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低密度聚乙烯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8-07-21崔小明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产能力现状及消费量

崔小明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北京102500)

低密度聚乙烯(LDPE)又称高压聚乙烯,外观为一种具有蜡质感的白色树脂,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具有大量长支链的非线形结构。与中密度和高密度聚乙烯相比,它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软化点,以及较好的柔软性、伸长率、电绝缘性和透明性。另外,LDPE还具有较高的耐冲击强度,适合热塑性成型加工的各种成型工艺,成型加工性好。LDPE主要用途是作薄膜产品,还用于注塑制品、医疗器具、药品和食品包装材料、吹塑中空成型制品等,在农业、包装业、电子电气工程、机械装备、汽车制造和日用杂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LDPE的工业生产技术根据所采用聚合反应器的不同,可分为管式法和釜式法。管式法产品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多适用于薄膜生产;釜式法产品比管式法产品分子具有更多的长支链,具有良好的挤出涂覆性,多用于涂层树脂类生产原料。从工业生产装置角度看,管式法具有聚合反应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维修,并且装置建设投资明显低于釜式法的特点,主要有德国BasellLupotech、ExxonMobile、Imhausen、三菱油化-BASF以及荷兰DSM Stamicarbon管式法工艺技术。与管式法相比,釜式法生产技术除产品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支链多的特点外,其单线生产能力小,易于切换牌号,具有生产灵活等特点,主要有意大利ENI公司、Exxon Mobile以及等星公司等代表性的釜式法生产技术。

1 世界LDPE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1.1 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多套煤制LDPE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世界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12年,世界LDPE的生产能力为22 030 kt/a,2017年增加到24 583 kt/a。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 632 k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4.77%;中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 513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15%;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5 595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2.76%;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 533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24%;中东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 84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5.62%;东北亚地区的生产能力为6 57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6.73%;东南亚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 40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70%;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为50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03%。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DPE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3 525 k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4.34%;其次是美国,生产能力为3 269 k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3.30%;再次是日本,生产能力为1 264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14%。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最大的LDPE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1 596 k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49%,分别在美国和比利时等拥有生产装置;其次是莱昂德尔巴塞尔公司,生产能力为1 551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31%,分别在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建有生产装置;再次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生产能力为1 475 k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00%。2017年世界LDPE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各国家或地区生产能力分布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所示。

表1 2017年世界LDPE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表2 各国家或地区生产能力分布情况

续表2

1.2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6年世界LDPE的总消费量为20 220 kt,中国大陆和美国是最主要的两个消费国家,消费量分别为4 880,2 285 kt,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4.14%,11.30%。东北亚是全球最大的LDPE净进口地区,约占全球净进口量的45.0%;中东、西欧和北美是净出口地区,分别占全球净出口量的62.0%,18.2%,17.6%。其中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家,进口量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3.0%;美国是第二大出口国家,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2.0%。世界LDPE主要国家或地区消费现状及预测见表3所示。

2016年,世界LDPE的消费结构为:薄膜与片材的需求量为13 800 kt,约占总消费量的68.25%;注塑的需求量为1 400 kt,约占总消费力的6.92%;管材的消费量为509 kt,约占总消费量的2.52%;挤出涂覆的消费量为2 000 kt,约占总消费量的9.89%;吹塑的消费量为245 kt,约占总消费量的1.21%;电线电缆的消费量为704 kt,约占总消费量的3.48%;其他方面的消费量为1 572 kt,约占总消费量的7.73%。预计2016—2021年,世界LDPE的消费量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到202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23 420 kt,消费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仍将以薄膜和片材为主。

表3 世界LDPE主要国家或地区消费现状及发展预测

表4为2016年世界各区域LDPE的消费结构。

表4 2016年世界各区域LDPE的消费结构 %

2 我国LDPE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2.1 生产现状

随着我国煤化工制备烯烃工业的发展,近几年先后有山东滕州联泓化工有限公司、台塑集团(宁波)有限公司、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斯尔邦石化公司以及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多套LDPE装置建成投产。截止到2017年12月底,我国LDPE的生产能力达到3 525 kt/a,是世界最大的LDPE生产国家,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4.34%。其中华东地区(上海市、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的生产能力为1 07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0.35%;华南地区(广东省)的生产能力为61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7.30%;西北地区(甘肃省、新疆、陕西省)的生产能力为77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1.84%;华北地区(北京市、内蒙古)的生产能力为81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2.98%;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生产能力为265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52%。广东省是最大的生产省份,生产能力为61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7.31%;其次是江苏省,生产能力为60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7.02%;再次是北京市,生产能力为44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2.48%。扬子-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是目前最大的LDPE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400 k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1.35%;其次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生产能力为38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0.78%。2017年我国LDPE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5所示。

表5 2017年我国LDPE生产企业情况 kt/a

续表5

2.2 我国LDPE的进出口情况

由于我国LDPE的产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此每年都得大量进口。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LDPE的进口量为708.2 kt;2014年突破2 000 kt大关,达到2 053.9 kt,同比增长19.06%;2017年为2 374.0 kt,同比增长15.68%。在进口的同时,我国LDPE也有少量出口,2008年的出口量为17.0 kt;2011年达到79.7 kt,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长1.14%;2017年的出口量为54.0 kt,同比减少26.53%。2008—2017年我国LDPE的进出口情况见表6所示。

表6 2008—2017年我国LDPE的进出口情况

2.2.1 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

我国LDPE进口主要来自伊朗、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韩国和美国等国家。2013年来自这6个国家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 127.3kt,约占总进口量的65.35%;2017年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 659.7 kt,约占总进口量的69.92%,同比2016年增长约17.42%。

2013—2017年我国LDPE主要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情况见表7所示。

表7 主要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情况 kt

2.2.2 进口省市

我国LDPE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以及山东等省市,2013年来自这5个省市的进口量达到1 285.5 kt,约占总进口量的74.52%;2017年进口量合计达到1 923.0 kt,约占总进口量的81.00%,同比2016年增长约21.96%。2013—2017年我国LDPE主要进口省市情况见表8所示。

表8 主要进口省市情况 kt

2.3 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LDPE的消费量稳步增长。2010年的表观消费量为3 416.2 kt,2014年增加到4 099.7 kt,2017年进一步增加到5 352.0 kt。2012—2017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8.1%,相应产品自给率2010年为61.79%,2014年为51.10%,2017年为56.65%。产品主要应用于薄膜制品、挤出涂层、注塑制品、电线电缆等领域,其消费结构为薄膜与片材约占总消费量的71.8%、注塑约占9.6%、涂覆料约占7.7%、电缆占4.2%、管材占3.5%、其他方面占3.2%。2010—2017年我国LDPE的供需情况见表9所示。

表9 2010—2017年我国LDPE的供需情况

2017年LDPE表观消费量为5 352.0 kt,产品主要应用于薄膜制品、挤出涂层、注塑制品、电线电缆等领域,其消费结构为薄膜与片材占71.8%、注塑占9.6%、挤出涂覆约占7.7%、电线电缆约占4.2%、管材约占3.5%、其他方面约占3.2%。

我国LDPE最大的消费领域仍是包装、建筑、农用、食品等薄膜制品,但在某些应用领域受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的竞争威胁。注塑和挤出涂层也是主要消费领域,注塑同样受替代品的冲击,挤出涂层中专用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是LDPE用量增长的市场。从各下游行业增长率来看,薄膜与片材、管材的增长率略快于LDPE总需求增长率,电缆料增长率下降。虽然LDPE在薄膜应用领域受到冲击,但在食品、卫生等用途难以被替代的薄膜需求仍将增大。此外,随着我国“十三五”城镇化进程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对管材的需求增长,将拉动LDPE下游的需求。从LDPE消费结构看,未来LDPE主要消费领域所占比例略有上升,但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预计2021年我国LDPE消费量将达到6 500 kt,届时仍将有较大量的进口,尤其是高质量产品。

2.4 市场价格

近几年,由于受到原油下降大幅度波动以及下游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LDPE的市场价格变化较大。2014年市场平均价格为12 251元/t,其中最高价格为2月的13 600元/t,最低为12月的10 020元/t。2015年市场平均价格为10 330元/t,其中最高价格为4月的11 800元/t,最低为2月的9 400元/t。2016年市场平均价格为10 367元/t,最低价格为5月的9 250元/t,最高为11月的12 600元/t。2016年自5月开始,市场价格不断攀升,11月达到全年最高价格,12月之后价格又开始逐渐下降,一直延续到2017年的6月,下降为全年的最低价格9 950元/t。2017年7月之后,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10 400~10 600元/t之间波动。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LDPE的市场价格仍将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3 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1)今后几年,世界LDPE的生产能力仍将不断增长,主要来自东北亚、中东和北美,其中东北亚新增产能约占新增总产能的31.2%,中东约占23.4%;北美占28.0%。预计2021年世界生产能力将达到27 000 kt/a,消费量将达到23 420 kt,产能过剩的态势不会得到根本性缓解。

(2)中东地区LDPE产能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出口规模仍不断扩大,预计未来中东仍是LDPE的主要流出地区。随着未来国际油价回升,由北美页岩气开发带来的乙烷裂解项目的陆续投产,北美地区将超越中东成为全球新的LDPE产能增长中心。美国的LDPE出口量将持续增加,而亚洲和非洲仍是LDPE的主要目标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对EVA的需求增长较快,亚洲部分生产商将继续上马LDPE/EVA项目,现有装置转产EVA的趋势也将继续存在。

(3)今后几年,我国仍将有包头神华集团公司220 kt/a,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100 kt/a装置, 浙江前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200 kt/a,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在安徽芜湖的200 kt/a LDPE/EVA联合装置,中石化与科威特合资广东湛江200 kt/a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100 kt/a等计划新建LDPE生产装置。如果这些装置能够按照计划实施,预计到2021年我国LDPE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 500 kt/a。但目前煤基和甲醇基LDPE面临低油价和环保的双重压力,加上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部分企业因资金方面的原因,投产计划将可能搁浅。因此,产不足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采用先进技术新建生产装置,以满足国内需求。

(4)虽然我国LDPE生产能力仍将不断增加,但由于产能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需要从中东和周边国家进口进行补充。由于我国LDPE的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因此今后应该密切关注该地区未来LDPE的供需情况,以免影响国内LDPE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5)今后随着化工原料来源多元化,国内LDPE市场将呈现石脑油化工产品、MTO化工产品、进口产品三分天下的局面。

(6)今后我国LDPE行业需要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这样才能使相关行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能力现状及消费量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飞参研发现状及未来展望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措施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中国模具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PPP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我国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概况
2015年我国聚丁二烯橡胶主要生产厂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