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译戏曲中语言构成因素下的文化差异

2018-07-21邹蕙鸾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戴乃迭长生殿杨宪益

邹蕙鸾

摘要:英译戏曲中,译者在语言与文化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常常舍弃语言形式上的对等,从而保证原文语义和文化的完整表达,但通过对原著与英译本语言构成因素“形、音、结构”的分析能够发现,这种翻译方法依然会造成文化信息的流失,制约着源语语言特色的良好传递。本文通过对英译《长生殿》与原著的对比,分析汉语与英语中“形、音、结构”的异同,从而归纳在在英译戏曲中,语言构成因素下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形;音;结构;文化差异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在“形、音、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修辞手法的区别,同时特殊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趣味。通过对英译《长生殿》与原著的对比,分析汉语与英语中“形、音、结构”的异同,从而归纳在在英译戏曲中,语言构成因素下的文化差异。

一、“形”所表现的文化差异

汉字为象形文字,其形、音、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汉语书写本身的特点,在汉语的书面表达中,人们常常通过联想等方式拓展汉语的字义、词义。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形、音、义三者之间往往处于分离状态。因汉字是象形文字,英语则属于字母组合型文字,由26个字母组成,无固定的词形,所以从结构上无法形成汉语中特有的修辞表达,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对仗性表达,即对联与诗歌的形式,此类对仗性句子在内容与格律上讲求“和”,体现出对称美,从而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的思想,十分具有代表性。如:

“腹垂过膝力千钧,足智多谋胆绝伦。”(《长生殿》洪升著,杨宪益、戴乃迭译673:20)

译文:Big is my belly and great my strength,

I have masterly tactics and boundless courage.

这是安祿山自我引荐的一句话,在汉语中,两句话形成对偶,简洁清晰地表达出安禄山对于自己的评价——“有勇有谋”,“力”与“胆”构成意象上的对称,“千钧”和“绝伦”分别用夸张的方式表达了安禄山在力量上与智慧上均有过人之处,此对偶句表现出汉民族喜将身体与思维上的强大相结合,从而以表达人物形象的特点,如成语“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文武双全”等。对偶形式形成的语言美感是具有典型性,在汉语表达中运用也极为广泛,在英语表述中译者却采用了两个不同的句式以达到表意完整,没有体现对仗美的特性。

二、“音”所表现的文化差异

《长生殿》是昆剧中的代表作品,简单诵读便有一种特有的音乐美,无论是在用词还是音律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汉语中,通过平仄相间,促使语言的声音高低起伏,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美感。“语言的发音能引起心理上的不同听觉效果,在心理上激发不同的反应”,然而,在《长生殿》的三本英文译著当中,通过韵律而达到感情表达目的的相关句子表达不够完整,各位译者直接将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了出来,这使得译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著特有的色彩。如:

(1)“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的望;硬执着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的谤;更排些戈儿戟儿,一哄中重重叠叠的上;生逼个身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的丧。”(《长生殿》洪升著,杨宪益、戴乃迭译673:400)

译文:Instead of urging the carriage and horses on,

He kept delaying,protesting,and making things worse,

To come forward at last with all his lances and halberds,

Forcing us in our panic to give her up.

这句唱词生动地展现了马嵬兵变时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在此段中,作者充分运用叠字的形式,在展现了词曲的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促使整体的情感表达更为鲜明。“延延挨挨”与“重重叠叠”运用了摹形,摹写了唐明皇在马车上不安张望的情状与士兵们拿着戈戟一批批冲上前对抗敌人的情形,“喧喧腾腾”运用了摹声,“惊惊惶惶”则运用了摹色,展现了主人公在马嵬兵变时的惊慌失措。这一段运用叠字的方式,使得音律和谐且节奏紧凑,将马嵬兵变时的紧张气氛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汉语与英语之于音律上的表达差异还体现在同音异形字所形成的艺术效果上。如:

(2)“蜀江水碧蜀山青,赢得朝朝暮暮情。”(《长生殿》洪升著,杨宪益、戴乃迭译673:398)

译文:Green the hills and streams of this western land,

Where day and night I mourn.

此句,在汉语原文中,利用“青”和“情”为同音异形字,反复以相同的发音结尾,起到反复叹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感情程度表达。虽然此句的翻译的语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了叹咏的效果,但仍然无法形成相同程度的情感表达。

三、“结构”所表现的文化差异

从句子的语法结构上看,汉语词曲表达中多无人称的表达,和英译本中直接转化为人称“你、我、他”的表达截然不同,在词曲的神韵传达上形成区别。在句子结构上,汉语与英语的区别在于,汉语中的主语可以省略,从而产生联想性,而英语中主语与谓语极为关键,不可省略,反而是宾语可以被不及物动词的内涵所代替,从而省略。

这种句子语法结构上的不同,使得汉语与英语在表达重点上形成区别,主要体现在篇章结构上。汉语表达更注重句子之间的内涵逻辑联系,从而形成对于篇章整体结构的强调,在平衡篇章整体结构的同时,使起承转合更为完备;而英语则注重字面上的逻辑关系,进而形成篇章句式结构之间的严谨性。如:

(1)“蜀江水碧蜀山青,赢得朝朝暮暮情。但恨佳人难再得,岂知倾国与倾城。”(《长生殿》洪升著,杨宪益、戴乃迭译673:398)

译文:Green the hills and streams of this western land,

Where day and night I mourn.

I should never have given up my love,

Not though she cost me my empire.

在原文中,均未出现主语,体现了汉语模糊化的特点,但内涵之间的逻辑关系却极为清晰,从回忆中的美好,到现实中的悲恸,促使读者将能够从整体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首先第一句融情入景,在展现了蜀山蜀水的辽阔壮美后,接而眼前浮现两人所共度的朝朝与暮暮,然而此时佳人已逝,孑然一身,深感宇宙之浩渺,与自身之渺小,无力悲悼之感油然而生。在译文中整体大意表达完整,符合英语句法的规范性,但“I”、“my”、“she”的出现,使汉语隐藏主语所表达的特有神韵尽失,且引导读者多注重于每一句的文意表达,在情感的整体把握上有所缺失。

“汉语的连句成章往往凭借作者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層次往往至于次要地位”,汉语与英语篇章结构上的不同还体现在意念与形式的侧重上,从而也形成句子结构表达上的不同。如:

(2)“萧萧飒飒,一齐暗把乱愁敲,才住了又还飘。那堪是凤帏空,串烟销,人独坐,厮凑着孤灯照也,恨同听没个娇娆。”(《长生殿》洪升著,杨宪益、戴乃迭译673:574)

译文:The wind dies down only to bowl again,

A dreary sound,when here behind the curtain

I am sitting alone by the lamp

With no girl beside me to listen to the storm.

在原文句子中,是“凤帏”、“串烟”、“人”和“孤灯”几个意象的拼凑,每个意象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形成自我的完成表达,凭借着作者思维形象的引导,可以达到连句成篇的效果,即使没有一个人称表达,仍然能够理解唐明皇在凄风苦雨的秋夜中,独自一人再听[雨淋铃]曲却愈感悲伤之情,如此凄清哀婉的画面,衬托出主人公孤寂苦闷的思念之情。在译文中,为了遵循句子结构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译者将所有意象拼凑,并运用添加主语形成从句的方式促使篇章的完整表达,“The wind dies down only to bowl again”为该句主语,“a dreary sound”、“when here behind the curtain I am sitting alon by the lamp with no girl beside me to listen to the storm”为从句,形成了一个符合英语句法规范的句子,但从整体来看这个句子过长,在阅读过程中丧失了原有的魅力。

综上所述,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在戏曲中,语言形式的独特性是戏曲的一大特色,其语言结构中蕴含着特有的文化要素,因此在将《长生殿》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对于语言形式不能完全采取舍弃的态度,而是应该尽可能兼顾原文的形式与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延林,夏志明,谢孝兰等.论英汉文化翻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杨宪益,戴乃迭.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Z].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4]柳晓萍.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杨宪益和戴乃迭《长生殿》译本[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猜你喜欢

戴乃迭长生殿杨宪益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长恨歌
发愤抒情,以情译诗——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英译析评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