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击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策略研究

2018-07-21孟祥龙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射击注意力运动员

邓 立,王 深,孟祥龙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

注意力在射击运动员掌握射击技能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注意品质贯穿整个训练及比赛过程.对射击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策略进行研究旨在射击领域找寻有益的训练方法,应用到训练与比赛中,促进运动员的成绩,也希望能为今后的射击运动队在开展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指导.

1 注意力理论

现阶段注意力已被定义为人的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所有个体的大脑当中都会有各类信息不停地涌进,为了避免大脑的工作量超过自身的负荷,注意力需要将一些没有紧要关联性的信息排除在外,而在关键的或是喜爱的事物方面投以所有的心理能量,其中注意力分配的调节控制则由大脑前额页皮层来完成.

注意力的系统研究始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50-60年代,一大批心理学家从信息加工的理论框架开始重新关注,出现了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特瑞斯曼的衰减模型、多依奇的反应选择模型和约翰逊的多阶段选择模型.后来的研究者也从注意资源有限性角度开展关注.

近20年,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模型,比如特瑞斯曼的特征整合论和莱维的知觉负载理论以及现阶段研究与讨论最热门的注意控制理论[1].注意控制理论强调焦虑会增加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减少对当前任务的注意资源分配,进而损害中央执行系统的注意力集中功能[2].注意控制理论吸收了加工效能理论对操作成绩和加工效能予以区分的部分,同时,对焦虑如何影响工作记忆进行了更详细和更精确的阐述.

2 影响射击运动员注意力水平的因素

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和比赛的日趋激烈,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射击项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优势项目,是一项动中求静,静中求稳,稳中求准的运动项目.在射击运动竞赛中,运动员更是承受着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荷.

在射击训练中,射击精准度是最直接影响射击运动员整体射击成绩的指标.而影响射击精准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射击的稳定性、射击运动员的注意力以及动作要领等,其中注意力是影响射击精准度的关键因素之一[3].

在射击比赛中,运动员注意力须高度集中,控制好呼吸的节奏,尤其是据枪、瞄准和击发3个关键环节.这3个是最直接影响成绩的环节,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尤为重要.根据文献查阅以及对射击运动员、教练员的访谈,笔者得出了影响射击运动员注意力水平的几个因素[4-9].

2.1 技能及体能因素

有的射击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时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一个正确的训练导向和步骤,对射击项目的技能掌握不够熟练稳定.部分射击运动员对于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比赛成绩二者间的关联性不甚清楚.就本质来看,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后者需要借助前者展现出来,仅有对动作投以高度聚合的注意力,才可以获取较佳的成绩.倘若将注意力都聚合至成绩方面,对技能不加关注,运动的表现也会大受干扰.

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质是保证射击运动员临场注意力稳定的前提.体能的下降会影响运动员观察射击靶的视野,会影响飞碟射击运动员观察飞碟的移动速度;体能的不佳会影响到精神的支配,反应迟缓,相应的注意力会跟不上或下降,就会降低射击的精准性[1].

2.2 心理压力及生理因素

有的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理压力过大,过于在意自己的表现,分散了关注射击站位、身体姿势、握枪、呼吸、据枪、瞄准、击发等操作.一旦出现失误,就对自己缺乏信心产生内疚的心理,进而影响后续比赛的发挥.射击运动员因心理压力产生的赛前紧张,情绪不稳;临近比赛,自信心下降;运动员对比赛期望值过高;想赢怕输,害怕比赛;难以坚定正确的心理比赛定向;出现目标恐惧;比赛时急于求成等心理问题都属于影响运动员注意力水平的心理压力因素.

肾腺上素增多、心跳加快、呼吸频率紊乱、肌肉过度紧绷等都是导致射击运动员注意力水平波动不稳的生理因素.

2.3 环境及社会支持因素

场所变化、天气无常是影响注意力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

亲友的叮嘱、教练与他人的期盼、现场观众的喧腾鼓噪会使运动员心理难以平静,使其在精神上产生负担,认为成败在此一举,生怕在众目睽睽下丢面子,使运动员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比赛的结果上,影响比赛的正常发挥.

3 射击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策略研究现状

心理技能训练作为射击运动训练系统的组成部分,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共同构建了完整的射击运动训练体系,此项训练的宗旨在于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养及能力,使其更加适应自己进行的运动.为了达到较佳的心理能量储备水准,可以加速对战术熟练程度的掌握和促进运动技能的提升;改善射击运动员的紧张程度,克服心理障碍,让运动员调节出最好的心理状态,投入比赛,展示出自己最好的竞技状态.注意力训练是此类训练活动的关键内容,目的是为了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感觉,从而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结合文献资料的梳理,国内外有关射击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策略可大致分为 4 种[3-6].

3.1 借助实物、器材、仪器进行注意力训练策略

射击运动员借助手表、计时器展开具体的训练,对于手表秒针的移动进行高度关注,由短及长,对关注的时间加以缓缓延长,等待明确注意力不离开秒表的最长时间(5 min)后,再依照此时间进行3~4次训练,每次间隔10~15 s.这种练习可以加强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

利用运动器材.将运动器材放在射击运动员面前,首先让他仔细观察器材纹路、形状、颜色等,而后对屋里其他实物的细微之处进行观察,此类调节眼睛焦距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注意力转移的培养.

借助生物反馈器对射击运动员的身体信息加以测量,如心率、皮肤温度等,对其当时的情绪有所获悉,借助生物反馈仪清除其消极想法,并利用自我暗示语或指导语来稳定运动员的情绪,集中注意力在有关的刺激方面.

3.2 体验周围环境与分辨自身状态的注意力训练策略

重视自身身体平衡的训练.要求射击运动员双脚站立,将双臂展开,闭眼做金鸡独立的动作.为了处于平衡状态,让其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应的指导语上面,使其明确此类语言的关键性及作用.这种练习让运动员的注意力从操作程序向言语思维程序进行转移.

专注“当前想法”训练.让射击运动员处于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当中,仔细聆听四周的声音,再辨识全部的声音,然后要他让全部声音交互在一起无需特意判断,最后集中在自己的想法上.运动员的注意力在比赛中易受外界环境刺激的吸引,通过此训练的反复练习,可以提高比赛时的注意力.

3.3 心理控制注意力训练策略

消除内外消极干扰的训练.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训练前先记录射击训练时会出现的消极想法,然后进行训练,等训练结束后再将记录的消极想法进行对照并处理.对此方法了如指掌之后便能够在实际比赛中加以运用,对于临场时遇到的负面想法可以暂时性规避,防止消极意识和焦虑意识,使运动员找回训练时的下意识自然连贯的动作和状态,专注于完成自己的射击动作,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感觉上,提高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性和训练的效率.

心理想象训练.在比赛的过程中,“失败”作为心理暗示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让射击运动员在想象将“失败”转变为“成功”,即运动员发生动作失误或者脱靶等发挥失常等行为时,随即进行相同的成功动作表象,实现正能量的心理转变,让运动员能够集中注意力.

3.4 针对性抗干扰注意力训练

艰苦环境下的集中注意力训练.制定不定期艰苦环境下的训练,如下雨天气、灯光昏暗情境下的射击运动,并提高运动员在各种天气中的应对能力,确保保持良好的射击状态.

模拟训练.在射击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当运动员凝神射击之时,给予外部声音的干扰;当运动员出现低环数时,给予嘘声的干扰;当运动员出现十环好成绩时,给予掌声和尖叫声的干扰等,以此锻炼射击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水平.

4 脑电分析射击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策略

基于射击运动员注意力训练策略的论述,在实际应用上有丰富的训练策略可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借鉴与采纳.笔者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一:书法训练和专注“当前想法”训练对运动员注意力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假设二:专注“当前想法”训练比书法训练效果更显著.

笔者将逐一对其检验,其结果意义在于:第一、以注意认知资源理论和注意加工理论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射击运动员注意力问题,对于拓展运动员、教练员在注意力问题与运动表现关系上的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结合脑电实验探索出现阶段方便可行且效果显著的注意力训练策略,并运用于福建省射击运动员的训练中,以期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4.1 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福建省射击运动员282名(男142人,女140人),均未曾参加过此类实验;实验地点:福建省体工大队固定实验室;实验白天进行;实验要求:受试者采取坐位,两手自然放于腿上,测试过程始终保持清醒,积极配合主试.注意力训练任务前后都要填写情绪状态问卷(BFS心境量表),每个被试人员测试10次.

利用最新64导脑功能分析仪,主要采集前额区FP1,FP2通道,额区F3,F4,F7,F8通道,颞区T7,T8通道.实验正式开始前先让被试人员清洗头发,再带上装好电极的头套,使电极与头皮保持良好的接触,主试对其介绍书法训练与专注“当前想法”训练的具体操作程序(书法训练是让被试人员在纸张上对照《运动心理学》书本上其中一章节的文字内容进行抄写,训练时间3 min;专注“当前想法”训练是在指导语的引领下,让被试人员倾听周围的声音,首先对全部声音分别进行辨识,而后让全部声音交互在一起无需特意判断,最后集中在自己的想法上).两个训练之间间隔8 min(见图3).

4.2 实验分析

脑电信号(EEG)是由脑神经电活动所产生的电波信号,可以通过在头皮上、甚至直接在大脑皮层上放置的电极采取获得,由德国耶那大学精神科教授Hans Berger首次发现、精确描述并命名的临床研究发现.EEG中涵盖了大量的生理及病理信息,供应了关键的数据凭证给相应的探究活动.脑电信号是一种极其微弱的生物电信号,是不具备各态历经性的非平稳随机信号,不同的精神状态都会影响其变化.

注意力相关的脑电实验通常包括3个部分:①注意力任务;②非注意力任务;③静息任务,即在试验中需要设计3个任务,在任务状态下采集被试者的脑电信号,并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以判断被试者处于哪种状态.其中静息任务通常是固定的,都是要求被试者放松,大脑不去想任何事;注意任务和非注意力任务则多种多样.

大脑皮质中的额叶和有意注意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性,一旦前者受到损伤,则后者就会被重创,前苏联极负盛名的神经心理学家利亚在多次探究之后强调:额叶受伤的病患甚至难以从房屋内向外走出,这是由于他们对自身的有意注意难以管控.大脑是分区轮流工作的,额叶有3个功能:①管理注意力,集中和保持高级注意力,这是人和动物的基本区别;②负责协调监督全脑,所有大脑的工作由额叶来指挥;③是控制情绪并调节情绪.

α波是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β波是注意力提升以及认知行为提升的脑波状态;θ波是被催眠的脑波状态;δ波是睡眠品质好的脑波状态(见图1).图2、图3呈现的书法训练与专注“当前想法”训练的脑电信号是截取注意力训练过程中某一时刻由脑神经电活动所产生的的α、β、θ、δ四种电波信号3D立体图.

图1 常规脑电波形图

4.3 实验结果

无论是书法训练还是专注“当前想法”训练,额叶区的信号强度比颞叶、枕叶等大脑其他区域更为活跃;通过观察额叶区域,书法训练的α波最活跃,专注“当前想法”训练的δ波最活跃.属于注意力训练策略的书法训练和专注“当前想法”训练都对运动员注意力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专注“当前想法”训练比书法训练效果更显著(见图2~图5).

图2 书法训练的脑电波信号EEG

图3 专注“当前想法”训练中的脑电信号

图4 书法训练脑电波形图

图5 专注“当前想法”训练脑电波形图

5 结语

要培养射击运动员抗干扰能力,独立完成任务,在日常训练中增加干扰刺激,重视注意力训练和采用有效的注意力训练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射击运动员努力形成积极思维习惯,增强意志品质从日常训练负荷做起,循序渐进,配合加强自律意识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能稳定运动员赛场射击的表现.注意力训练策略的选择对射击项目的训练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射击运动员注意力水平的有效提高能够使其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继而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就本质而言,注意力训练是一个个性化显著的过程,不但需要对运动员进行的项目的注意力种类加以思量,还需对其实际的注意力特点加以重视,而后所规整出来的策略才会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才能够获取预期的成效.简单来说,结合现如今国家射击运动员训练的状况,进行对注意力策略加以良好选取并且落实到位,那么收获的成果会令人欣喜.

猜你喜欢

射击注意力运动员
画与理
让注意力“飞”回来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实战化近距离快速射击方法初探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