在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教師应充分了解——学生所需,有侧重地精讲部分内容;校企合作下的课程认知,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及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庆胜.树立职教新理念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
[2]钱爱萍.“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施——机械基础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14).
[3]易婵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机械课堂中的可行性分析[J].学周刊,2016(36).
[4]张继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
(作者单位: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