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团队的载体 改革创新的平台
2018-07-21马春阳
主持人:马春阳,汽车专业高级讲师,汽车维修高级工,河南省教育厅认定的双师型教师,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科研课题4项,撰写并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河南省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马春阳工作室于2016年申报并获省教育厅批准。工作室由笔者和兄弟院校汽车维修类专业的教师以及汽车维修类企业的技术人员共12人组成。这些成员中有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校长、河南省职教专家李俊伟,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教学副校长、河南省职教专家徐世国等。在工作室获批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利用技能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在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校企深度融合、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理念与目标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要求,结合我们本地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需求,基于开设有汽车维修类专业相关职业院校的基本情况,我们致力于将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打造成为一个凝聚团队的载体、改革创新的平台、校企融合的纽带、专业建设的先锋。
(一)促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行业的深度融合
借助工作室这一平台,吸引并联合学校所在区域及周边的汽车維修相关企业加入到职教联合体中,将汽车维修专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教学改革与技术攻关、师资队伍建设与技术骨干培养、实习实训环节与生产经营活动等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凝聚一定数量的企业,长期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同时,借助工作室名师和团队的力量,参与共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科技创新和工艺改革,力争使工作室成为学校服务区域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从而使企业能够主动向学校靠拢和聚集。
(二)加强专业建设,开展教学研究
借助工作室的平台优势和人员优势,我们积极开展汽车维修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一方面,我们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充分调研,针对企业、行业需求,精准确定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引导,精选专业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我们紧跟职教发展形势,适应生源素质变化,主动探索新的专业教学方法,重点尝试了工作室化教学、案例引领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法。
(三)多渠道、全方位提高专业课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为了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我们利用工作室的组成特点和运转模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证。一方面,通过轮岗交流、企校结对、请进送出等方式,给专业课教师提供参与实践锻炼、亲近生产一线、了解行业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技术比武、基本功大赛等形式,为专业课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学习进步的机会。同时为工作室成员及全体专业课教师提供参与教材编写、精品课程建设、科研课题申报、专利申请等项目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建设实践与成果
经过一年的运转,工作室在校企深度融合、校际广泛交流、专业内涵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校企深度融合
为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一方面,我们积极探索与汽车生产制造的主机厂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我们主动与学校驻地及周边的汽车维修企业取得联系,开展广泛的校企融合探索。
与主机厂方面,我们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AYEC培训培养项目,该项目旨在利用汽车生产制造主机厂的资源优势,引入主机厂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和模式,将职业学校学生的生产实习环节放在校内规范化、集约化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生产实训实习环节的效率和质量,为汽车生产制造主机厂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提供高标准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与维修企业方面,我们与本地20余家汽车4S店和综合维修厂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在为我们提供实训资源和实习机会的同时,有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参与到了我们学校汽车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课教学中,使我们的专业与行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实现精准对接。同时,我们也利用工作室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攻关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南阳永祥汽车维护厂引入学校,企业在我校的汽车实训中心设立了作业区,将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引入到了专业课教学的实训环节。利用这一作业区,我们在学生中组建了维修技能强化训练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利用下午课外活动和周六、周日时间参与驻校企业作业区的真实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企业的进驻,也为工作室成员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活动提供了方便的调研条件,加快了工作室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进程。
(二)校际广泛交流
技能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我们利用这一平台,与众多开设有汽车维修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广泛的交流,纵向联合、资源共建、成果共享。
为借鉴先进经验,实现快速发展,我们派出工作室成员和汽车系专业骨干教师,先后赴郑州国防科技学校、河南理工学校、河南工业科技学校等省内汽车维修类专业办得较好的学校和无锡汽车工程学校、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宁波交通工程学校)、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等国内汽车维修类专业知名学校进行参观、交流和学习,引入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优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实用的实训管理流程、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丰富的大赛备赛经验。
利用省级技能名师工作室平台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优势。我们聚集了学校驻地(南阳)开设有汽车维修类专业的各个学校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针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校企对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群体受益,使工作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区域教研中心。
借鉴共享经济经验,引入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一方面,我们联合了部分合作企业共建了“维修基本技能训练中心”“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训练中心”“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训练中心”等专项技能培训训练基地。基于共同建设,共同使用的原则,为学校的学生技能训练和企业的员工培训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联合兄弟学校,开展汽车维修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项目。目前,我们正在与省内的河南理工学校、河南工业科技学校、宁陵职业中等学校、漯河第一中专、信阳航空服务学校等单位联合开发“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系统”三个模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顺应国家构建大职教体系的趋势,工作室成员以中职学校为主,吸收部分高职院校加入,并努力与相关本科院校取得联系。目前,我们和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纵向联合,积极探索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中高职教学体系的有效衔接,研究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我们也正在与开设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南阳理工学院和南阳师范学院接洽,争取建立联合研讨机制,探索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之间的专业衔接问题。
(三)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建设是技能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任务,将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省级重点示范专业是工作室的阶段性目标,而专业内涵建设又是核心中的核心。我们利用技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构成和运转模式优势,积极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精准对接行业需求的专业标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理实一体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和工学交替定向培养的教学体系。
师资队伍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复合团队建设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复合团队,一是构成复合,我们以课程(核心专项技能)为基本教学单位,组建三至四人的教学小组,小组成员包含一名校内骨干教师、一名企业兼职教师和一至二名青年教师。这样的复合构成,既能兼顾理论与实践、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统一,又能以老带新,以强扶弱,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二是层级复合,我们的教学团队分为三级:一級以工作室核心成员为主,负责专业方向的把控、专业能力的引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二级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内涵建设、专项技能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落实;三级以其他教师为主,参与教学、配合教研、钻研教法、提升自我。
实习实训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实习实训环境的构建更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采用名师工作室与专项工作室相结合,整车实训与总成实训相结合,仿真实训与实体实训相结合,基础能力训练与生产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来构建实习实训体系与环境。通过实习实训体系与环境的构建,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实训,依据兴趣爱好分类实训,依据能力不同分层实训,基本技能强化实训,专项技能体验实训,从仿真、模拟、总成操作到实体、生产、整车操作不断提升。
通过一年多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工作室将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职教专家、企业技术能手凝聚在一起,使团队协作成为新常态;为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行业企业的技术攻关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使双方的改革创新成为新常态;将行业与专业、企业与学校、专业教师与技术骨干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校企深度融合、广泛合作成为新常态;引领学校专业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校际交流合作,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使专业健康发展成为新常态。“河南省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马春阳工作室”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初步建立起了良好的运转机制,发挥了区域教研中心、科研创新中心的作用,在引领专业建设、促进校企融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