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解剖位置探讨及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分析
2018-07-21廖高源
廖高源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000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此病多发于青壮年,病因较多,且症状常复杂多样,病程长,根治困难并极易复发,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临床中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如今应用的经直肠多点式穿刺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设备要求,推广困难。因此,熟悉了解前列腺与直肠区域的解剖结构来进行直肠药物注射十分必要。该研究以14侧男性盆腔标本作为解剖学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临床学研究对象,来观察了解前列腺的解剖位置,并分析探讨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经福尔马林固定的14侧年龄在17~62岁,正中矢状面男性盆腔标本作为解剖学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直肠至前列腺间的解剖结构,并使用直尺及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直肠前壁到前列腺后壁之间的距离、可进针范围、可进针深度以及可进针位置到肛门皮肤的距离。
1.2 临床研究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0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4例为对照组,余下54例为观察组。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结果均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无其他重大脏器及系统的严重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 18~54 岁,平均年龄为(38.54±4.01)岁,平均病程为(1.42±0.78)年;观察组患者年龄为 21~51 岁,平均年龄为(37.21±3.76)岁,平均病程为(1.37±0.8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1.0 g头孢噻肟钠 (国药准字H50020271)、头孢唑啉(国药准字 H41022070)或者头孢三嗪(国药准字H20103334),进行14 d的治疗。
为观察组患者经直肠穿刺入1.0 g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或者头孢三嗪,5 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20052186),5mL1%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133208)以及 4 000 μα-糜蛋白酶(国药准字 H62020785),1次/d,14 d为1个疗程。两组病患在术前及术后2~3 d要口服常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国药准字H35020326)。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前列腺液RBC为阴性,白细胞(WBC)计数少于10个/HP,细菌培养变为阴性,卵磷脂小体计数增加,且大于70%,直肠超声检查显示病患前列腺腺体前后径减小,内部回声均匀,渗出吸收,丰富血流变少;有效:前列腺液镜检显示WBC计数有所降低,但大于10/HP,病患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细菌培养为阴性或者阳性,卵磷脂小体计数提高到了70%以上,直肠超声检查显示病患的前列腺变光滑,腺内回声较为均匀,没有显示有血流;无效: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和相关体征没有显著好转,前列腺液镜检显示WBC计数没有显著减少甚至有所增加,卵磷脂小体计数在25%~80%之间,直肠超声检查显示病患前列腺没有明显减少,腺内回声不均匀,有低回声分布且血流丰富。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直肠前壁和前列腺之间仅有少量静脉丛及脂肪组织,直肠前壁至前列腺后壁的距离仅为 (5.693±0.682)mm,有(15.231 2±1.294 2)mm 的可进针范围,(15.634 1±0.894 9)mm的可进针深度,可进针位置到肛门皮肤有36~48 mm的距离,见表1。
表1 标本前列腺解剖位置分析结果(mm)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4%(49/54),和对照组72.22%(39/54)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对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泌尿道炎症,但临床上的治疗情况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前列腺的位置较深、导管及开口较小,病原体易滞留,致病原因复杂;有瘢痕纤维化屏障及血-前列腺屏障使抗生素难以进入作用等原因。研究表明,将药物直接注射入前列腺的治疗效果较高。
为提高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的效果,该研究对14侧男性盆腔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直肠前壁和前列腺之间仅有少量静脉丛及脂肪组织,直肠前壁至前列腺后壁的距离仅为 (5.693±0.682)mm,有(15.231 2±1.294 2)mm 的可进针范围,(15.634 1±0.894 9)mm的可进针深度,可进针位置到肛门皮肤有36~48 mm的距离;对54例观察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4%,和接受静脉药物注射治疗的对照组72.22%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显著较高(P<0.05),表明经直肠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在颜宪书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对13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定位注入药物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55%,要显著高于接受静脉注入抗生素药物治疗患者67.91%的治疗有效率,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直肠药物注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和该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在解剖结构上可行,且临床应用下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