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2018-07-21曹晖李金彪陆俊超唐栋梁

系统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臂丛前臂定位

曹晖,李金彪,陆俊超,唐栋梁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吴江 215200

近些年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引起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有效推广,但是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传统穿刺前臂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较少[1-3]。该次研究对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受的35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行前臂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穿刺以及超声引导穿刺,探究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超声引导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1~65 岁,平均年龄在(43.5±2.5)岁,体重在 42~75 kg,平均年龄在(46.5±2.8)岁。传统定位组:男性5例,女性10 例,年龄在 22~67 岁,平均年龄在(43.8±2.8)岁,体重在 42~78 kg,平均年龄在(46.8±2.8)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协议。

1.2 病例选择标准

该院35例个体均为ASAI~II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行前臂手术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排除合并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患者;③排除穿刺部位感染或患有全身性皮肤疾病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常规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等各项生命指症,并给予持续面罩吸氧。

1.3.1 传统定位组 15例患者采用传统穿刺,超声引导组2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需要进行穿刺的上臂保持90°外展,肘部自然屈曲,前臂外旋以充分暴露患者腋窝,观察患者血管走向,选择患者腋窝腋动脉波动最高点旁开0.3 cm处作为穿刺进针部位,平面内进针,回吸无血时直接注射0.37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复合液20 mL。

1.3.2 超声引导组 2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参考传统穿刺组摆放体位,用无菌保护套包扎超声探头,使用频率为6~12 MHz的超声探头扫描患者腋路,探头应与腋动脉走形垂直并且保证针干与超声探头保持在同一声像平面内,依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以及肌皮神经注射5 mL0.37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复合液。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超声引导组与传统定位组两组患者前臂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前臂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前臂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各项麻醉指标变化情况。

②观察比较超声引导组与传统定位组两组患者前臂神经阻滞效果,优秀:患者手术中无疼痛感且不需辅助用药。良好:患者手术过程中轻度疼痛,但疼痛可以忍受,辅助少量镇痛药。差:患者不能耐受手术,麻醉失败(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③观察比较超声引导组与传统定位组两组患者前臂神经阻滞局部血肿、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前臂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超声引导组与传统定位组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变化情况

超声引导组患者前臂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前臂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前臂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传统定位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变化情况,min]

表1 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变化情况,min]

组别 前臂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臂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前臂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超声引导组(n=20)传统定位组(n=15)t值P值3.25±0.75 5.86±2.51 0.012<0.05 10.71±1.62 25.96±3.84 0.035<0.05 695.21±72.65 4421.32±59.51 1.621<0.05

2.2 观察比较超声引导组与传统定位组两组患者前臂神经阻滞效果

超声引导组患者前臂神经阻滞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传统定位组(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前臂神经组织麻醉效果[n(%)]

2.3 观察比较超声引导组与传统定位组两组患者前臂神经阻滞局部血肿、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超声引导组共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传统定位组共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超声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定位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前臂以及手部手术常用麻醉方式为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传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属于盲探式穿刺操作,对腋路臂丛血管、神经定位准确性低,穿刺后容易损伤腋路臂丛神经、血管,致使患者手术出现局麻药中毒症状,且腋路臂丛阻滞成功率低[4-6]。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麻醉相比其具有定位准确、麻醉效果好等优点,超声辅助下穿刺操作者可清晰辨别患者腋路各个神经位置,从而解决了传统穿刺对于肥胖颈、肩颈肿胀以及肩部瘫痕对个体穿刺的影响[7-9]。邵亮[10]研究显示给予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该次研究超声引导组患者前臂神经阻滞麻醉优良率为95.0%,明显优于传统定位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该次研究在既往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院35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行前臂手术患者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以及传统定位组,比较两组患者前臂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前臂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前臂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论证超声引导下腋路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应用优越性。该次研究显示给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前臂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前臂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前臂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各项数据分别为(3.25±0.75)、(10.71±1.62)、(695.21±72.65)min,各项数值均明显优于传统定位组,超声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传统定位组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腋路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时间长、麻醉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臂丛前臂定位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定位的奥秘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